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为了推进钒钛资源高效、绿色、清洁分离提取及在微合金化高强钢产品中的研发应用,提升我国钒资源综合利用、工艺装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交流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组织结构设计、制备及质量过程控制、服役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拟于2017年9~11月在重庆市举办"第三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暨第四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汽车钢组织性能特点及未来研发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先进汽车用钢的组织和性能特点,认为具有较低强塑积的第一代汽车钢主要是通过铁素体、马氏体等多种基体组织的选取和配合对强度和塑性进行调控,第二代汽车钢通常具有单相奥氏体组织,表现出超高的强塑积,在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方面都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是其高合金质量分数提高了生产成本和难度,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和应用。而第三代汽车钢则是通过在马氏体或超细晶铁素体基体上引入大量的亚稳奥氏体来提高汽车钢的强度和塑性,从而大幅度提高钢的强塑积。第三代汽车钢综合性能比第一代汽车钢提高1倍以上,其强塑积达到了25~50 GPa·%,接近或达到了第二代汽车钢的强塑积。新型合金化设计、高强度基体组织调控和大量亚稳奥氏体控制是第三代汽车钢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轻量化与高安全性要求,低密度化与高强化将是未来第三代汽车钢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推进钒钛资源高效、绿色、清洁分离提取及在微合金化高强钢产品中的研发应用,提升我国钒资源综合利用、工艺装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交流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组织结构设计、制备及质量过程控制、服役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拟于2017年11月在重庆市举办"第三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暨第四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汽车轮辐用钢板的铌和稀土微合金化试验和生产实践,分析了铌、稀土元素对汽车车轮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铌微合金化可以细化晶粒;钢中加入稀土,可改变夹杂物形状和尺寸,铌、稀土可以提高钢材的综合性能,尤其是提高了钢板的耐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5.
微合金高强钢纳米相间析出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洪波  王豪  赵旭  亓伟伟  刘洪银  孙建卫 《钢铁》2021,56(12):10-21
 提高强度的同时不降低韧性,是人们在高强钢研发过程中追求的目标。相较于其他强化方式,细化晶粒可以使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提高,但目前为止钢铁材料晶粒尺寸最小可控制到3~5 μm,所能带来的强化效果有限。新型铁素体基高强钢通过相间析出使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有规则排列的纳米尺寸碳化物,大大提高强韧性能、可成型性和焊接性,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石油管线、汽车零部件以及高层建筑领域。近几年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对于相间析出的了解也越来也深入,各种微合金钢的纳米相间析出特征已有大量报道,主要集中在析出物微观结构特征与强度贡献的研究上。然而,相间析出机制以及模型还存在许多争议,通过工艺控制实现稳定的相间析出还比较困难,纳米相间析出高强钢的性能稳定性还较差。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先进分析仪器也在更新换代,为新型铁素体基高强钢纳米尺度碳化物相间析出行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综述了铁素体基高强钢纳米尺度碳化物相间析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阐明了台阶理论与溶质消耗理论的局限性;对铁素体基高强钢的成分设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合金化方式对相间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研究纳米尺度碳化物相间析出行为的先进仪器及技术,最后对新型铁素体基高强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复合微合金化表现出的优势将会是以后微合金钢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第一、二、三代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的理论研究与生产现状,并具体介绍了辊压成形、液压成形、热成形、百足成形和链模成形等几种先进高强钢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先进高强度用钢成分与性能体系趋于完备,强塑积从10GPa·%到60GPa·%钢种的研发与应用极大地满足了汽车轻量化选材与用材的需求,可以预见兼具高强度与高塑性的第三代先进高强度汽车板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将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先进高强度用钢仍有很多与生产相关的技术需要突破,应用技术的开发也需要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1月5日,历时两天的第三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暨第四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在重庆圆满落幕。4日上午,来自全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40余家单位150余名代表集聚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参加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重庆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  相似文献   

8.
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环保、节能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对汽车用钢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强热成形钢作为汽车用钢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概述了国内外热成形钢研究现状,从成分设计、组织特征、工艺调控等多个角度出发,总结出了微合金化和残余奥氏体组织调控对超高强热成形钢强塑化机制的影响规律;阐述了铝硅镀层、锌基镀层热成形钢及新型无镀层高抗氧化性热成形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超高强热成形钢微观组织与氢致延迟开裂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超高强热成形钢的进一步优化控制提出了建议,为实现高强塑性及优异服役性能的超高强热成形钢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第3代汽车钢的组织与性能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第3代汽车钢的基础研究与工业试制工作。对国内外高性能汽车钢进行了回顾总结,在以“多相(Multi phase)、亚稳(Meta stable)、多尺度(Multi scale)”(简称M3)为特征的组织调控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高强塑积第3代汽车钢的超细晶基体与亚稳相的组织调控思路,采用了新型中锰合金化和逆转变奥氏体(Austenite Reverted Transformation, ART)退火的技术思路。详细介绍了第3代汽车钢的基础研究进展及工业试制结果,内容包括奥氏体逆转变退火机制,超细铁素体与亚稳奥氏体的双相形成规律,高强塑积汽车钢的力学行为及其强塑化机制,第3代汽车钢的工业试制流程及其服役性能和在汽车上应用技术与前景。本研究结果形成了以高强度和高塑性为特征的高塑积第3代汽车钢的原型钢技术,为汽车轻量化与碰撞安全性能的提高奠定了材料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康永林  周建  毛新平 《河南冶金》2007,15(4):7-11,50
针对在珠钢CSP线开发生产的屈服强度450MPa~700MPa级Ti微合金化高强和超高强耐候钢进行了组织与析出特征、力学性能、成形性能、焊接性能以及耐候性能等系列实验分析,证明了该类钢不仅具有高的强度和力学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强度螺栓钢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祖荣祥 《特殊钢》1995,16(5):1-7
文中介绍了低合金钢、含硼钢和非调质钢等螺栓钢的性能和应用,以及近期高强度螺栓钢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发展趋势及汽车用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永林  朱国明 《钢铁》2014,49(12):1-7
 首先对中国汽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可能达到3 600万辆。伴随汽车迅速发展的同时,汽车用钢也面临安全、环境、资源、能源及成本等方面的挑战。中国汽车的高速增长和庞大的市场为汽车用钢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同时冶金行业也面临来自非钢材料的激烈竞争和用户方面的挑战。文章就汽车用钢的发展潜力和钢铁行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近年汽车用高强钢合金含量的发展、新型高强钢的组织性能精细控制及应用技术、超高强双相钢及新型淬火配分钢的精细组织、冷轧高强钢中的纳米粒子析出控制、热成形钢的工艺与组织性能以及先进高强钢的成形应用技术等。最后,举例介绍了汽车用钢供应商的先期介入(EVI)服务体系的加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高,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对汽车用钢提出了轻量化的要求。目前正在发展的第三代汽车用钢的研究思路是将加入轻量元素以“轻”和增强增塑以“薄”相结合。Fe?Mn?Al?C系中锰钢作为第三代汽车用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Fe?Mn?Al?C系中锰钢的研究文献,从生产成本、力学性能等方面介绍了Fe?Mn?Al?C系中锰钢的优势。从成分设计、工艺设计、组织特征、变形及断裂机制等多个方面出发,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合金成分、工艺路线和组织特征对性能的影响规律。阐述了奥氏体层错能及其稳定性对中锰钢变形机制,尤其是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对目前Fe?Mn?Al?C系中锰钢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锰钢的后续研究和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structure steel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a revolution during four decades.Faced the challenge of global change i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s,the higher strength,higher ductility steels,environment friendly steel were needed.The R and D for high strength steel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Angang has made impressive progress.However more attention had been pai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high strength steels with higher strength and better properties.The multi-phase microstructure,lower y/s,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performance structure steel results in new generation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which have properties that are often much superior to those exhibited by the old steels.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review of new generation high strength stee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Angang and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for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稀土含量的440 MPa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盐浴炉中模拟现场的连续退火,退火温度810℃,分别保温30 s、60 s,通过TEM与XRD对退火后的试样进行第二相分布、形状及成分分析,以研究稀土对高强IF钢第二相析出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保温时间基本不影响第二相的析出;不加稀土的高强IF钢析出的第二相呈弥散分布,且尺寸大小均匀,均在30 nm以下;加了稀土的高强IF钢析出的第二相分布在晶界处,并且伴随着团聚的现象,第二相尺寸不均匀,大颗粒在30 nm^100 nm之间;不加稀土的试验钢在810℃保温60 s下的析出相种类有FeTiP、TiC、TiN、NbN。实验结果为440 MPa高强IF钢在退火条件下第二相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稀土对B450NbRE钢热模拟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业生产中B450NbRE钢冲击韧性不稳定,分析原因在于轧制组织异常.而冶炼时存在稀土收得率不稳定现象,为了研究微量稀土对B450NbRE钢组织和相变的影响,使用真空感应炉冶炼了不同稀土质量分数(0.0010%,0.0046%和0.0160%)的B450NbRE钢,并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在950℃进行20%和40%的应变,通过对连续冷却过程膨胀数据的测量绘制CCT曲线,结合金相分析研究了稀土对B450NbRE钢组织和相变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小于1℃·s-1时,B450NbRE钢组织以多边形铁素体和贝氏体为主,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铁索体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稀土具有促进多边形铁素体向针状铁索体转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Pb-Ag-Ca-Sr四元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但合金元素分布不均、性能不稳定、稀贵金属损耗大、制作成本高,制约其在湿法炼锌电积阳极的广泛应用。通过熔炼工艺向Pb-Ag-Ca-Sr四元合金中添加稀土Ce,然后进行轧制,分别考察稀土Ce对Pb-Ag-Ca-Sr四元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0.04%的稀土Ce后,Pb-Ag-Ca-Sr四元合金的晶粒明显得到细化,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电导率分别提高9%、23%和1.75%,耐腐蚀性能也得到明显提高,稀土Ce对Pb-Ag-Ca-Sr四元合金阳极材料综合性能提升作用强于轧制工艺。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国内外中锰钢研究现状, 对文献中中锰钢的成分设计、成型工艺、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调控等进行汇总分析, 得到了合金元素、成型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和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对中锰钢的性能例如lüders带和PLC带对加工硬化率的影响、氢致延迟开裂性能给予了重点关注和讨论; 同时提出借鉴第二代先进高强钢(纯奥氏体相)"层错能"这一控制形变模式的概念, 对中锰钢中奥氏体相的形变模式提出预测; 最后对目前中锰钢研究的争议问题、发展前景及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需要使用盾构机来构建隧道,而盾构机最重要的零件之一是盾构刀具,刀具质量的好坏是盾构机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盾构机滚刀刀具用钢的应用情况及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AISI 4340钢、H13钢、SKD11钢3种合金钢的成分设计,热加工工艺以及一些改性技术的应用,显微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现在主要滚刀用钢在高强度情况下存在韧性不足、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并表明可以通过添加Ce、Gd、Y等稀土元素,或者经过临界退火使材料具有双相组织,采用离子渗氮等手段来提高盾构机滚刀用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