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传输方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移动存储介质得以广泛应用,监管难度增大,泄密渠道明显增多,移动存储载体造成的泄密事件不断发生。从信息安全管理入手,详细分析了当前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使用了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对策,确保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U盘唯一性标识信息的构建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涉密存储介质保密管理的要求,以U盘为例,提出一种新颖的、以USB协议和大容量存储类协议为基础的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架构。存储介质的唯一性标识由VID、PID和硬件序列号组成。同时还提出了基于CY7C67300嵌入式主机控制器的USB总线介质管理方案。通过USB总线枚举方式,逐一识别介质唯一性标识并通过超级终端显示。测试结果证明,该标识和识别方法可以用于移动存储介质安全管理系统,从而使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处于实时监控状态下,大大减少了泄密风险。  相似文献   

3.
如今许多政府机关单位均拥有若干套物理隔离的计算机网络。由于这些计算机网络相互物理隔离,因此无法通过网络共享等方法进行数据共享。当下许多政府机关单位使用移动存储介质来解决相互物理隔离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共享的问题。但是不规范地使用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共享会导致泄密等重大问题。为了解决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在物理隔离计算机网络间数据共享的问题,本文从各种移动存储介质特点出发,提出了几种技术性的解决方案,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1移动存储介质面临隐患 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信息化手段,作为信息网络的一个特殊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网中运行着大量需要保护的数据和信息,这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移动存储介质是政务网中信息的重要存储媒介,在政务网中随意使用各种移动存储介质会面临极大隐患,概括起来,移动存储介质面临的隐患如下:  相似文献   

5.
据国外信息安全权威专业机构调查统计,泄密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三种:mail泄密、移动存储泄密、打印泄密。其中发生概率较多的是mail泄密和移动存储泄密,一般通过这两种途径泄密的95%以上都是一些相对保密等级不高的普  相似文献   

6.
移动存储介质由于其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容量大等优点受到用户的欢迎,并在党政机关、中央企业中被广泛使用[1].但也正由于上述特点,导致由于移动存储介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丢失、被窃等原因所造成的泄密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上述各种弊端,拟设立一个基于移动存储介质的分级权限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分级权限的管理、移动设备使用监控、机密文件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计算机犯罪与安全调查报告》报道,数据信息泄密的主要途径有三种,即电子邮件泄密、移动存储泄密以及打印泄密。在一个不能随意连接外网、收发外部电子邮件的内网环境下,对于机密文档内容输出的保护、防止文档内容轻易外泄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移动存储的监控、文档打印的监控、以及对已经普遍使用的文档刻录的监控。使内部文档输出保持在安全、可信、可追查的环境下进行,帮助企业规范管理文档输出,从内部源头上提高企业信息的保护力度,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锋 《网络与信息》2009,23(10):35-35
随着移动存储介质在政务网内的普遍应用,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具体分析了移动存储介质在政务内网中使用的安全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介质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计算机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认为人为泄密、网络泄密、信息设备泄密、存储介质泄密、娱乐器材泄密是计算机泄密的主要原因;加强管理,提高保密意识是杜绝泄密的根本;实现保密器材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绝是杜绝泄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浅谈移动存储介质的信息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录移动存储介质广泛使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移动存储介质对信息安全所带来的新隐患,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论述了如何加强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管理,并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可信介质管理技术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Berkeley DB的嵌入式流媒体存储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一种以BerkeleyDB为数据库内核的嵌入式流媒体存储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以改进的dosFs文件系统为底层物理存储引擎,通过数据库为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存取接口,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了数据检索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12.
Features of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ing, storage, and usage of mass media sources, including newspapers, radio, and TV are described. The technology of processing and usage includes several levels, that is, full-text, abstract, key words, meta-information, and codes. The search can be polyareal, typical, or nonstandard.  相似文献   

13.
时态数据的变粒度分段存储策略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时态数据库用户对数据厚今薄古的需求特点,该文提出变粒度分段存储技术,将一个对象的历史分为3个时期,分介质、变粒度存储.文章讨论了分段存储的特殊数据结构、时代转移算法和压缩采样算法.基于微机实用参数的定量分析表明,这一技术将时态存储密度和时态查询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时态数据库用户对数据厚今薄古的需求特点,该文提出变粒度分段存储技术,将一个对象的历史分为3个时期,分介质、变粒度存储.文章讨论了分段存储的特殊数据结构、时代转移算法和压缩采样算法.基于微机实用参数的定量分析表明,这一技术将时态存储密度和时态查询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计算机审计系统中存在的日志的安全性问题,结合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提供的安全存储、密钥生成和密码运算功能,提出一种面向可信计算平台的审计日志安全存储系统。该系统的意义在于保证日志传输过程中和存储状态下的安全性,并对密钥的存储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解决了可信计算平台密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密钥同步问题,从整体上增强了平台密钥管理的安全性。最后进行日志完整性认证算法的安全性分析和密钥使用的复杂度分析,通过实验表明该日志存储系统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ntecedents and impact of social media usage in organizations. This study uses the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framework and includes certain antecedent factors that are specific to social media usage in organizations. The items to measure different purposes of social media usage in organizations were developed,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enhancement of social media usage measurement. This study develops and tests an integrated model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scholarly research on social media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study also helps organiz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benefits of social media usage and provides a justification for investments in social media by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利用网络进行文件存储和共享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应用模式。如何在网络上存储文件并实现安全有效的共享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对安全的网络存储模型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安全方面,对共享所必须的信息检索支持不充分,这大大影响了数据的共享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存储系统模型,该模型综合运用了压缩、加密和信息检索等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信息发布中的网络存储的安全性和共享性问题。在原型系统上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使用内部网络的外围存储设备时存在的安全问题,研究了现行外围存储设备使用中的安全保护措施,分析了现有技术方法的欠缺,提出主机外围设备使用统一管理监控的思想,并采用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技术,设计实现了主机外围存储设备信息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9.
Current approaches to measuring people’s everyday usage of technology-based media and other computer-related activities have proved to be problematic as they use varied outcome measures, fail to measure behavior in a broad range of technology-related domains and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recently developed types of technology including smartphon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wide variety of items, covering a range of up-to-date technology and media usage behaviors. Sixty-six items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media usage, along with 18 additional items assessing attitudes toward technology, were administered to two independent samples of individuals, comprising 942 participants. Factor analyses were used to create 11 usage subscales representing smartphone usage, general social media usage, Internet searching, e-mailing, media sharing, text messaging, video gaming, online friendships, Facebook friendships, phone calling, and watching television in addition to four attitude-based subscales: positive attitudes, negative attitudes, technological anxiety/dependence, and attitudes toward task-switching. All subscales showed strong reliabi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ubscales and pre-existing measures of daily media usag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were as predicted. Given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results, the new Media and Technology Usage and Attitudes Scale was suggested as a method of measur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involvement across a variety of types of research studies either as a single 60-item scale or any subset of the 15 subsca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