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孤东油田馆陶组六区及七区西开发矛盾与剩余油分布特点的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挖潜措施,从而提高了剩余油挖潜效果。分别从平面、层间、层内三个方面开展挖潜工作,通过逐砂体完善注采井网,砂体边部补孔,油水井堵调,小油砂体的不稳定注水,以及调整层间压力场,挖掘层间潜力的途径,提高了剩余油挖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东辛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本文总结了开发单元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降压开采、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3.
七区中注聚区后续水驱单元开发现状,研究下部挖潜方向,减缓产量递减。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通过补孔完善注采关系进行剩余油挖潜的做法。对x区块三次加密补孔井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通过补孔完善不同层系水驱注采关系、水驱井补孔完单砂体注采关系等,确定了经济有效的措施类型。实践表明,通过补孔措施,灵活运用水驱低产井完善水驱不同井网注采关系,挖潜不完善井区的剩余油,可以取得较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孤东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本文总结了孤东油田七区西“三高”开发单元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降压开采、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孤东油田三四区处于二元复合驱转后续水驱开采阶段,加强后续水驱阶段开采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时水井调剖、分注;井网完善、转流线等调整挖潜措施,提高油井产液量,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深挖剩余油潜力,确保油田开采末期及后续水驱油田良性开发,最大程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经过长期开采,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本文总结了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高深透油藏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潜单元以及相对应的挖潜技术对策。中高深透油藏砂体是地质上具有成因联系、开发上相对独立的砂体单元,既是地质上的成困单元,也是与剩余油分布有关的渗流单元,既反映了砂体的沉积成圈,也决定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注水开发特征。中高深透油藏砂体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多期河道叠加型、分支河道型、单一河道型和席状砂型4个大类;结合注水开发特点,每种类型具有高注高采、高注低采、低注低采和低注高采4种注采方式。剩余油潜力评价昀结果表明:多期河道叠加型砂体潜力最大,其次是席状砂型单砂休,分支河道型和单一河道型砂体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9.
1前言 虽然目前X区块已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但从取心井资料和数模结果看,还存在一定比例的低未水洗厚度和零散剩余油分布,尤其在注采关系不完善、井网控制不住的部位还存在一定量的剩余油。对于一些不具备加密开采条件的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可以通过补孔完善单砂体注采关系,进行剩余油的挖潜。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挖潜技术是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新型技术。新木油田针对影响油田开发的复杂条件下探明难采储量不断开展水平井技术研究应用,本文从油藏开发管理角度出发,就水平井地质、浅层水平井钻井、定向射孔、压裂技术、增产挖潜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水平井配套技术研究与探讨,从2006年至今水平井已被广泛应用于新木油田难采低渗透储层整体开发,受限井区储量开采,新区产能建设、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当中,实现了特殊类型油气藏储量有效动用、完善了注采条件,挖潜了剩余油、提高了采收率,有效保障油田稳产上产,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新木油田开发中的一项主体上产及挖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研究主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总结目前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周期注水、降压开采等剩余油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单元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盖帅 《中国科技博览》2012,(16):244-244
曙三区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杜32断层上升盘,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杜家台油层,全区共划分为7个开发单元,是一具有边底水构造的岩性油藏。该区块油水井出砂严重停产停注井多,剩余油分布不均。2011年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地质情况,在区块边部剩余油相对富集、水淹程度较低区域部署水平井挖潜,并利用老井注水,形成直井、水平井组合的开发模式,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二类油层注聚井段长,层数多,平面、纵向非均质性严重,通过压裂缓解了平面、层间矛盾,河道边部及河间变差部位型剩余油得到挖潜。本文通过对与压裂相关的参数进行研究,如:产液量下降幅度、含水下降幅度、河道连通率等,结合精细油藏描述成果及测井、试井资料,确定了聚驱阶段的压裂时机,总结出聚驱各阶段的压裂井选井选层原则,通过实践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为二类油层聚驱提效率探寻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特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艳 《中国科技博览》2013,(33):594-594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总结目前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周期注水、降压开采等剩余油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特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庆喇嘛甸油田已开展的聚区块注聚初期动态反映特征分析,结合二类油层高浓度注聚区块北东块一区地质特征和注聚初期动态变化,指出北东块一区注聚初期存在着注入压力分布不均衡、注入能力差、吸水剖面不均匀、地层能量不充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注采结构调整、注入井分层、压裂、水驱老井封堵等综合调整方法,使该区块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提高了区块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油田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