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级厌氧、好氧、缺氧交替SBR新型反应器进行脱氮除磷的启动过程.方法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注入待处理污水,固定装置运行周期,通过调整厌氧、好氧、缺氧时间分配和交替次数对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进行研究.结果SBR工艺的运行参数为厌氧(含进水)1.5 h→好氧2 h→缺氧1.5 h→好氧0.5 h→缺氧1 h→好氧0.5 h→静置沉淀1 h,好氧的总时间为3 h,缩短了2 h,节约了40%的曝气量.对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均已高达97.34%、90.78%、92.14%.污泥容积指数SVI由接种污泥的198.1降至最终污泥培养驯化第Ⅳ阶段的71.结论温度控制在(23±2)℃条件下,采用接种法培养驯化活性污泥2个月就能完成污泥培养驯化,满足污水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2.
生物脱氮是处理氮污染水体常用的方法之一。日益成熟的微生物固定化技术能够弥补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的缺陷,满足高效脱氮的目的。高效能的微生物菌种、专一的固定化载体、固定化过程的优化是影响固定化脱氮效果的3大因素,其中固定化载体是连结微生物与其微生态环境的纽带,直接关系到水体氮污染的去除率效果。简述了传统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在脱氮方面的应用成果;系统的介绍国内外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在复合、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明了新型的改性复合材料的开发将成为固定化载体材料用于水体脱氮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BICT)工艺中试试验中生物膜硝化反应器(硝化区)的挂膜启动、实际运行控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挂膜期间,在水温20~30℃的条件下,适宜挂膜的控制条件为:溶解氧2~4mg/L、有机负荷≤0.2kgCOD/(m3.d),培养时间不少于25d;实际运行中,水温、有机负荷、硝化液回流比是影响硝化区运行的主要因素。在水温25~33℃、有机负荷0.35~0.7kgCOD/(m3.d)、回流比150%左右的条件下,硝化区运行稳定高效,同时系统的总氮去除效果也较好,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0%左右,总氮的去除在80%左右。硝化区出水的硝态氮形式主要是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藻菌小球在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内脱氮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蛋白核小球藻和活性污泥包埋于聚乙烯醇中制成藻菌小球,用于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中氮磷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光照度为3500~4500 lx、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情况下,固定化小球的填充量影响着反应器效率的提高.运行初,氮、磷的去除率随着填充率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填充率为10%时对氮、磷去除率均高于填充率为5%、20%时的去除率.包埋于小球中的最初藻和活性污泥的量影响其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在藻细胞数量一定下,包埋活性污泥的量越少,去除效果越好.固定化小球对氮、磷的去除率还与系统中的有机负荷量有关,有机负荷量每增加约94mg/L,氮、磷的去除率就增加12%~21%.  相似文献   

5.
适合中小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已成为人类面临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之一,除低废水中氮和磷含量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任务。软性填料淹没式生物膜序批式(SBR)处理工艺,可使COD去除率达90%以上,BOD去除率可达98%以上,氮去除率75%以上,磷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中适合中小规模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行之有效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不同模式(3 h曝气+1 h搅拌,2 h曝气+2 h搅拌,3 h曝气+3 h搅拌)条件下CIBR反应器的除污性能试验,并对比研究了其与膜技术结合后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2 h曝气+2 h搅拌的运行模式下,CIBR除污效能最优,其对SS,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1.84%,93.81%,82.10%,50.97%和80.59%,出水水质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标准(GB18918-2002);而结合膜技术后,其对SS,COD,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剐提高了6.38%,2.62%,4.98%,7.12%和9.03%,反应器出水各指标平均质量浓度对应为1.78,8.99,3.87,14.67和0.33 mg/L,可以稳定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达到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要求,本文对淹没式纱维填料生物膜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可行的,可使一般生物污水COD浓度降到50mg/L以下,去除率可达90%以上,NH4^ -N浓度降到2mg/L以下,硝化率可达90%以上,NT浓度降到18mg/L以下,去除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藻类固定化方法实现了对生活污水除氮脱磷的工艺路线。一方面提高N、P的去除率及氧的保存效率;另一方面解决了藻类细胞的流失现象。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在藻类固定化过程中,当藻体用量为0.75gVSS/L且AS,PVA,CaCl2分别为10%,0.6%,2%时,藻体的机械强度、传质及除氮脱磷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培养和驯化在低碳条件下能够正常生存并有良好磷酸盐还原效率的微生物污泥,探究其最佳的工艺运行参数和系统的操作方案.方法整个驯化过程共90 d完成,分为低负荷、中负荷、高负荷3个阶段.以较低COD进水质量浓度进行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考察磷酸盐还原污泥对废水的COD去除效率、磷酸盐去除效率,磷化氢产生量,污泥质量浓度变化,并对这些影响因子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最终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7.99%.磷酸盐去除率最高达到59.49%,最高去除速率为21.11 mg/(L·d),除磷效能趋于稳定.系统中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 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VSS)及悬浮物质量浓度(SS)趋于稳定,没有大幅增殖,并出现细小污泥颗粒,污泥的状况和性能保持稳定,没有处理剩余污泥的负担.结论污泥培养驯化成功,检测到微量磷化氢气体的产生,磷化氢的产生证实了磷酸盐还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多环反应器在低碳源条件下强化脱氮除磷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多种连续流除磷脱氮工艺的时空分析,集成并构建了一种多环反应器处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在低碳源条件下影响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低碳源条件下生物除磷脱氮的适宜工艺控制参数,为类似条件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研究了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DPB)的选择和富集.结果表明,采用3个阶段进行选择和富集,DPB占全部聚磷菌(PAOs)比例约从11.77%提高到66.07%;第3阶段培养末期,COD和TP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68.78%和69.02%,缺氧所耗ρ(NO3--N)达到23.91 mg/L;对反应器中生物膜进行直接染色发现,在厌氧放磷阶段能观察到聚磷菌体内有大量聚-β-羟丁酸(PHB)出现,而在缺氧吸磷阶段则有大量聚磷颗粒(Poly-p)出现,故可尝试采用聚磷生物膜的直接染色方法观察聚磷微生物细胞内PHB和Poly-p颗粒的变化,来判断生物除磷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12.
藻类膜对城市污水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反应器中装满填料并接种藻类,经培养驯化后处理生活污水,对营养物质氮、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静态试验结果显示在3d内氨氮的平均处理效率达到89.2%,正磷酸盐的平均处理效率在达到71.3%;连续18d的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3d的条件下氨氮的平均处理效率达到85.9%,正磷酸盐的平均处理效率在达到63.0%.填料上生长的藻类膜优势藻种有鞘丝藻、颤藻、链丝藻和少量小球藻及栅藻.实验证明,藻类生物膜可以用于以除磷脱氮为目的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3.

生物膜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工艺中有着广泛应用,对于生物膜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和难点.微电极技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因其测量精度高且响应时间快,成为研究生物膜内部物质传质与降解规律的重要手段.主要阐述微电极的分类与特点,测量微反应器的建立,分类介绍近年来微电极技术在生物膜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利用微电极直接穿刺测定指标变化是基础,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是认识生物膜的关键,将微电极技术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是未来微电极技术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4.
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磷微生物特性的研究是探明生物除磷机理的前提.本文通过菌属鉴别试验,分析了除磷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特点和其在生物除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确定出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其次依顺序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硝化杆菌属.  相似文献   

15.
污泥有机负荷对TP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改变人工合成污水的浓度、流量和污泥浓度 ,探讨有机污泥负荷对无回流间隙曝气系统 ( Non-Backflow Intermittent Aeration System,缩写为 NBIAS)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 ,在通过改变进水流量或浓度而引起污泥负荷变化的条件下 ,当进水 CODcr为 3 0 0~ 40 0 mg/ L,流量为 0 .5 L/ h,污泥浓度为 2 .0 g/ L(对应污泥负荷为 0 .3 g CODcr/ ( g MLSS· d) )左右时 ,系统去除有机物、氮、磷总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化学辅助除磷工艺药剂投加量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化学辅助除磷工艺处理济南市城市污水,分析不同FeCl3·6H2O投加量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化药剂的投加量.试验结果显示化学辅助除磷工艺是一种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的除磷工艺.在F3Cl3·6H2O投加量为22mg/L时,化学辅助除磷工艺在进水含CODcr200~280mg/L,TP 3~5mg/L,NH3-N 36~42mg/L,SS 110~150mg/L的条件下,出水CODcr、TP、NH3-N和SS含量都基本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化学辅助除磷工艺处理济南市城市污水,分析不同FeCl3.6H2O投加量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化药剂的投加量。试验结果显示:化学辅助除磷工艺是一种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的除磷工艺。在FeCl3.6H2O投加量为22mg/L时,化学辅助除磷工艺在进水含CODcr200~280mg/L,TP 3~5mg/L,NH3-N 36~42mg/L,SS 110~150mg/L的条件下,出水CODcr、TP、NH3-N和SS含量都基本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DGGE﹑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多级串联附积床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系统生物膜菌群的时间演变,并对生物膜菌群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时讨论了生物膜菌群对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及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的贡献.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膜菌群发生了较大演变而且具有高度多样性.对DGGE图谱优势条带进行分析表明,优势菌群分为5个不同的细菌类群:β-变形菌类群(β-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类群(γ-proteobacteria)、未分类菌类群(unclassified bacteria)、α-变形菌类群(α-proteobacteria)、放线菌类群(Actinobacteria).β-变形菌类群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在有机物的降解、营养物质的去除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膜细菌中起硝化作用的主要是亚硝化单胞菌和硝化螺旋菌;起反硝化作用的主要是施氏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