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柔性接地通过电力电子变流器补偿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有功和谐波分量,实现对故障电流的全补偿,从而有利于接地点电弧的快速熄灭,因此柔性接地在配电网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针对柔性接地有功与谐波电流控制,通过建立电力电子变流器的离散模型,直接考虑数字控制的一拍延时,设计了离散矢量电流控制器,在静止坐标系实现了对交流信号的无静差调节。针对所提电流控制器,通过离散域根轨迹分析,提出了临界阻尼参数设计方法,优化暂态响应避免了过补偿。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器与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微型机与应用》2016,(20):27-30
为提高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降低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稳定输出电压,提出了一种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APFC校正方法。首先采用三相六开关Boost APFC整流电路消除相间相互耦合;然后用带前馈的平均电流数字控制方法控制PWM整流电路,前馈环节为PWM比较器提供主要占空比信号,电流环则在主要占空比信号附近调节小的高频动态信号,负担较轻且响应快;最后调整采样时刻及PI调节器参数实现APFC校正。仿真实验表明,带前馈的平均电流数字控制方法控制的三相六开关Boost APFC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接近于1,谐波含量较低且直流侧输出电压稳定波动很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CS-51微处理器的智能型功率因数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对电压、电流、功率和功率因数进行测量和显示,并对功率因数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MCS-96单片机的节能控制器的研究和试验情况.单片机记录电压、电流的过零点,计算出实际功率因数角,并与设定的最佳功率因数角比较,及时输出触发脉冲,实时调整电机的功率因数,达到节能的目的.试验证明,在空载轻载时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2月19日-凌力尔特公司(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推出升压型功率因数校正(PFC)控制器LT8312,该器件通过主动调制输入电流,可实现高于0.99的功率因数,从而符合大多数谐波电流辐射要求。这款器件以电流模式控制和临界导通模式工作,这是一种可变频率开关方法,在每个周期使电感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运用平均电流模式控制技术来设计和实现全数字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方法。所述设计中数字信号控制器(DSc)的输入信号与通过升压电感的电流、升压转换器输出电容两端的直流母线电压,以及经整流的交流输入电压成正比,由DSC提供脉宽调制信号来控制PFC开关的导通时间。此技术旨在简化PFC,因而可整合于数字电源转换和电机控制应用中。  相似文献   

7.
付扬  宋磊 《测控技术》2018,37(9):84-87
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减小输电线路的损耗,提高功率因数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将Multisim仿真技术应用于功率因数提高中,在保证感性负载额定工作状态不变的原则下,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以实现整个线路的功率因数提高。仿真电路测试在并联不同电容时的功率因数和线路电流,并将其仿真研究应用于实际电路。仿真和实验表明,Multisim仿真在电路设计中优势凸显,它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并联电容器对线路电流和功率因数的影响,对实际电路功率因数提高的设计实施起着指导作用。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惯性平台稳定回路数字控制器设计与实现中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文章着重分析了由于平台稳定回路的特殊性和高控制性能指标要求给数字控制带来的困难,并在计算机数字仿真平台数字控制稳定回路的基础上,兼顾到已有的微处理机硬、软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功地实现了所设计的数字控制器与平台稳定回路的联机实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功率因数校正的数字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化控制电源已成为当今开关电源产品设计的潮流.通过分析平均电流型PFC的数字实现方案,介绍了数字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在Matlab仿真验证的基础上,通过TMS320LF2407A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了开关频率50 kHz的单相PFC的数字控制,输入电压在较宽范围内变化时都能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数字控制系统是可行的,实现了高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对于传统模拟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采用数字控制技术体现了很多显著的优点.从理论上对传统的模拟控制PFC和目前研究热点的数字控制PFC进行了对比,着重分析和研究了数字控制Boost PF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讨论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作为控制核心的PFC主电路的控制和参数的选择设计.最后建立数字控制PFC系统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完成仿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说明了数字控制技术将成为PFC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基于TMS320F2812的无刷直流直接驱动的控制系统及其在轨道交通屏蔽门控制中的应用,给出基本的硬件结构框图以及开关门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通过速度与电流的双闭环数字PI算法结合DSP的优越性能来达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油压注塑机闭环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该系统实现了注塑机电液比例阀的闭环控制.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了PID参数的在线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数控直流电流源的硬件电路和工作原理以及软件设计。该电流源通过输出电流反馈构成了闭环控制系统。其输出电流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负载特性。  相似文献   

14.
电动汽车新型超级电容能量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能量管理系统,分析了基于超级电容的双向DC-DC变换器原理.在分析电动汽车运行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该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策略.系统在电机控制部分采用相电流闭环控制,在双向DC-DC变换器部分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拓朴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以DC-DC升压电路为前级,DC-AC逆变器其后级的并网系统结构。控制部分是基于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0F6010的电压电流双闭环跟踪控制策略,并对并网电流闭环控制和并网同步实现进行分析。采用SVPWM算法控制功率器件工作,电导增量法跟踪控制所产生的交流电源,给出相应的程序框图,实现了与电网电压同步的正弦电流输出波形。该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输出电流谐波失真小,有较强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模锻过程中锻件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通过预测锻造比来控制锻件质量的方法;为解决一万吨多向模锻水压机模锻过程人为因素和系统干扰造成的质量波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根据模锻过程工艺特点,设计了基于预测模型的模锻过程质量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以模锻过程信息系统为基础,以预测模型为核心,通过适合的控制算法进行质量闭环控制实现一万吨多向模锻水压机模锻过程质量控制,以保障模锻过程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安康  苏岩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5):2233-2235
本文提出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0的数字控制、PWM静电力反馈硅微加速度计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基本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的闭环系统数学模型,并在s域设计了系统校正环节.文章还提出了数字校正环节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其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该方案可以实现硅微加速度计的数字闭环控制,并可以实现加速度计的PWM数字信号输出.  相似文献   

18.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单移相闭环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传统单移相控制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存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移相闭环控制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设计方案;分析了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稳态特性,详细介绍了基于单移相闭环控制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建模实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移相闭环控制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效率高、损耗小。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narrowband active control on the flow-induced vibrations (FIV) on the head gimbals assembly (HGA) in a working hard disk drive (HDD). Firstly, experiments with an analog feedback close-loop were conducted as demonstration for narrowband active control on principal peaks in the spectrum of the off-plate FIV on the HGA whose signal was collected with a 1-D laser Doppler vibrometer (LDV). Secondly, the modal testing on the experimental HDD was carried out to find out where the spectrum principal peaks focused in current active control come from. Thirdly, a digital feedback control close-loop was implemented in experiments for narrowband suppression on the focused FIV spectrum peaks on the HGA. In those close-loops, the off-plate HGA vibrations detected by the LDV were used as feedback error signals, then the signals was passed through an analog or digital controller to generate feedback signals to drive a piezoelectric disk to actuate feedback acoustic pressure around the HGA. Active contro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narrow bands on five principal peaks in the HGA off-plate vibration spectrum, around 1,256, 1,428, 2,141, 2,519 and 3,469 Hz, respectively. It is shown that distinct narrowband suppression of at least 10 dB can be achieved on all these HGA vibration peaks.  相似文献   

20.
罗刚  张湜  牛彦杰  王永华  李斌 《控制工程》2005,12(4):295-298
针对丁二烯生产装置精馏塔中组分浓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PC技术的先进控制方案。在DeltaV DCS控制网络中添加应用站和上位机,应用站作为OPC数据服务器。在上位机用VB编写基于OPC技术的先进控制软件包,实现了数据采集和软测量程序,并把软测量模型的计算结果返回到工程师站,实现物料组分的闭环控制。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精馏塔中组分浓度不能在线测量和直接闭环控制的问题,显著地改善了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