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燃料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电厂燃用煤种都基本偏离了设计、校核煤种,其中大部分是劣质烟煤。针对非设计煤种对锅炉燃烧稳定性、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通过燃烧调整试验,合理掺烧部分劣质烟煤,既能保证锅炉燃烧稳定性,避免锅炉严重结焦及环保指标超标,同时又降低了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提高了锅炉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联合概率密度判别器进行新煤种在线辨识的方法。根据不同煤质的煤的燃烧火焰在初燃区的特征不同,利用光电传感器获得燃烧火焰初燃区的光辐射信号,提取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内的特征值,经过主成分分析处理得到正交化的、维数压缩的特征值向量。针对几种已知的煤种,利用获得的正交化特征值向量数据,建立每一煤种的联合概率密度分布模型。利用基于该模型的判别器,可以进行新煤种的判别或已知燃煤种类的辨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McKenna型燃烧器,研制了双光路成像系统,对煤粉颗粒燃烧过程中的背光投影轮廓图像和自发光光强分布信息进行同步采集,观察了不同高度位置煤粒的运动、着火和燃烧过程。针对烟煤和无烟煤颗粒燃烧实验中出现的挥发组分着火燃烧、碳黑形成、焦炭着火燃烧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种煤种分别以均相着火和非均相着火为主。同时对煤颗粒燃...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联合概率密度判别器和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煤种在线辨识的方法.根据不同种类的煤燃烧时火焰的特征不同,利用三个光电传感器来获得燃烧火焰在红外、可见光和紫外三个谱段上的辐射信号,通过特征值提取得到火焰辐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内的特征值,经过主成分分析处理得到正交化的、维数压缩的特征值矢量.利用获得的正交化特征值矢量数据,建立每一已知煤种的联合概率密度判别器和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基于燃煤特征值分布的联合概率密度判别器可进行是否为新煤种的判别,非新煤种则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辨识燃煤的种类.试验结果表明,在某电站锅炉所测试的四种煤的情况下,结合联合概率密度判别器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燃煤种类的辨识,20次测试的平均成功率为97.6%.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神华哈密电厂干式排渣系统的设计、运行及改造情况进行介绍。通过计算灰成分综合指数,得出设计煤种和燃烧煤种的结渣特性偏差较大,是导致干排渣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针对结焦严重、渣性粘软的问题,对哈密电厂干排渣系统设备进行一系列改造。配合煤种的燃烧调整,改造后干排渣系统运行稳定。可见,经过合理配置和选型的干排渣系统完全适用于严重结焦的锅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存两类典型难燃煤种(煤矸石、石煤)在西安热工研究院1MWth循环流化床(CFB)燃烧试验台进行燃烧试验,验证了采用CFB锅炉燃用煤矸石、石煤的可行性,同时深入研究了其在CFB锅炉中的燃烧特性,可为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展提供技术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用电厂常用煤种,在某电厂的66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对冲火焰锅炉上进行热态试验。运用热态燃烧气氛即时测试技术,测量各混煤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炉内烟气温度变化、飞灰及灰渣可燃物、污染物(SO_2、NO_x等)排放量及汽温特性情况,对比研究掺混对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通过燃烧调整,提出适于锅炉燃烧的混煤特性、掺混方式及锅炉安全经济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流化床技术是一种具有煤种适应性广、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常压流化床(AFBC)已由第一代鼓泡流化床发展到第二代循环流化床(CFBC),旋涡流化床、增压流化床(PFBC)已进入商业运行阶段,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应用亦由工业锅炉发展到电站锅炉。本文简要介绍流化锅炉的特点、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链条锅炉加煤粉复合燃烧技术 该技术综合了链条炉和煤粉炉的优点,将炉排层状燃烧和煤粉悬浮燃烧优化组合,并使其在燃烧过程中互为辅助,具有同时对负荷变化和煤种变化的双重适应性。该技术对保证锅炉出力和热效率效果显著,为链条炉改造及燃用中质和低质煤提供了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10.
链条锅炉加煤粉复合燃烧技术该技术综合了链条炉和煤粉炉的优点,将炉排层状燃烧和煤粉悬浮燃烧优化组合,并使其在燃烧过程中互为辅助,具有同时对负荷变化和煤种变化的双重适应性。该技术对保证锅炉出力和热效率效果显著,为链条炉改造及燃用中质和低质煤提供了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11.
对太原市燃气锅炉的前景进行简要分析,阐述燃气锅炉相对于燃煤锅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锅炉房锅炉燃烧布置工况的研究,提出了锅炉煤层燃烧布置的优化方式,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锅炉燃烧的改进意见,通过实施提高了锅炉热效率,节约了锅炉煤电消耗,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HOENICS 3.5对一台200 MW四角切圆水平浓淡燃烧煤粉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多流体两相流动模型及煤粉燃烧综合模型,计算得出在垂直方向不同二次风风量分布的工况下,炉内各截面处的烟气温度、燃料浓度、燃烧产物组分浓度以及炉内辐射热流的分布。结果表明,在燃烧器出口处出现了高煤粉浓度和烟气高温区,并出现气固两相分离的现象,使得煤粉着火及时,燃烧器区域维持较高温度,并防止水冷壁结渣,炉内温度、炉膛出口氧量和飞灰可燃物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二次风分级配风工况下,下部燃烧器区烟气温度升高,但氧气推迟混入,相应位置飞灰可燃物有所增加。计算模型能够合理地模拟水平浓淡煤粉气流在大型锅炉炉膛内的燃烧过程,适用于运行工况的优化和炉内污染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陈鹏  徐卉 《分析仪器》2010,(4):65-67
使用烟气分析仪对燃煤锅炉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了在线监测。利用监测数据比较了锅炉系统技术改造前后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技术改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烟气温度、烟尘和SO2排放浓度降低,锅炉用煤量减少,污染排放达到国家标准,锅炉整体运行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基于电站锅炉火焰图像的燃烧稳定性定量表征,并克服不稳定燃烧样本不足的训练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变分自编码模型的燃烧稳定性实时、定量表征方法。首先使用稳定燃烧工况下的火焰图像进行模型训练,利用卷积变分自编码器得到稳定燃烧图像的高维潜在概率分布。记录该模型对应的隐变量分布特征,计算该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之间的KL散度值,利用该KL散度实现燃烧稳定性的定量表征。在仿真验证中,通过对比说明引入变分推断理论可提高模型对于燃烧图像的重构质量,图片重构前后均方根误差为0.005 48;通过磨煤机给煤量调整实验,人为制造不同稳定度的燃烧器燃烧工况,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评价准确率高达92.1%;通过与煤火检评价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具备煤火检系统对于火焰的定量判断功能,且感知能力更加灵敏,能在燃烧器灭火前167 s给出燃烧不稳定的预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燃煤锅炉NOx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发展洁净煤发电技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针对某电厂9号炉的NOx排放量较高的问题,提出水平浓淡燃烧器和摆动中二次风相结合的方案。通过对改造后锅炉试验数据的研究,可知增大中二次风摆角对煤粉炉的影响较大。对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研究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吻合情况较好。结果表明:随着中二次风摆角增大,二次风切圆直径大于一次风切圆直径,形成“风包粉”的环境,有利于降低NOx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某钢厂75 t/h高炉燃煤气锅炉发电项目的应用实例,介绍了煤气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的结构、主要控制功能及其在高炉煤气燃烧锅炉的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燃烧装置,其机械除渣系统对锅炉运行至关重要。由于其允许用劣质燃料,燃烧后排出的热渣量大,易造成热损失及热污染,所以除渣系统对锅炉运行效率及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针对其灰渣特点合理设计除渣系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1000MW超超临界燃煤锅炉燃烧与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高效燃烧和低NOx排放,在一台1000MW对冲燃烧烟煤锅炉上进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测量炉膛烟气温度分布,研究煤种、省煤器出口氧量、燃尽风量、燃烧器及燃尽风风门开度、燃烧器投运方式和负荷等因素对燃烧和NOx排放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省煤器出口氧量和燃尽风量对锅炉效率和NOx排放有较大影响,二者分别保持在3.0%和750t/h时运行效果较好,且利于消除屏式过热器结焦;调整同层燃烧器外二次风挡板开度可减轻沿炉膛宽度的氧量不均;燃用设计煤种、全关燃尽风喷口外二次风挡板、保持燃烧器中心风母管风门开度为50%并在满负荷时尽量停止一层上排燃烧器利于降低飞灰中碳的质量分数。调整后测得锅炉效率超过94.4%,NOx排放浓度低于300mg/m3,明显优于国内目前运行的锅炉。  相似文献   

20.
This is the basic study to develop a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boiler which can use low grade anthracite. In this study, the anthracite of about 3400 kcal/kg was burned in the bench scale non-recycling atmospheric fluidized bed combustor of 200mm diameter and 2215mm height with the static bed height of 250mm and the combust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800–950°C. During the combustion, the effect of factors such as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in bed, the air ratio, the coal supply location and the coal particle size on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the elutriation ratio and the unburned carbon content both in elutriated ash and in drained ash was thoroughly analyzed. When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in bed is 0.7~2.2m/s, the air ratio is 1.0~1.6 and coal supply locations are 300,500 and 700mm above the air distributor,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ies range from 66% to 83.5% for the mean coal particle size of 0.209mm, and from 71% to 88% for the case of 0.265mm.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decreases as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in bed and the air ratio increase. The lower the coal supply location is, the better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become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