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据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透露,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组织、其参与制定的一份关于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研究的报告已经上报国务院,并已获得相关领导的认可和批示,有望写入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中.  相似文献   

2.
正""十二五"以来,在国内需求和出口的强力拉动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等国家和区域规划相继出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已经成为稳定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3.
《电源世界》2014,(1):I0001-I0001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作为现代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迫切需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4.
有“工作母机”之称的装备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加工能力强、创新能力弱”,“单机制造能力强、系统集成能力弱”等问题突出。而近期,国际经济危机加速全球经济下滑,市场需求回落,对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升级需求迫切,振兴之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5.
杨拴昌 《电气时代》2009,(12):65-65
装备制造业的特点:第一,装备制造体系非常健全,我国装备制造体系是世界上少有的装备体系,从金属制品、通用装备和专用装备制造业,到电器以及交通运输制造业,还有计算机电子通信设备、仪器仪表,从门类上来说是非常齐全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二,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多数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发电设备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比重41%;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25%;机床产量占全球比重38%。从这组数据来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大国。不过,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  相似文献   

7.
《电源世界》2011,(12):4-6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十二五"期间,各行各业纷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装备制造业亦承载着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战略使命。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家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布局,各项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的电力装备产量达1.33亿kW,累计装机量达7.92亿kW,仅次于美国,中国已真正成为电力装备大国,并向强国迈进。然而受国内电力供应缓和的影响,5000万kW的装备等待安装、投运,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出口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2009年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称《振兴规划》)。  相似文献   

9.
《伺服控制》2009,(2):24-25
2008年2月4日,万众瞩目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获得原则通过,对此,业内叫好声一片,认为这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规划,将会对整个行业的加快自主创新、摆脱进口依赖、产业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业内更期待在装备制造也还走出低谷之时,尽快出台细化的配套设施,使得振兴规划能尽快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电源世界》2016,(4):1-3
当前世界正进入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而我国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也即将出台。面对如此关键的战略机遇,中国该以何处为着力点来谋求更大的发展呢?对此,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工业新引擎的关键就是高端装备,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十三五"规划将成为中长期投资决策的依据,除了政策长期利好外,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的推进,高端装备制造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所带来的影响将持续较长时间,并为例如电源等相关产业链带来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不断丰富和拓展“专业化、系列化、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战略,立足开关核心业务,创新产业发展和商业运作模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自主品牌价值,为实现装备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机械工业是为能源发展提供装备的重要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及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资源制约、能源安全与环境约束矛盾加剧的形势下,机械工业为能源产业和能源的生产、消费提供高端的产品以及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3.
刘玮 《电器工业》2011,(5):24-24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于4月16日上午在河南许昌市隆重召开,常务副会长杨启明主持会议,终身荣誉会长陆燕荪发表了指导性讲话。自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公开以来,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日益成为电工行业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标准化工作已被提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导向的高度。装备制造业的调整振兴,发展高端制造业,加快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等,都离不开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伺服控制》2009,(2):25-25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终于开闸,价值30多亿元的核电和风电设备采购落子大连。此次签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公布以来签的第一个大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签字仪式上表示。  相似文献   

16.
孙瑜  王淼 《电力设备》2006,7(3):99-101
《电力设备》:您如何评价我国电力装备制造水平现状。周鹤良:目前我国贸易出口以机电产品居多,机电产品出口额已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50%左右,其中电工产品占到20%,但出口产品中技术含量高的较少,而且主要是以出口到非洲,东南亚等地区为主,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产品还持观望或不信任的态度。就世界水平而言,客观地说,我们的机电产品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比如配套易损件使用寿命短,技术性能达不到,可靠性水平较低,以至于影响整机的性能。这些与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工艺水平较低,装备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有关,以致影响产业化的发展。《电力设备》:您如何看待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与装备制违业发展的关系,您认为自主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周鹤良:电力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些年,我国工业、农业、城市建设以农村的发展带动了电力工业迅猛发展,而电力工业能够根据需求得到充分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因素。首先,设备制造业立足于国内是电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设想,若电力设备不能立足于国内,而是主要采用国外采购,我们要自如地发展如此之大规模的电力工业将会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去年,我国发电设备制造厂生产的三大动力设备(发电机、汽轮机、锅炉)以及配套的辅机电器设备按成套的总产量达8600万kW,90%以上立足国内,而全球去年的产量不过1.2亿kW。如此之大的电力市场,如米不选择自主创新之路,将会受制于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不断进取和创新为电力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二方面在于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充满信任的开明的用户——电力企业。他们认为国产设备在性能和价格上可以满足要求,性价比也更适合国情。这样的信任是对装备制造业充分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不断创新的鼓励和鞭策。电力工业的大发展给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给装备制造业提供了一个充分的空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装备制造业也正是在这样的机遇和环境中为电力工业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保证电力  相似文献   

17.
发展装备制造业.离不开自动化设备充当“大脑”。  相似文献   

18.
贾常艳 《电器工业》2014,(11):33-35
近日,从2014年上半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了解到,2014年上半年,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带动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发展动力十足,成为装备制造业的新增长点,但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快增强。报告也预计2014年下半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长的基础和动力进一步趋稳趋强,全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左右。其中与电工装备制造相关的细分行业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降。为此,本刊专访了赛迪方略总裁兼任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文芳,她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大环境到小环节进行了深刻地剖析,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未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电站辅机》2009,(2):15-15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正式公布。该规划提出:以核电、风电为代表的高效清洁发电装备和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是未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国产装备制造在国内市场满足率要稳定在70%左右,大型企业集团的现代制造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变压器》2009,(7)
2009年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核电、风电为代表的高效清洁发电装备和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成为未来发展重点。规划提出以核电站建设工程为依托,推进二代改进型、AP1000核电设备自主化,重点实现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核级泵阀等主要设备的国内制造;以大型风电场工程为依托,推进风电设备自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