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曾被鉴定为“瓷片”、“白云质玉”玉髓”、“人造材料”和“凝脂玉”的玉石经鉴定,确定为“硅质玉”。这种玉石呈细粒晶质一隐晶质结构,颜色洁白,质地细腻,具玻璃一油脂光泽,折光率为1.530~1.540,相对密度为2.535~2.587,X光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它是石英质集合体。文章阐述了鉴定过程,并讨论了有关定名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新石器的古玉研究中北有红山文化王.南有良渚文化玉.唯独缺少中原的仰韶文化玉,因为迄今为止发现中原仰韶文化的玉器极少.难怪第一个写《中国玉器时代》曲曲石先生在书中说.“黄河中下游地区所见玉材较为单一只有绿松石和水晶粗玉数件”,“总的来说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不是很多.这是否说明玉器并不发达.还有待于今后工作来证明”。  相似文献   

3.
南阳,素有“中国宝玉石之乡”、“中国玉雕之乡”之称,近日笔者到南阳考察,发现市场上碳酸盐质玉石种类繁多,特收集各类标本,做一总结。碳酸盐质玉石,是指主要由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组成的玉石。这种玉石硬度一般为3,适宜作雕刻材料,也可利用其天然花纹  相似文献   

4.
近日.岫岩玉都展出一块罕见的宝石——蛇纹石河磨玉。它的发现和展出,雄辩地证明岫岩不仅产透闪石河磨玉.也产蛇纹石河磨玉。它的发现为岫岩玉家族增添了一颗耀眼的新星。  相似文献   

5.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圣洁.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玉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而西方现代宝石中只承认软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广义的涵盖.但不能不承认古玉美还是以软玉(和闻玉)为重要载体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国只是在明清及以后的时期里展现的.  相似文献   

6.
7.
西方女士的惊呼取玉石之精慈禧太后的法宝来自云天深处  相似文献   

8.
食玉是魏晋六朝时代的一种流行风气,其积极价值在于以一种粗俗的现实主义精神破坏了汉儒的形式主义比德于玉观,建构了玉审美的俗世主义精神取向,也为复兴先秦以玉类比人之美的生命精神创造了条件。玉石和玉雕本身的美,高度契合六朝美学对自然与人格之美的推崇,在《世说新语》《文心雕龙》等美学经典中,可以看到当时人心中玉之审美经验的高度。因此,六朝,并非一般认为的"古玉"衰落期,而是中国传统玉文化审美转折与范型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10.
11.
何为玉组佩?     
《中国宝玉石》2020,(1):109-109
组佩,又称全佩、杂佩,即成组成套的玉佩饰,是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于身上的佩饰玉,由珩、冲、牙等部分组成,可佩戴于人的颈项、胸前、肩部或腰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玉在古时拥有较高的地位,而玉雕琢成的玉佩、玉璧,又被赋予"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品德定位.佩玉进一步上升到君子之"德"的高度,警示君子谨慎行为,温文尔雅,摈除"非辟之心",从而达到修身养性、明德践礼、像宝玉一般的高贵境界.作为多件玉饰按一定规则组合起来而成的大型配饰,玉组佩的等级自然更高,象征尊贵的身份和良好的品德.中国古代的玉组佩,集礼玉、瑞玉、佩玉、组玉于一体,在盛行时期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制度严格,等级明显.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红山文化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通过考证古代有关玉符的文献记述,评述了古代对玉符的朴素和科学的认识;通过回顾有关玉德本质以及其玉致色机理的研究历史,探讨了与古代玉符对应的玉村材质,认为古代玉符学说描述的红玉、黄玉、黑玉以及那些“绿如翠羽”或“色如新草”的青玉最有可能是来自缅甸的各色翡翠。由此可以推论,翡翠输入中土大约在北宋时代或更早。  相似文献   

14.
"佘太翠"玉因产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而得名。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电子探针等研究方法,对白色、绿色、黄色、紫色系列的"佘太翠"玉样品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显微结构和呈色机理等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佘太翠"玉视颜色品种不同,组成矿物略有差异。除白色品种的"佘太翠"玉以白云石(质量分数高于60%)为主要矿物外,其它颜色品种的均以石英为主要矿物,石英的质量分数约占80%以上。"佘太翠"玉的次要矿物主要有云母、方解石、长石、赤铁矿、叶蜡石、伊利石、高岭石等。绿色"佘太翠"玉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主要由铬云母致色,属东陵石;白色品种"佘太翠"玉为白云石玉,而黄色的及其它颜色的品种为石英岩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泰山玉"是玉石市场上出现的一个"新品种"。对一批"泰山玉"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等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泰山玉"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蛇纹石,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其鉴定名称可命名为"岫玉"或"蛇纹石玉"。其中,以透闪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泰山玉"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与研究。"泰山玉"中Cr,Fe,Ni的质量分数较高,这是区别辽宁岫玉的重要特征之一。泰山文化与传统玉石文化相结合,是"泰山玉"的良好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玉石王国,爱玉,赏玉,戴玉和藏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人对美玉情有独钟,对玉石的识别和鉴赏颇具慧眼,新疆的软玉(和田玉),丁香紫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独山玉,梅花玉,福建的寿山石,青海的乌兰翠,南京的雨花石,湖北的绿松石,浙江的青田石……  相似文献   

17.
18.
辽宁岫岩地区的玉石种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对辽宁省岫岩地区产区的玉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品种特征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岫岩玉石品种的分类以及不同矿物成分和物理性质的玉石品种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9.
儒释道与中国玉文化(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素琴 《中国宝石》2002,11(1):204-207
  相似文献   

20.
一.岫玉饰品是红山文化的代表红山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玉文化,在距今1.2万年左右的辽宁海城仙人洞出土的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玉器,经专家鉴定属辽宁岫宕县瓦沟岫玉。考古材料证实,东北地区在辽宁岫岩红山村出土的玉饰,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