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受益于光隔离 是相当普遍的情况。但是,本文 所描述的电路是为光耦合实际串行连接本身的独特需要的应用而设计的。在这种应用中,微处理器控制的装置使用于河口湾和盐滩的浅水水下位置。这种装置用来收集河口湾沉积物的气体试样,其时间间隔范围从数日到数周。一个现场工作人员定期地乘小船到取样地点,用膝上型 PC机将命令传送到取样器微控制器存储器。本文电路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30多年中,D—Sub连接器几乎是一成不变,而如今,一场革新正在兴起!本文将详细介绍ERNI如何以全新的设计理念来改进传统D—Sub连接器的性能,以及这些新型D—Sub连接器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IEEE1394是一种外部串行数据传输协议,是由苹果计算机公司于1986年开发的FireWire(火线)规范发展而来,该规范有令人瞠目结舌的传输速度——达到了400Mbps,该规范于1995年得到了标准化,名称也由FireWire改为了比较平淡无奇的IEEE1394。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它又得到进一步改进,最近完成的IEEE1394b规范则可以达到最大800Mbps的传输速度。IEEE1394端口支持热交换——也就是可以在计算机正在运行时拔插设备,并且可以连接多达几十种设备,比如:数码相机、高速硬盘、摄像机等,正因其使用的方便性,近年来随着成本的下降,IEEE1394在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18.
这些年来,各类输入/输出应用互连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商家们纷纷推出了包括USB、火线(Firewire)、模块插座、InfiniBand、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等各种解决方案。D-Sub连接器则是其中最早的一种解决方案,也是应用最多样化且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系统。在过去的30多年中,D-Sub连接器几乎一成不变,而如今正在上演一场D-Sub连接器的革新。 相似文献
19.
20.
孙婷婷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9,(5):32-34
在65Ω连接器的基础上,采用增大连接器差分阻抗的方式对连接器进行了改进,比较了改进前后连接器的差分阻抗和眼图的测试结果,证实了此改进方法对提高差分阻抗,进一步改善产品传输性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