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设计既彰显了大英博物馆的当代角色和世界顶级地位,又与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建筑遗产相呼应。设计将采用四座展览馆并与主馆连接的形式,并具有相同高度,旨在使现存的北部区域和爱德华七世厅得到足够的采光。  相似文献   

2.
英国EMS公司为大英博物馆储存设施安装了站点范围内的集成无线火灾探测系统。英国EMS公司的5000点无线模拟火灾系统由3个网络控制器和200多个消防设备组成,不会破坏设施的正常运行。无线网络是用来连接每一个建筑物中的消防系统,它比通常安装的耐火电缆成本要低得多。该传感器没有外部天线,并采取了可提供5年运行寿命的可更换供电模块。  相似文献   

3.
现代的建筑遗产修复是长期以来历史进程的结果.本文结合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梳理了世界古代、近代和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并归纳了近年来世界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旨对我国当前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帆  王毅 《风景园林》2014,(2):122-125
世界遗产的遗产区和缓冲区承载和保护了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V),在实践中,各遗产地出于各种原因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遗产地的边界调整申请。而从2005年开始,世界遗产委员会也正式对世界遗产的边界微调做出了规定。通过系统梳理世界遗产委员会2006年至2011年六届会议中审议的世界文化遗产边界调整案例(如日本石见银山遗迹及其文化景观,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等),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探讨世界文化遗产边界调整的技术和社会原因及条件,为我国的文化遗产边界管理总结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成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分析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方面的入选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现状,从保护对象、地理分布、保护形式和管理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世界建筑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2012/7/10星期五晚19:00地点: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一楼大报告厅主讲人:黄运昇Y.S.Huang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终身教授主持人:陈飞虎教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导在2012年春季学期即将结束时,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黄运昇教授访问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并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有关世界建筑遗产保护的学术讲座。从巴黎圣母院到中国的长城,从法国的雨果(Hugo)到西班牙的梅里美(ProsperMerimee),黄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世界建筑遗产保护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西方建筑遗产保护的思想起源于雨果等一些著名的作家的思考,如雨果认为不管未来的建筑是怎样的,新建的建筑不能割裂历史。梅里美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他亦担  相似文献   

7.
杨晨  陈徵羽 《风景园林》2023,30(10):96-102
【目的】在《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1周年之际,识别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点议题,梳理自然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脉络,分析数字化保护的国际动向,解读数字化转型为世界遗产体系带来的变革性影响。【方法】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图书馆和世界遗产咨询机构数字档案等资源进行系统解析和知识图谱构建。【结果】识别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发展阶段和重点议题,归纳总结了以世界遗产记录与档案、监测与管理、阐释与展示、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等四大技术主题、12类技术方法和62个技术工具为核心的数字化保护技术体系。【结论】提出景观遗产数字技术集成与创新、遗产保护数据标准、数字行动规范、数字化可持续能力建设等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为中国深入开展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孙燕 《南方建筑》2011,(5):20-24
至2011年,中国已有41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范围更涉及到中国40多处城镇或地区。而文化遗产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作用。为更好地把握近期文化遗产发展趋势,受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于2009年11月承担了“文化线路申请世界遗产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遗产地经济发展研究”两项课题。本文将概要性地展示两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希望能对未来的研究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韩锋  郭晓彤  杨晨 《风景园林》2022,29(10):89-94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多层次价值体系的有机构成,为自然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国际遗产保护理念和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解读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价值内涵及其保护与发展的局限,从价值认知、规划制定和多方共治3个层面构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协同框架。以武陵源中湖乡为例,识别乡村景观在生态、农业、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乡村景观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策略,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的“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传统的尼瓦尔式住宅的保护表现出了很大的复杂性,涉及了多个利益相关方。文章从传统居住模式入手,阐述了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保护与民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的纰漏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罗杰斯·史达克·哈伯+合伙人事务所(RSHP)赢得了大英博物馆新馆修建设计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新建设施以显著改善并提高大英博物馆现有的基础设施,包括一个占地1 200 m2的专题展览馆、最先进的保存修复工作室和科学实验室、总面积约18 000 m2的收藏品和设备储藏区,以支持其国内和国外大量的贷款项目.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该地区也随着时代的更替,不断得到发展与改善.该项目将改造博物馆西北角一个未充分使用的区域,毗邻令人印象深刻的建成于1914年的爱德华七世大厅.  相似文献   

12.
13.
博物馆建筑作为叙事空间是将其具有围合性的外壳与其内部所陈列的展品尤其是建筑物共同视为有形的媒介,为大众提供一个具有丰富知觉感受的物质环境进行体验与交流,最终使文化内涵得到深远的传递。该文选取具有重要文化、历史及建筑意义的建筑文物——爱奥尼克雕带,从空间布局的针对性、流线的引导性、光的隐喻性和材质的有形性解读大英博物馆的杜文艺廊,阐释博物馆建筑是如何作为叙事空间通过空间、人与展品的互动发挥媒介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格拉斯哥滨江博物馆是一个开放的极具亲和力的建筑。从项目启动之初起,便订下了一个重要原则。其内部将由显示器.标志.图形交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5.
苏州博物馆新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范雪 《建筑学报》2007,(2):36-42
2006年金秋10月,古朴的苏州城内,由贝聿铭大师亲自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新落成的建筑安然地嵌入传统园林建筑环境中,完美实现了设计之初设定的“中而新,苏而新”的目标,从而结束了4年来对它的种种争议和猜测。  相似文献   

16.
17.
该项目位于密尔沃基市第六大道运河街街角,占地面积为80937m^2。很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制盐工厂,正因如此使该项目用地的土壤受到了污染。设计师通过场地分析和坡度划分.再结合古老的防波堤结构以弥补技术局限,最终将确定该项目场地地表覆盖12m厚的植入土壤。选用牧场非禾本草本植物和本土草本植物来再现梅诺莫尼河谷的滨水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8.
精选理由步入博物馆的一刹那,好像进入了一个明亮而巨大的洞窟,与外界形成巨大反差的峡谷空间展现在眼前,人们相遇在这原始而又未来,传统而又当代的景观中,开始一段奇妙的时空旅程。  相似文献   

19.
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一边是江南古典园林庭院弄堂,茶香评书以及吴文化的种种风雅古朴,另一边则是向着新时代毫不犹豫地迈开脚步。经历着现代社会的种种深刻而迅速的变化,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地域与全球化等一系列矛盾在这座城市并非势不两立,  相似文献   

20.
徐州博物馆建筑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徐州博物馆建筑创作构思以把握和总结地域历史文化背景和当代城市环境特征为基础,从历史、现状、环境出发确定立意,并注重对环境的尊重协调。运用兼容含蓄的思想和手法表达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