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妍 《建筑与文化》2023,(4):109-111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域,统领城市功能与空间格局,体现北京城规划秩序思想的文化特点。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在即,中轴线遗产价值的挖掘为北京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资源所构成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在全球有突出的显示度,其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也是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历史的维度,对北京中轴线的发展史和遗产价值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在中轴线申遗背景下,应注重其轴线格局所形成的价值特征,分别为:以中为脉,并存秩序;融合山水,顺应地形;活态遗产,继承形态。构建城市形态-景观-文化资源一体的城市遗产价值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张妍 《建筑与文化》2023,(5):119-120
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发布,为申遗在即的北京中轴线明确遗产构成要素和保护利用方向。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为视角,将中轴线的遗产资源构成归纳为: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价值维度,通过多维度对其遗产资源的整合,对中轴线的利用提出价值维度、遗产类型、山水景观和再利用方面的四点建议,构建城市历史景观视域下的北京中轴线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3.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是中轴线的重要组 成,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中轴线的遗产本体。中轴线 园林绿地是北京老城历史累积叠加形成的具有生命的历史文化遗 产,对北京传统中轴线申遗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传统中轴线 遗产区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厘清了不同时期园林绿地在有形要 素“位置与格局”“建筑与景观”和无形要素“功能与传统”三 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得出中轴线园林绿地的五大历史遗产 价值。结合中轴园林绿地的历史遗产价值和保护现状,提出传统 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中轴线是明清北京城贯穿整个城市的一条轴线空间(图1),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整个城市的空间基本以此作轴对称布局.然而在中轴线临近北端的地方,什刹三海以其独特的自然形态不仅打破了北京城的棋盘式空间,也突破了中轴线的对称布局.作为中轴线上唯一的公共水景空间(前三海为皇家园林),什刹海也承载着北京市民的日常游憩活动,为中轴线北端带来了无比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未来之轴——北京南中轴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南发展契机与中轴线南延趋势 从元代建都至今,中轴线一直作为北京城市规划的精髓,记录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程,昭示着未来北京的发展方向.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城的南北差异一直较大(图1),南城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整体情况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北城,但同时也保留了广阔的土地资源,为中轴线向南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市中轴线是一条独一无二的中轴线,它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价值与所担负的城市发展任务同样沉重。如何在悠久历史传统的空间载体与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核心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本项城市设计的难点与关键所在。中轴线的职能定位中轴线记载着城市生长的痕迹,浓缩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映射着城市独特的文化,其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功能发展轴:中轴线的形成是城市功能拓展在空间上的投影,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与功能复杂度的加剧,中轴线也随之延伸,如同一把标尺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各个不同时间断面。视觉景观轴:中轴线在视觉上的局部或整体…  相似文献   

7.
《建筑创作》2005,(6):137-137
《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北京城市建设改变了城市面貌,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了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研究及方案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都,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座伟大的城市中,中轴线作为统领城市规划建设的骨干,无疑是城市空间之魂。中轴线不仅串联了丰富的文保资源和历史街区,也体现了北京作为现代都市的发展成就,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中轴线的保护、整治和开发、利  相似文献   

9.
起点之美——北京市永定门广场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琢  姚欣  曲魁 《中国园林》2012,28(1):61-64
完整的中轴线代表了北京的历史文脉.永定门广场位于北京传统中轴线的南端起点,在改造荒废断桥的基础上,建设成由北部架空广场和南部绿地组成的公共开放空间.从分析项目环境入手,从3方面淦释了北京中轴起点之美:以中轴线为核心,构建连续、完整、和谐的中轴景观序列;保护、展示永定门的美学和历史价值;充分发挥广场的文化展示、历史教育作用,完善休憩、举行活动、仪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轴线是北京旧城规划设计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中轴线上具有文化内涵的场所有些已不能满足现代需求,且历史感日渐退化。以传统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广场为例,从遵循北京旧城整体布局的中轴空间营造、中轴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展示、历史场所氛围的塑造、多种功能需求的满足4个方面进行解读,探讨了城市中轴线场所有机更新在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地块的具体应用,指出渐进式"微更新"是旧城环境改造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旧城传统中轴线是世界上最长、最成功的建筑艺术线,以此为“脊梁”形成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建筑艺术也赢得了各种赞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北京城市市总体规划都将城市中轴线的保护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同时迎接2008年奥运会,城市面貌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如何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主题构思目前,25公里的北京城市中轴线,记录了近千年来的建设成就,也暴露了不少当前城市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中轴线是元、明、清代以来北京城的对称之 轴,是北京城的脊梁与灵魂。其中,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形 成、发展和格局形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北京中轴 线正在积极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有 必要揭示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影响和价值意义。对此,以“与 中轴线形成和发展相关的河湖水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湖 水系对北京中轴线及以中轴线为引领的老城空间格局的影响, 并通过实例阐释了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所发挥的价值。研究 表明:河湖水系是北京中轴线形成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 仅强化了中轴线对称的形态格局和外向延展性,也增强了中轴 线蓝绿交织的景观格局和街巷肌理不规则等特征,极大地丰富 了中轴线文化遗产类型,提升了中轴线的文化价值和科技价 值,同时对未来中轴线申遗及其生态建设具有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筑创作》2003,(3):106-110
城市空间总体规划。延续北京城已有的旧城中轴线,运用现代空间处理手法强调中轴线北延长线,通达奥运公园中心区B-1区北部的升旗广场和人工湖。北五环路以北,奥运森林公园内(C-2区)。中轴线上的人工山为城市中轴线塑造了新的高潮与终结,突出反映首都北京的新时代、新发展和新风貌。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总体规划 延续北京城已有的旧城中轴线,运用现代空间处理手法强调中轴线北延长线,通达奥运公园中心区B—1区北部的升旗广场和人工潮。北五环路以北,奥运森林公园内(C—2区),中轴线上的人工山为城市中轴线塑造了新的高潮与终结,突出反映首都北京的新时代,新发展和新风貌。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国的传统城市,对轴线的刻意追求和创造与整个城市的布局密切相关。即按照一个理想范本,不断探索表现集权统治和宗族礼法的城市中轴线系统,最终达到美学上的高度一致与和谐。北京传统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建设的集大成者,初步形成于元大都时期,经明清两代的发展建设并保留至今。其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以紫禁城为中心,以景山为制高点,两侧文物建筑众多,空间收放自如,景观变化万千。“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统领整个城市的中轴线,正是北京城市规划的精华所在。城市已迈入21世纪,我们必须认知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轴线在未来发展中的问题,立足于长远的、整体的和具某种理想色彩的战略设想,广泛借鉴国际经验,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和长远的矛盾。这正是此次进行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之目的所在,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理想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期待。世界上距离最长、最伟大的贯穿全城的7.8公里南北中轴线,曾给古老的北京带来无尚荣光;而今,纵横25公里的恢宏的北京城市中轴线,必将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的梦想。 ——编者北京城市中轴线既是传统的轴线,更是  相似文献   

16.
作为北京城市脊梁的中轴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和内涵丰富的城市规划思想.《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轴对称的基本架构为北京这个恢弘城市的规划格局和空间营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中轴线严整有序而又富于变化,由一系列代表不同时代特征的建筑物和建筑群体构成,是一条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长廊.梁思成先生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背景 北京中轴线(图1)是北京城市格局中最值得保持、最富有原创精神的城市建设基准.在新时代背景下,亟待创造出既能够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又能够显示21世纪国际化大都市格局的中轴线.现实状态下,沿中轴线方向建设的新的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中心,与旧城中轴线体系共生.  相似文献   

18.
李晓梅 《建筑》2005,(8):91-92
建筑群与城市空间建筑不应当是城市空间中的孤岛,它应与城市空间互为界定并紧密联系。北京曾名为“北平”寓意北方平安。公元1267年北方游牧民族的领袖忽必烈统一中国并在金中都的基础上建立了元大都,后又经数次焚毁与兴建,渐为明清北京的型制。绵延封闭的城墙,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南北中轴线,中轴线上无比宏伟壮丽的宫殿, 严谨布局的方格路网,嵌入网中曲折动人的三海,还有北京的胡同、四合院、青的瓦、灰的墙……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独有的壮美秩序正是由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的,并以此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北京的城市面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迎接这一巨变,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宏观层面:立足长远,探讨整体和具有理想色彩的战略设想,确定中轴线的职能定位;中观层面:与时俱进,调整原有规划,规划好中轴线及其附近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微观层面:依据现实,在保护城市公共利益和应对市场压力之间,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及理论依据,注意中轴线重要节点和其两侧具体项目的规划与控制。中轴线的…  相似文献   

20.
冯斐菲 《规划师》2003,19(6):10-14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首先要解决好城市意象、场地建设、奥运盛典3个问题。方案从城市中轴线处理的角度对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进行了探讨,同时注重设施赛后利用、体育场馆周边空间处理等问题的解决,强调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城市肌理结合,与自然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