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金属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模拟了在不同入模半角下,JH70摩托车发动机主轴的矩形花键冷挤压成形过程。仿真结果显示,成形力随入模半角的增加而上升,选择适当的入模半角,有利于金属成形。并进行了工艺实验,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钨合金丝材加工技术特点、变形过程存在的技术问题,分析了采用无模流变成形技术加工钨合金丝材的可行性及变形机制,确定了钨合金丝材无模变成形的温度场模型和流动应力模型,得到了钨合金丝材无模流变成形变形区温度梯度及流动应力梯度。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花键的成形质量,减小模具的试模成本,利用DEFORM-3D软件模拟花键的冷挤压成形过程,采用正交试验对下压速度、摩擦因数和凹模初始硬度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利用最优参数对成形载荷及凹模磨损深度的影响规律进行探讨,验证其正交试验结论。结果表明,使成形载荷和花键凹模磨损程度最优的参数组合为摩擦因数0.08和凹模初始硬度63 HRC。该分析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无模拉伸工艺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模拉伸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金属成形工艺。在对无模拉伸的发展动态、国内外研究概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变截面细长轴类件无模拉伸的变形机制及变截面细长轴类件无模拉伸成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套复合模,解决了汽车车轴盖冲压一次成形的问题.分析了工件完成落料、拉伸、冲孔、翻边四道工序,一次冲压成形的工艺性,介绍了该复合模具的结构设计思路及装配工艺方法.突破了复合模只能完成三道工序的理念,在模具结构设计上有所创新,并给出了此类模具设计中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作者已开发的汽车覆盖件成形预测系统,针对一汽车车门内板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其在试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破裂问题进行了预测。通过改变变形条件(压边力、凹模圆角半径),研究了它们对成形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消除某机械产品的水管接头盖成形缺陷,提出了一种凹模口部设计成椭圆角的工艺方法,分析了椭圆角凹模拉深的力学特征,阐明了这种结构能提高板坯成形极限成形能力的技术关键;以带凸缘的杯形件为研究对象,建立椭圆角凹模口部的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LS-DYNA分别进行了杯形件拉深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椭圆角凹模口部极大地提高了板料的极限成形能力;最后,采用椭圆角凹模消除了该零件成形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自动弯曲机弯曲模的CAD、CAM系统。文中分析常规方法设计弯曲模所存在的困难,提出弯曲成形动态模拟的思想,建立弯曲成形的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介绍成型模拟的计算方法。文中发展了设计及修改凸轮廓线的方法,从而保证凸轮廓线上各点的几何连续。研究两种干涉检查方法(图形显示法,计算法),为模具和凸轮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顶窗盖上体成形工艺分析,阐述了工件成形及模具设计的难点。提出了预成形小凸包的拉深压形模结构,并介绍了模具结构特点及模具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可用于塑性成形带有内凹曲面工件的组合凸模结构。组合凸模由模瓣和芯棒组成,工件塑性成形后,模瓣沿着芯棒燕尾槽滑动并产生径向收缩,收缩后的凸模可从工件内腔中顺利脱出。本文详细地推导了在模瓣运动过程中模瓣与芯棒以及模瓣间的几何参数关系,并将这种组合凸模结构成功地用于等速万向节球形壳的塑性成形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筒形件正反拉深一次复合成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筒形件正反拉深一次复合成形的影响。依据数值模拟设计了某一型号的机油滤清器壳体正反拉深复合成形模具并进行了工艺调试,既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又将正反拉深一次复合成形工艺用于了机油滤清器壳体的实际生产,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开发出一种浅色薄涂料来保护生产大型离心汽缸套的铸模,用以代替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使用的砂套法或黑色厚涂料法.研究结果表明:涂料耐火填料石英粉、铝钒土、滑石粉相互搭配,并添加适量的莹石粉,可使涂层的耐火度、烧结点适应大型离心汽缸套生产工艺要求.硅藻土粉是较佳的绝热材料,当其加入量达1.5%时,即使涂层厚度只有0.8mm也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粉末冶金技术及其优点,说明了用粉末冶金技术生产的硬质合金、减摩材料、结构材料、摩擦材料、难熔金属材料、过滤材料、金属陶瓷等各种特殊用途的高性能材料及用途,总结了粉末冶金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粉末冶金制品与用传统方法生产的同类产品相比,在性能和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有些特殊高性能材料只能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认为粉末冶金技术不同于传统生产方法的优点使其具备生产新材料和优质材料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等离子体化学工艺,特别着重介绍了溅射镀膜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在粉末冶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白斑是离心铸造厚壁铸铁缸套的一种异常组织。本文以机车汽室套为例,通过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硬度和电子显微镜微区成分分析以及生产统计资料,研究了白斑的显微组织特点,探讨了白斑组织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解决白斑缺陷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机构学的方法对注射机五孔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进行运动和力学特性分析,系统地建立运动及力学模型,它包括动模板行程、合模油缸行程、动模板移动速度、力的放大倍数、最大启模角、合模力、临界角、系统刚度、合模油缸推力等,为五孔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的合理设计乃至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 porous superalloy materials with hollow spherical and oriented linear pores were fabricated by means of powder metallurgy using Ni-based superalloy powders. Structure observation revealed that the pores of the porous material exhibited uniform distribution and the pores were of the same size in principle. The sintering necks created between adjacent particles on metal skeleton after sintering. The porosity of the porous material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addition of pore forming agent, and the hollo...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空心阴极效应更好地应用于粉末冶金制品的烧结,采用不锈钢粉末压坯作为圆筒和平行平板空心阴极,进行了空心阴极放电的点燃条件以及阴极空腔宽度、气压、电压和温度等因素对放电电流密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空心阴极点燃的条件是不同的空腔宽度与电压、气压条件的合理组合;放电电流密度的大小与空腔尺寸、放电电压和工作气压有关;在满足空心阴极效应的条件下,空腔尺寸越小,电压和气压越高,电流密度越大;电流密度随空心阴极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  &#  &#  &#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6):77-80
编写Fortran程序将粉体材料本构模型写入有限元分析系统,模拟铁粉压缩致密化过程,将预测的载荷位移曲线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粉体材料本构模型的有效性。基于验证的本构模型,模拟分析粉末冶金皮带轮的模压致密化成型过程,预测压坯各部位的相对密度分布。通过补偿压坯低密度区的装粉量,有效提高和改善了压坯的密度和密度分布。实践表明优化后的压制工艺可压制出合格的粉末冶金皮带轮压坯,为此类粉末冶金零件的模压成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porous superalloy materials with hollow spherical and oriented linear pores were fabricated by means of powder metallurgy using Ni-based superalloy powders. Structure observation revealed that the pores of the porous material exhibited uniform distribution and the pores were of the same size in principle. The sintering necks created between adjacent particles on metal skeleton after sintering. The porosity of the porous material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addition of pore forming agent, and the hollow spherical porous material with a porosity of 81.62% were obtained when the addition of pore forming agent was 40%. The compression test indicated that this kind of materials possesses excellent,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and the compression resistanc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orosity and pore siz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