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淑英 《录井工程》2011,22(1):1-4,31
以往应用饱和烃气相色谱资料判断储集层产液性质,主要是根据谱图特征进行人为判断,受人的影响因素多。从对原始资料处理出发,通过对饱和烃气相色谱资料表征处理,直接给出数据,解决了气相色谱原始分析数据转换和存储难题,为该项资料的定量化应用奠定了基础。通过从处理参数中优选评价油水层的特征参数,将反映图形特征与反映含油性特征的参数结合,建立了油水层解释评价图板,提出了求取饱和烃气相色谱含水性评价指数(Fwqx)方法,不但对储集层的产液性质进行判断,而且通过含水性评价指数的大小,对油水层的油水产出比例给出了一个相对值,为储集层油水产出比例解释评价提供数字化依据,使该项资料的解释达到了定量化。目前,该方法已在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分析低温氧化后的饱和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原油与空气氧化反应后原油组成变化进行分离与分析,使用改进的柱层析法将低温氧化后原油分离,使用气相色谱法对低温氧化后原油中饱和烃进行分析。实验确定了气相色谱分析条件,使用不锈钢毛细管柱OV-1(50m×320μm,0.25μm)在本文所述的色谱条件下对原油中的饱和烃进行了较好分离。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资料在肇源地区扶余油层定量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含水储层逐渐增多,开发井解释的难度越来越大。为经济有效地搞好肇源地区开发井的解释评价工作,开展了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资料定量解释评价储层的研究。通过对多块井壁取心样品气相色谱资料进行处理,得到各单个组分参数,结合试油资料,绘制出油水层定量解释评价图版(符合率在90%以上),依据解释图版,得出油水层判别标准,定量地解释评价油水层。该技术可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从而更好地为油田勘探、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塔盆地的油气层具有低压、低渗、油层厚度薄的特征,在录井过程中,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及众多因素的干扰,气测值往往较低,给油气层的发现、解释和评价带来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在总结前期定量荧光录井资料的基础上,对定量荧光录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干扰因素的排除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海塔地区油气层的发现、解释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维气相色谱法定性和定量分析轻质烃芳构化反应产物中烷烃、烯烃、芳香烃等组分.根据产物中典型组分确定了最佳测试条件,按照待测组分选择了3根性质不同的毛细管色谱柱(PE-1,PEG-20M,PLOT柱)进行分离,找准了六通阀的切换时间,利用一种扩展的气相色谱归一化定量分析方法,使多维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多张色谱图能应用归一定量法计算.该方法一次进样,无需制冷剂,得到三维色谱信息,完成全组分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运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GC×GC/FID)实现了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不同生物降解程度原油饱和烃复杂混合物成分的分析研究,提升了对生物降解原油组成及成因机理认识。结果显示:①乌夏地区生物降解原油中不可识别混合物主要由烷基取代环状化合物及其同系物组成,这些环状化合物主要以六元环为基本单元,包括单环烷烃(类胡萝卜烷)、双环烷烃(十氢化萘,脱-A,B环-甾烷)、三环烷烃(菲满类、三环萜烷、断甾烷)和金刚烷类、四环烷烃(甾烷、断藿烷、四环萜烷)和五环烷烃(藿烷、25-降藿烷)等六大类化合物;②不同生物降解原油中饱和烃总量变化不大,饱和烃中不同族系化合物随着生物降解作用增强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在重度生物降解阶段,双环烷烃存在大量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可能是微生物作用新生成的化合物,并且由于自身较强的抗生物降解能力,使双环烷烃成为饱和烃的优势成分,占饱和烃总量的50%左右,而多环烃类化合物含量随着生物降解程度逐渐增加,主要是由抗降解能力相对较强的高环数化合物的逐渐富集形成。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全国石油地质行业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实验室间的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水平,促进行业间交流,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牵头,组织全国石油地质相关实验室开展了比对工作。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试比对共有全国23家实验室参与,选取全油、饱和烃和芳烃3类样品,根据相关标准规定了统一的实验方法,利用四分位数稳健统计方法评价了各实验室数据质量。结果表明,各实验室数据稳定、可信,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气相色谱全油轻烃比对参数合格率为95%,饱和烃和芳烃参数合格率均为97%;气相色谱—质谱比对饱和烃参数合格率100%,芳烃参数合格率为95%,总体满意率较高。部分实验室相关参数出现问题数据及离群值主要原因与样品储存条件、保存时间、仪器型号、测试方法以及人员操作误差等相关,建议各实验室加强质量管控措施,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资料与地质解释相结合研究,是测井解释发展的新领域.本文就是应用这种技术在新疆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反吹-7柱联用-双检测器-多通道切换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碳二烃加氢除炔尾气中的各组分.结果表明,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平行测试6次,14种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07%~1.98%,加标回收率为99%~103%.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不经馏分切割、直接测定宽馏分混合油样中柴油馏分的饱和烃和芳烃含量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方法。应用中型FCC装置反应产物确立了适用于宽馏分混合油样的固相萃取条件、色谱分离条件以及谱图处理方法,并采用经典柱分离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由于该方法不受样品量少的限制,可以用于测定微反液体产物中柴油馏分饱和烃和芳烃含量。  相似文献   

11.
气测解释方法在准噶尔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7种气测评价方法后指出,气体评价法、轻烃比值法、双对数比值法3种气测解释方法在准噶尔盆地适用性较强,解释符合率较高。在选择气测解释方法时,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储层流体特征及钻井条件,并利用随钻资料对解释方法的区带区间值进行必要的修正;在进行气测解释时应充分利用各种解释方法之间的互补性,综合分析、取长补短,以提高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2.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地层划分对比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勘探会战以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各凹陷之间的地层对比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地层古生物、电性、地震和地层结构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总结,落实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通过重新认识地层,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生油层、沉积、构造和成藏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加快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HP 4890气相色谱仪和FID测定了炼油厂丙烯中的烃类杂质。色谱柱条件为PLOT/Al2O3,进样量50μL,阶梯程序升温,升温速率4℃/min,载气N2。用丙炔校验了该法的准确度,相对误差=0.87%,相对标准偏差=0.065%,能满足丙烯试样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汽油的烃组成,特别是烯烃、芳烃和苯含量,是汽油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基于现行方法测定这些项目存在精密度较差、分析周期长等问题,采用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尝试测定了延长石油集团永坪炼油厂成品汽油和汽油馏分中的烯烃、芳烃和苯含量。成品汽油中烯烃、芳烃和苯含量(φ)重复测定6次的最大偏差分别为0.5%,0.3%,0.02%。新方法的使用在提高测定准确性和精密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实验费用,为汽油产品质量和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川渝地区早期的地震勘探由于受设备、技术、投资等因素的限制,一般是针对某个或几个涉及范围较小的局部构造的勘探,其成果报告无法从较大区域上来分析研究构造和储层的分布情况;而原始地震资料一般来源不同,资料采集的设备、参数、极性不尽完全统一。要将相邻区块多个构造的资料进行连片处理解释需要建立一系列成熟、可行的技术。所建立的技术在2004年川中-川南过渡带(包括广安地区)17850 km2二维地震资料大连片处理解释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较客观地查明了广安构造的形态、圈闭规模、构造细节变化及与周邻构造间的接触关系,这为广安地区近几年在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川东北地区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基岩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普遍较低,储层具有埋藏深、温度高、产层厚、纵向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含酸性流体等复杂工程地质特征,气井实施压裂酸化作业必须解决高温深井所用酸液的缓速、缓蚀、降阻、降滤失、助排、粘温性、高温下的可靠转向性以及防二次沉淀等难题。酸液体系和酸化工艺需能提高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降低地层伤害,实现有效改造。在川东北地区采用解堵酸化、深度酸压工艺和混气酸压工艺可有效解除污染,延长酸压后有效酸蚀缝长,增强酸蚀裂缝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18.
饱和烃和芳烃的高压液相色谱法精细分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族组分中的饱和烃、单环芳烃、二环芳烃及三环以上芳烃的精细分离方法。用二级活度的氧化铝除去非烃和沥青质,用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淋洗出(硅胶)色谱柱上的饱和烃、单环芳烃、二环芳烃及三环以上芳烃。该方法同国外方法相比具有快速、节省试剂的优点,色质谱图显示各组分有较高的分离度。  相似文献   

19.
西昌盆地流体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通过对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研究证实,储层成岩演化和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每一阶段均可形成流体包裹体,是储层孔隙形成环境、发育阶段以及油气演化、运移、聚集的直接标志.不同世代胶结物和不同期次孔隙充填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烃源告演化及储层孔隙的发展经历了准同生期、成岩早期和中晚期、表生期、再埋藏早、中、晚期7个演化阶段.其中,表生期岩溶孔洞缝、再埋藏早期深部溶蚀孔洞缝和中晚期构造裂隙构成了区内聚烃期储集空间.石油开始生成和初次运移发生在晚二叠世(再埋藏早期),大量运移聚集发生在三叠纪(再埋藏中期),天然气大量运移聚集发生在侏罗纪及其之后(再埋藏晚期).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与海西期玄武岩喷发(热)事件、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及岩浆多期侵入活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简述氦气测量找油机理和工作方法。氦与油气没由生成联系,只有当油气田中氦的含量高、分布广,氦气测量对于油气勘探才有意义;与示踪油气的方法相结合,能够提高预测成功率。在塔里木盆地北部,氦气测量与酸解烃气测量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效果。以桑塔木地区为例,叙述了氦与烃气的异常分布、特征和模式,列举了桑塔木、吉拉克、艾协克油气田的探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