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耗水规律及其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了花生的耗水规律、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初步得出花生耗水规律为苗期2.67—3.13mm,花针期3.14—4.45mm,结英期4.39—5.37mm,饱果期2.89~4.01mm。全生育期总耗水量502.73—650.13mm。提出了在当地生产、气候和环境条件下花生的节水灌溉制度及适宜土壤水分控制下限。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棚内的甘蔗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条件下甘蔗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甘蔗的耗水强度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各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大的甘蔗耗水强度就大;甘蔗各生育期的阶段耗水量因生育期的长短而不同,萌芽期的甘蔗耗水量最小,伸长期的耗水量最大。在不考虑降雨因素影响的条件下,研究了甘蔗生长的耗水规律参数。  相似文献   

3.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冬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水平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亏缺对蒸发蒸腾量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冬小麦的耗水规律,建立了产量与水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耗水规律为:苗期耗水量较小;分蘖期和越冬期耗水量较苗期明显降低;返青期后耗水量缓慢升高;从拔节期开始到抽穗扬花期,耗水量明显增加;灌浆成熟期耗水量急剧增加并达到耗水高峰。冬小麦总产量与总耗水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全生育期最佳灌水量为416.55 mm;水分生产函数的敏感指数以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拔节期、苗期、分蘖越冬期、返青期的顺序依次降低,与冬小麦耗水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垄作沟播喷灌条件下作物耗水及适宜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垄作沟播喷灌技术的集水、保墒、节水高效特点,选取葵花、棉花、茴香等三种作物设置不同灌水处理,分析不同灌水定额下葵花、棉花、茴香生育期耗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经济效益、适宜灌溉制度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旱区作物栽培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水稻节水灌溉制度及增产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用水较多。在目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灌溉用水,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有效办法。因此,研究水稻的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取得我省较为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我省于1959—1961年和1980—1983年曾开展过水稻节水灌溉制度的试验,均获得较显著的效果。本文针对水稻节水灌  相似文献   

6.
以揭示设施草莓耗水规律、明确灌溉器选型模式为研究目的,采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开展设施草莓耗水规律研究。基于生态环境要素构建了设施草莓耗水经验模型,对比试验分析了滴灌带(管)规格对土壤水分均匀度、产量、根系发育等因素的影响,按照需水特征将草莓全生育期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花芽分化期、越冬期、盛果期、盛果后期。研究表明:(1)设施草莓全生育期的耗水强度随生育期呈现"U"型变化趋势,其中越冬期耗水量最小,试验监测显示设施草莓全生育期(2013年9月5日-2014年5月23日)的耗水量为406mm,日均1.55mm;(2)相关性分析显示叶面积指数对草莓耗水强度影响较小;(3)在试验所处条件下,滴头间距为20cm的滴灌带(管)较为适于设施草莓灌溉。  相似文献   

7.
设计蔬菜灌溉制度所需的试验资料是繁多的。就目前而言,能够设计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蔬菜品种、不同灌溉方式的蔬菜灌溉制度所需的资料是很难办到的。文章作者通过对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双鸭山等市的调研,结合哈尔滨蔬菜生产实际情况与气象因素,综合设计了哈尔滨市区蔬菜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8.
9.
针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多风少雨,春旱严重,粮食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等实际问题,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杜蒙县进行了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的玉米耗水规律及其产量的试验研究,为当地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试验表明,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拔节—抽雄期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在抽雄—灌浆期最大。交替隔沟灌溉在适宜的灌水量水平下,产量增加显著。本试验中产量最高时,生育期灌水定额分别为苗期325 m3/hm2、拔节期300 m3/hm2、灌浆期400 m3/hm2。各生育期耗水量分别为播种—苗期38.92 mm、苗期—拔节91.14 mm、拔节—抽穗100.00 mm、抽穗—灌浆65.49 mm、灌浆—乳熟53.28 mm、乳熟—收获33.35 mm。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麦茬葱高产节水灌溉制度;移栽后缓苗期灌水定额12.9m^3/亩,灌水次数1次;葱白形成期灌水定额77m^3/亩,灌水次数5次,全生育期灌水定额89.9m^3/亩,麦茬葱优良品种为彰邱葱,最佳育苗时间为4月1 ̄3日,最佳移栽时间为7月5 ̄10日,大垅深栽,亩保苗1 ̄1.25万株。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地区牧草节水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牧区水资源贫乏,特别是在半干旱干旱荒漠化草原区,丰产型灌溉制度难以实行,因此必须从节水优化角度采取对策。缺水对牧草产量影响的机制是复杂的,这种复杂的影响主要涉及到牧草品种的抗逆性及水分环境的差异性。即物种资源对水分亏缺的适应能力。牧草不同生育期对水分亏缺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土壤水分含量的波动,缺水复水的细胞修复能力。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制定优化节水灌溉制度提供基本依据,使有限水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洛阳地区夏玉米节水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建新  郭霄  韩茁 《人民黄河》2012,34(4):75-76,86
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根据洛阳地区试验田多年实测资料,建立了夏玉米的耗水量估算模型及产量与水分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相互关系。根据试验区1951—2000年降雨资料分析了全年降雨量分布特征,并与夏玉米全生育期耗水规律进行耦合性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生育期需水量与降雨量分布吻合性良好,但在枯水年和平水年,应在夏玉米生长关键期适当进行灌溉。利用Jessen模型,分析了夏玉米全生育期各阶段对缺水的敏感度,认为应在夏玉米的苗期、抽穗—吐丝期进行适量灌溉。  相似文献   

13.
蔬菜生产在密云县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因此研究资源型缺水地区大棚蔬菜采取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节水高产高效的灌溉制度和相关技术措施,通过减少颗间蒸发及作物蒸腾,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虫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这样有利于指导今后的蔬菜灌溉,达到节约农业用水和增产、增效、降低ET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昌图十八家子麦茬豆试验田的试验杰基础,从麦茬豆的生产情况,农业措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总结出适用于实际的麦茬大豆高产节水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文峪河灌区开栅高耗水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地质情况,再加上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渠道地面灌溉,形成了灌溉次数多、用水量大、用水浪费的特点。从现状入手,分析了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该区采取节水型灌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樊翔 《山西水利》2009,25(5):58-59
建立一个以区域研究和信息服务为目标的农业专题信息系统和区域信息系统,对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GIS工具平台,建立起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用系统工具,适用于灌区降水资源监测评价、作物种植比例及灌溉制度的分析研究、土壤水分湿度的监测分析、小网格资源推算与产品制作、作物耗水特征成果演示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区玉米节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仍然没有成熟的适合该地玉米生长的节水灌溉制度,存在对宝贵水资源浪费现象。2014年,该项目着手研究,试验设置五个灌溉水平,15个处理小区,对土壤含水量、产量、株高等性状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掌握了玉米在滴灌模式下生育期需水规律,从而掌握玉米精准的灌溉制度,玉米整个生育期最佳灌水量为320 m~3/亩。当耗水量小于20 m~3/亩时,随耗水量增加,产量也随之呈抛物线形式增加;当耗水量超过320 m~3/亩时,随耗水量增大,产量随之递减的趋势。因此耗水320 m~3/亩的灌溉定额处理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指导节水与高产的统一,以达到节水、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试验就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分亏缺对甜椒的蒸发蒸腾量、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甜椒的耗水规律,确定了各个生育阶段Jensen模型下的作物敏感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非充分灌溉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分利用率.果期为甜椒需水的关键期,灌溉需首先满足本阶段需水.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设置6种不同的灌溉措施,即沙地正常灌溉(T1)、喷灌(T2)、滴灌(T3)、复配土(T4)、复配土+喷灌(T5)、复配土+滴灌(T6),结合玉米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的特点,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以及灌溉制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找到可以在陕北沙地大面积推广的节水灌溉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T1的灌水定额,T2和T3处理分别节水30%和35%;在T4处理下,已经达到滴灌措施下的节水效果;T5和T6处理下的灌水定额分别比T1处理下的减少了54%和58%。T1处理下,该地区灌溉期水资源平衡差为负值,而T2、T3、T4、T5、T6处理下水资源平衡差均为正值,分别为454.95万、604.95万、604.95万、1 204.95万、1 279.95万m~3/(a·hm~2)。从产量来看,T6和T5处理下玉米每公顷产量比T1分别高出4 275 kg和3 825 kg,增产了76%和68%。复配土+喷灌和复配土+滴灌这两种综合节水灌溉措施是可以在陕北沙地大面积推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