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一系列离子浓度不同的磺化聚苯乙烯钠盐和锌盐离聚体,用红外不谱考察了经不同冷却强度处理后的离聚体结构。所得结构表明,冷却速率越快,离子簇越难形成。冷却速率对钠盐和锌盐离聚体离子簇形成影响的差异不用它们偶极-偶极运动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来解释。高离子浓度的离聚体在584cm^-1出现的新吸收带被认为是与离子簇内受限聚苯乙烯链形成的某种构象规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将磺化聚苯乙烯钠盐和锌盐离聚体在其Tg以上(128℃)和Tg以下(100℃)作退火处理。用红外光谱和动态粘弹谱考察了退火过程中离子聚集态的变化。退火使离聚体中原有的离子聚集平衡态被破坏,最终有利于离聚体中离子簇的形成。退火温度高于Tg时,由于链段的运动使离子簇形成明显加快。同样的退火温度下,钠盐离聚体比锌盐更易形成离子簇,这是由于二者的离子聚集单元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
将磺化聚苯乙烯钠盐和锌盐离聚体在其Tg以上(128℃)和Tg以下(100℃)作退火处理。用红外光谱和动态粘弹谱考察了退火过程中离子聚集态的变化。退火使离聚体中原有的离子聚集平衡态被破坏,最终有利于离聚体中离子簇的形成。退火温度高于Tg时,由于链段的运动使离子簇形成明显加快。同样的退火温度下,钠盐离聚体比锌盐更易形成离子簇,这是由于二者的离子聚集单元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4.
磺化聚苯乙烯锌盐离聚体对尼龙1010/聚苯乙烯共混体系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动态粘弹谱,广角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磺化聚苯乙烯锌盐离聚体(ZnSPS)对尼龙1010/聚苯乙烯烯(PA1010/PS)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nSPS的加入对共混物起了增容作用,其中低离子含量(3.25mol%)ZnSPS的加入有利于PS渗透尼龙要中,而对PS相无明显影响;高离子含量(10.67mol%,13,87mol%)ZnSPS的加入使PS与尼龙互相渗透的同时更有利于尼 相似文献
5.
热历史对磺化聚苯乙烯钠盐离聚体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动态粘弹谱(DMA)考察了经不同热处理后的磺化聚苯乙烯钠盐离聚体(NaSPS)的动态力学性能,发现热历史对离聚体玻璃化温度无明显影响,淬火能有效增加离子簇数量从而使粘弹谱的橡胶台平变宽。玻璃化温度以上退火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离子簇。玻璃化温度以下退火则由于形成不稳定的离子簇导致二次升温过程中发生结构重组,淬火能有效减小这种现象。首次发现NaSPS有一定随热历史而变的β松驰,认为该松驰是由非受限键层局 相似文献
6.
通过DSC、DMA、TEM、SAXS和TG对SPS(磺化聚苯乙烯)及其离聚体的形态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磺酸基含量为9.83mol%的SPS中有磺酸离子的聚集。金属离子的引入使SPS离聚体的分子间作用力、微相分离程度增大。磺酸盐含量为4.70mol%以上的SPS离聚体中有离子聚集,离子簇直径为3~10nm。在磺酸盐含量为13mol%范围内,SPSNa离聚体基体的Tg1、离子微区的Tg2均随磺酸盐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PS磺化、中和成SPS离聚体后,热稳定性增加,其顺序为:SPSZn>SPSNa>SPS>PS。 相似文献
7.
利用动态粘弹谱、广角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磺化聚苯乙烯锌盐离聚体(ZnSPS)对尼龙1010/聚苯乙烯(PA1010/PS)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nSPS的加入对共混物起了增容作用,其中低离子含量(3.25mol%)ZnSPS的加入有利于PS渗进尼龙相中,而对PS相无明显影响;高离子含量(10.67mol%,13.87mol%)ZnSPS的加入在使PS与尼龙互相渗透的同时更有利于尼龙渗进PS相中。ZnSPS对尼龙1010分子链沿晶胞(002),(100)面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ZnSPS加入量和离子含量的增大而愈加明显。ZnSPS的加入明显改善了PA1010/PS共混物的微观形态,使共混物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初步实现了PS增韧尼龙1010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杨伟刘军沈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S1):102-106
通过DSC、DMA、TEM、SAXS和TG对SPS(磺化聚苯乙烯)及其离聚体的形态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磺酸基含量为9.83mol%的SPS中有磺酸离子的聚集。金属离子的引入使SPS离聚体的分子间作用力、微相分离程度增大。磺酸盐含量为4.70mol%以上的SPS离聚体中有离子聚集,离子簇直径为3~10nm。在磺酸盐含量为13mol%范围内,SPSNa离聚体基体的Tg1、离子微区的Tg2均随磺酸盐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PS磺化、中和成SPS离聚体后,热稳定性增加,其顺序为:SPSZn>SPSNa>SPS>PS。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离聚体中离子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红外光谱考察了不同离子含量的丁基橡胶磺酸锌盐离聚体温度变化的行为,结果发现,不稳定的离子对聚集体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而稳定多重离子对在低温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较高温度下分解,当离聚体中形成离子簇后,离聚体结构的热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将聚苯乙烯制成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SPS),利用相反转技术,将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加水制成具有纳米级的稳定的水基微乳液,利用SPS纳米微粒核内部作为反应场所,用引发剂引发亲油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制备具有相互缠结结构的PMMA/SPS复合水基微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的用量,MMA的用量,溶剂极性对聚合反应及复合水基微乳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为改善AH36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现象,以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为试验设备,研究连铸坯在低脆性温度区间不同冷却速率连续冷却时的热延展性,并借助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金相显微镜(OM)对试验钢的断口显微组织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冷却速率对AH36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的影响规律和显微组织演化。结果表明:提高低脆性温度区间连铸坯的冷却速率,能够增强其抗裂纹敏感性,通过改变低温脆性区间的冷却速率能控制连铸坯表面裂纹敏感性;以10℃/s的冷却速率冷却时,连铸坯具有较好的热延展性,试样825℃断面收缩率为67.02%,断口呈杯锥状,剪切唇明显,断口表面凸凹不平,有较深的韧窝存在,且内部晶粒大小约16.81μm,显微组织均匀。 相似文献
13.
热变形和冷却速率对Nb-Ti微合金钢相变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加工物理模拟和金相技术研究了高温奥氏体区的变形和不同冷却速度对Nb-Ti微合金钢相变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诱导相变;试验钢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5~20℃/s)均能形成贝氏体组织.且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很相近,这有利于在工业生产中获得稳定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种不同冷却方式的普通铸造技术在Mg68Zn28Y4合金中制备了镁合金稳定态二十面体准晶相,分析了冷却速率对准晶相形成、分布、数量和晶粒尺寸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确定了合金的组织、相成分及准晶相结构.结果表明:Mg68Zn28Y4三元合金在室温冷却过程中,准晶相直接从液相形核、长大;在铸铁模型腔内冷却时,铸件断面的温度梯度小,温度场较为平坦,沿铸型纵横截面准晶相分布均匀、晶粒尺寸约为10~15μm;在铸铁板表面冷却时,铸件断面的温度梯度较大,导致冷却速率显著影响准晶相的分布、数量及形貌.准晶相的晶粒尺寸为10~60μm不等,分布由均匀弥散到不均匀散布再到均匀. 相似文献
15.
用N-甲基二乙醇胺扩链制备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A)进行机械共混,由于共混物中两种带相反电荷的基团(叔胺基和羧基)能形成离子键,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通过DMA、SEM、溶胀比、交联度及粘度和组分之间的关系等方法证明了,离子链的引入可以明显改善共混物的相容性,并且PSAA的含量在60%附近,体系可达高相容结构。 相似文献
16.
玻璃冷却速率对锂铝硅微晶玻璃晶化行为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成型过程中冷却速率对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及其结构均匀性具有重要影响. 有限元分析表明, 10 mm厚玻璃冷却速率显著低于2 mm厚玻璃, 冷却15 s以上玻璃的中心温度仍高于700℃, 对应的基础玻璃极易出现“析晶结石”. 利用DTA、IR、SEM等技术分析不同厚度LAS玻璃及其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 8 mm厚的玻璃冷却速率低, 样品心部析出初始晶核, 并在热处理阶段形成β-锂辉石固溶体相, 而样品表面层却为β-石英固溶体相; 与此相反, 3 mm厚的玻璃冷却速率高, 没有初始晶核生成, 热处理后得到单一均匀的β-石英固溶体相. 因此, 提高玻璃冷却速率、控制玻璃温度均匀性是制备结构均匀LAS微晶玻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无机含氧酸盐含多个σ成键轨道和π键结构,具有明显的红外-拉曼光谱特征。该文对常见的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及磷酸盐进行红外和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同一状态下,受金属阳离子的影响,同一酸根的拉曼特征谱带均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向低波数位移;酸根中非金属元素与氧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分布的不均等性在红外光谱中有明显体现。以一价金属阳离子的硝酸盐为例,对其4种简正振动模式进行红外和拉曼谱带归属,研究了一价金属阳离子对酸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方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的关键参数,通过对得出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提高产品性能与增加产品性价比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热历史对SrO-Al_2O_3-SiO_2系玻璃析晶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rO-Al2O3-SiO2系玻璃为研究对象,采用Ozawa方程、Kissinger方程和JMA修正方程研究了热历史对玻璃析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发现化学组成相同的玻璃,热历史对其析晶活化能E、Avrami指数n和析晶速率指前因子υ影响较明显,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玻璃析晶试验发现热历史对微晶玻璃主次晶相的析出没有影响,热历史对析晶活化能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析出主次晶相的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