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省去除锈除油等表面预处理工序,以简化涂漆工艺,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涂装成果,采用改性脲醛树脂作为水溶性带锈涂料的成膜物与转化液的最佳配比,研制出一种环保型水溶性带锈防锈涂料,较好地解决了水溶性带锈涂料耐水性和装饰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带锈涂装的油罐导静电防护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大纯 《腐蚀与防护》2000,21(10):458-460,462
开发了一种新型带锈涂装的油罐导静电防护涂料。介绍该涂料原料、防锈机理、配方、技术指标,物理性能、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3.
钢铁锈蚀十分严重,而防锈涂料涂装对防止金属锈蚀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那么防锈涂料的防锈机理有哪些?具有装饰性,成本低,易施工,不需进行行行除锈的底面合-厚膜带锈防锈涂料的配方,制备,性能等的情部如何?本文作者吕九琢,徐亚贤,王颜辉在此文中对这些问题都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刘峥  朱占群 《腐蚀与防护》2004,25(5):185-188
通过化学氧化分散聚合法合成聚苯胺乳液,利用单因素轮换法探讨了聚苯胺乳液的最佳合成条件,并以聚苯胺乳液为基料,配制了水溶性带锈涂料。研究了涂料的组分及配制方法.讨论了转化剂、缓蚀剂、防锈颜料、填料等对涂料除锈和防锈能力的影响。试验所制涂料可将钢铁表面的铁锈转化为成膜物牢固结合在钢铁表面。  相似文献   

5.
带锈涂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系统叙述了带锈涂料的特点及其发展历史,介绍了各类带锈钢涂料的作用机理及实用效果,分析了各类带锈涂料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对采用带锈涂料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定量估算,指出采用带锈涂料是延长耐蚀涂层使用寿命,减少耐蚀涂大修次数和维修工作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新技术信息     
●沈阳工业学院开发出稳化型水性带锈涂料,新产品以自交联苯丙乳液为成膜物,用三聚磷酸二氢铝作主体防锈颜料,另配以磷酸锌、锌黄、氧化锌和氧化铁红组成防锈颜料体系,并添加复合缓蚀剂等组成水性带锈涂料。它具有良好的稳定和减缓锈蚀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带锈涂装涂料在海洋船舶和电力设备领域有着迫切应用需求,而溶剂型带锈涂料难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水性带锈耐蚀涂料的开发迫在眉睫。通过片状锌粉和植酸的协同作用成功研制一种应用于带锈钢基材表面的环保型水性植酸富锌涂层,采用附着力拉开法、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试检测附着力与耐蚀性能,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腐蚀后涂层表面锈层进行分析,并讨论涂层的防锈转锈机理。结果显示:环氧乳液和固化剂配比为4:1,片状锌粉含量为40%,以植酸为转锈剂时,该涂层对带锈钢基材表现出突出的附着力(11.8MPa)及优异的耐蚀性能。该涂层优势在于:片状锌粉致密堆积延长了腐蚀粒子入侵通道,为基材提供物理屏蔽效果;片状锌粉和钢基材形成若干微电池区,为基材提供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作用;植酸与铁锈形成稳固的植酸铁螯合物,转化锈层进一步保护基材。  相似文献   

8.
王智峤  胡裕龙 《表面技术》2018,47(5):113-121
带锈涂料可以在有一定锈蚀的钢铁表面进行涂装,适合于表面处理质量不易达到要求的钢铁表面的防腐,尤其适合于船舶、桥梁、海港码头、海洋工程等大型钢结构维修时的涂装。较系统地介绍了当前使用的转化型、稳定型、渗透型和功能型带锈涂料的原理、性能、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带锈涂料的基料、颜料、转化剂、渗透剂的使用和研究现状,综述了带锈涂料的测试方法。对于船用带锈涂料,应着重考察漆膜的附着力、抗起泡性能和耐浸泡性等指标,研究锈在涂层中的转化行为,对船体用带锈底漆还应着重考察漆膜的耐阴极剥离性能。深入进行带锈涂料的机理研究,开发高性能树脂、颜料、锈转化剂和渗透剂,研发经济、环保、高性能的带锈涂料,尤其是研发高防腐蚀性能的带锈涂料,是我国涂料行业亟待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气相防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全 《腐蚀与防护》2007,28(7):325-328,336
阐述了以气相缓蚀剂为基础的气相防锈材料的开发现状,讨论气相防锈塑料、气相防锈干燥剂、气相防锈涂料、迁移型钢筋阻锈剂等几种气相防锈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前景,展望了气相防锈材料应用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企业动态     
太原投产水性带锈防锈底漆 日前,太原市缘瑞水性漆制造有限公司投产了一项水性带锈防锈底漆项目,填补了山西省一项空白。 该水性带锈防锈底漆具有防水、防静电、无味、无环境污染、不燃、不爆等特点,是国家推广的环保产品。该产品可直接施工于有锈、无锈、坚硬的氧化层及旧漆具的钢性表面,解除了大型构件的除锈难等问题,既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又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生产,是涂料工业中一项有潜力产品。  相似文献   

11.
企业动态     
《表面工程资讯》2002,(3):31-32
太原投产水性带锈防锈底漆 日前,太原市缘瑞水性漆制造有限公司投产了一项水性带锈防锈底漆项目,填补了山西省一项空白。 该水性带锈防锈底漆具有防水、防静电、无味、无环境污染、不燃、不爆等特点,是国家推广的环保产品。该产品可直接施工于有锈、无锈、坚硬的氧化层及旧漆具的钢性表面,解除了大型构件的除锈难等问题,既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又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生产,是涂料工业中一项有潜力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目前国内带锈涂料的品种虽然较多,但大多是以一种作用原理为主,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转化型带锈涂料是利用转化液与铁锈起化学作用,使铁锈化害为利,但成膜液和转化液分别包装,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对锈蚀程度不同的表面,其转化液的配料量很难掌握好。稳定型带锈涂料是利用防锈颜料与铁锈起化学作用,生成稳定的不可逆的氧化  相似文献   

13.
《表面工程资讯》2010,10(4):47-47
稳定型水性带锈涂料 稳定型水性带锈涂料靠涂料中的活性颜料来稳定锈层,活性颜料与锈层之间是缓慢的固相反应过程,一般需8~10个月才能使锈层完全稳定,但活性颜料的水溶性较大,而基料是靠反应性的树脂来稳定锈蚀,由于该树脂分子中含有高极性的羧基、羟基、磷酰基等,它们有很强的润湿作用,亲水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14.
以环氧树脂、云母氧化铁、四盐基锌黄、磷酸锌、氧化锌、混合溶剂及聚酰胺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FT-H02双组分带锈涂料,原材料易得,生产工艺设备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该涂料附着力强,可带锈涂装,湿固化及防腐性能优异。可望在化工介质、化工大气及海洋等苛刻环境下的防腐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阻抗谱评价输电铁塔防护涂层配套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  药宁娜  陈新  韩钰 《腐蚀与防护》2011,(9):735-738,741
研究了用于输电铁塔防护的带锈环氧底漆(A)、水性环氧防锈底漆(B)、氟硅改性丙烯酸面漆(C)、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面漆(D)所组成的4个涂层配套体系的电化学阻抗谱图特征。通过研究涂层电阻、涂层孔隙率和10kHz下的涂层相对介电常数对4种涂料配套体系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4个配套涂层体系防护性能的优劣顺序...  相似文献   

16.
张萍  蒋馥华 《表面技术》1999,28(1):21-23
改性PS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磷酸和亚铁氰化钾作为铁锈转化物质,通过磷酸酯的协同效应,配制带锈防腐蚀涂料。对磷酸的乳化-磷化-缓蚀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方法评定转锈涂料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某种转锈涂料对碳钢的转锈效果和耐蚀性能。方法运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测试转锈涂层阻抗值随时间的变化,同时观察涂层形貌,评定转锈涂料的耐蚀性能及其与底漆的匹配性能。运用盐雾试验法,通过观察划痕周围的腐蚀情况,评定转锈涂料的耐盐雾性能和附着性能。结果转锈涂料对锈蚀碳钢具有良好的转锈效果,转锈膜层耐蚀性能较好,与底漆匹配性良好,在碳钢表面的附着性良好。结论此种转锈涂料具有良好的转锈效果和耐蚀性,能有效提高碳钢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金属功能材料》2012,(5):62-62
新日本钢铁公司和タィキ工业公司合作开发成功利用高炉炼铁炉渣制备的防锈涂料“スヲヶソ一トSR”,这种防锈涂料的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以上。它是有效地利用了高炉渣混合水泥的制品,其造价只有当前一般防锈涂料的60%~80%。  相似文献   

19.
江苏兰陵化工集团公司研制开发出了一种环氧重防腐涂料 ,其适用范围很广 ,该涂料具有如下特点 :1、对基材表面有很大的容忍性 ,可带锈涂装 (只需清除表面的浮锈 ) ,可在潮湿的被涂物表面上涂装 ;2、涂料底面合一 ,固体成分高 ,一次涂装干膜可达 12 5 μm ,属于环保型涂料 ;3、能低温固化 ,且在常温下也有足够的使用期 ;4、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该涂料由环氧树脂、改性树脂、变性酚醛胺、特重防锈颜料、填料、助剂等组成。万能环氧重防腐涂料  相似文献   

20.
古绪鹏  邵百花 《腐蚀与防护》2000,21(3):115-116,130
采用混合溶剂将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进行溶解 ,并选用改性剂和引发剂进行共聚接枝。再与铁锈转化剂在分散添加剂的作用下制得无污染的带锈防腐蚀涂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