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麻/棉混纺纱混纺比测定的制样及纤维计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麻/棉混纺产品的混纺比是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现有的混纺比测试标准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改进的制样方法,并利用最小取样次数方法求得纤维计数根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麻赛尔纤维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先进巾被产品纺纱、染整、织造等配套设备,探讨麻赛尔/棉混纺纱在巾被产品中的应用开发。通过生产实践,确定麻赛尔巾被产品从纺纱、染色、织造到后整理各工序的工艺要点,解决了巾被产品毛圈蓬松、柔软及吸水性等问题,使巾被产品既柔软蓬松又保持良好的吸水性,从而为麻赛尔纤维及其性能相近的纤维在巾被产品上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4.
对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对JIS、AATCC标准以及经过改进的硫酸法溶解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同时确定了3种不同试验条件下棉纤维的实际质量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5.
6.
介绍用二甲基乙酰胺法、二甲基甲酰胺法和手工拆分法检测氨纶纤维含量,比较得出二甲基乙酰胺法较其他方法检测结果准确率高,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麻赛尔纤维和玉米纤维的性能特点,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织造等工序对该产品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麻赛尔纤维和玉米纤维混纺纱大提花产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麻赛尔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麻赛尔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措施。各工序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了成纱质量,最终成功纺制了棉/麻赛尔50/5014.8tex的混纺针织用纱。  相似文献   

9.
黄健 《中国纤检》2010,(22):52-54
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对选取的浅色布料、深色布料、牛仔布、丝光棉等不同类型样品的含量分别采用甲酸/氯化锌(70±2)℃法,改进后的甲酸/氯化锌(70±2)℃法和物理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甲匠受/氯化锌法的试验结果不稳定,需要根据面料的类型进行适当的改进;物理法的试验结果与设计值一致,而且不受布料类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王树英  孙静 《上海纺织科技》2012,40(3):42-43,46
珍珠纤维具有抗紫外线、促进新陈代谢的保健作用,麻赛尔纤维是一种新型生态纺织纤维,具有绿色环保、时尚且能够自然呼吸等特点.简要介绍了珍珠纤维、麻赛尔纤维、棉纤维混纺缎条织物的试生产过程,提出了解决经纱断头和开车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将生物酶处理技术应用于棉杆皮纤维制取工艺,采用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方法,研究了棉杆皮纤维的脱胶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生物酶脱胶的最佳工艺为果胶酶质量分数12%(按织物质量计算),温度40℃,pH值4.4,时间30h,浴比1:30,化学脱胶处理的最佳工艺为NaOH质量浓度8g/L,H2O2质量浓度7g/L,温度90℃,时间45min,浴比1:50。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型生物基锦纶56的基础纺纱数据不足问题,制备了锦纶56短纤纯纺纱、纯棉纱及多种混纺比的锦纶56短纤/棉混纺纱,并分别测试了纤维、纯纺纱和混纺纱的拉伸力学性能,通过建立纤维模型和纯纺纱强度模型对混纺纱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纯纺纱预测曲线上混纺纱最小强度点及整体趋势与试纺数据拟合度较好,通过纯纺纱模型可预测锦纶56短纤/棉混纺纱强度。以纤维模型为基础,利用纱线中纤维强度利用率对纤维模型进行修正,修正的纤维模型与纯纺纱模型预测结果相近,可省去纯纺纱试纺流程,快速完成混纺纱强度预测。  相似文献   

13.
香蕉纤维是一种未被开发利用的天然纤维,文章介绍了香蕉纤维的制取、性能特点及其与棉混纺纱开发的工艺技术和指标,香蕉纤维/棉混纺纱的开发对非棉天然纺织原料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了纺织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纤维素纤维制品的形态和化学性质,对棉秆皮/棉混纺纱线进行丝光处理,采用正交实验以丝光处理后纱线的钡值与纱线性能(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失重率、回潮率、缩水率)为指标,分析纱线丝光处理的工艺条件.由直观分析方法可知,不同指标的优化工艺条件是不相同的.利用模糊正交法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影响丝光后纱线性能指标的实验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NaOH质量浓度、温度、时间;丝光处理的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200g/L,温度20℃,时间200s.在此工艺条件下,丝光纱线的钡值为150,断裂强度为5.13cN/tex,缩水率为1.20%.  相似文献   

15.
 用自纺的五种不同混纺比的19.5tex甲壳素/棉混纺纱织成同规格的织物,测定混纺织物的强伸度、pH值、刚柔性、透湿性、透气性、导湿性等,分析混纺比对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0/90甲/棉混纺织物的经纬向强力最大,芯吸性导湿性最好,20/80甲/棉混纺织物的透湿性最好,50/50甲/棉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最大,透气性最好。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和纬向强力及导湿性与混纺比显著相关。从穿着舒适性和纱线织物性能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20/80的甲/棉混纺织物较实用,而30/70的甲/棉混纺比例各方面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6.
罗布麻/棉混纺纱工艺及混比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罗布麻和棉的性能特点,以及罗布麻/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并详细分析了预处理、清尊、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各工序的工艺技术关键,探讨了不同混比对成纱性能的影响,以期对罗布麻/棉混纺纱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Viioft纤维的性能特点。针对Viloft纤雏的特性,研完了Viloft纤维和精梳棉混纺纱线纺纱工艺。优化了纺纱工艺参数.提出了生产过程中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舒巢棉纤维是自主研发的蜂窝状微孔结构的聚酯改性功能性短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怕酸怕碱、热缩非常大,是筒子染色的难点;舒巢棉,棉混纺纱染色,兼顾舒巢棉、棉纤维染色特性,调整染色工艺,实现了筒子染色,染色后各项牢度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机械-生物酶联合脱胶工艺对棉秆皮进行脱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机械-生物酶联合脱胶的正交实验评价指标值,解决了两个评价指标优化条件不一致的问题,得出机械-生物酶联合脱胶优化工艺参数为酶浓度6%,pH值4.4,温度60℃,时间8h,棉秆皮纤维的残胶率为8.09%,木质素残余率为9.64%。采用FTIR、SEM和XRD进行测试,讨论了棉秆皮纤维的化学结构、微观表面形态及纤维素结构的变化,为棉秆皮纤维的染色与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