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DA201-CⅢ 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邻苯二胺废水进行吸附和脱附处理。结果表明,在吸附流速为2BV/h(BV为树脂床体积),吸附温度为25℃,废水初始pH 值为13的优化条件下,单柱吸附能力为12BV,邻苯二胺脱除率大于98.8%;采用工业乙醇在60℃,以1BV/h的流速脱附吸附饱和的大孔树脂,当脱附剂体积为3BV时,邻苯二胺脱附率可达99.5%;在最佳吸附和脱附条件下,连续进行15次动态吸附-脱附实验,邻苯二胺吸附率为98.8% ~99.8%,脱附率为99.1% ~99.8%。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D151大孔树脂对炼油废水中苯胺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25 ℃、pH值为8 10、吸附时间为35 min的条件下,D151树脂对模拟废水中苯胺的吸附率可达86.6%;用4%盐酸作为解吸剂,解吸率可达85.7%;用D151大孔树脂吸附去除炼油厂废水中的苯胺,对未经污水处理厂直接排放的废水中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对炼油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中苯胺的去除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3.
乳化含油废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乳化含油废水的特点,提出了旋分、破乳、过滤、聚结吸附相结合的工艺,并对工艺各级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聚结吸附材料及最佳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可以很好地处理乳化含油废水,油的去除率大于90%,悬浮物的去除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4.
采油废水的有机构成及其COD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辽河、绥中某油田采油废水的有机组成,并结合炼油厂工艺废水的有机构成,分析了采油废水的主要特点,探讨了采油废水COD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采油废水中主要含有酚、醛、酮、醇、酯、酸、含氮化合物、烷烃、卤代烃等;其有机物的碳原子数分布相对于炼油废水要宽一些,有机物的碳数变化更为复杂,而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00-140之间,并占其总有机组成的70%-90%。由于采油废水的有机组份中含生物难降解的成分多,采用生化技术处理采油废水将面临如何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高效优势菌群的培养与驯化问题。对于这种难生物降解的废水,化学混凝、吸附臭氧化等方法处理COD是较为有效的。采用化学混凝-气浮-吸附臭氧氧化-过滤工艺处理绥中某油田采油废水,其COD可由628.1mg/L降到150mg/L以下。  相似文献   

5.
油气井酸化作业废水治理技术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辉  刘斌 《油田化学》1993,10(4):367-369
对川中矿区油气井酸化作业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室内研究,重点在降低COD值。提出了中和-混凝-氧化-吸附工艺。酸化废水经处理后CODcr值降低90%以上,达到或接近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pH和悬浮物值完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A/O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研究3^#污水处理场在实际运行中,高浓度含酚废水中挥发酚、苯等污染物浓度对活性污泥生物机理的影响和处理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控制条件下,高浓度含酚废水经A/O法生物处理后,挥发酚的去除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7.
用吸附法脱除环氧乙烷生产中的Ar、CO_2并回收乙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环氧乙烷生产中的含乙烯排空气的处理,在试验了数种吸附剂的基础上,筛选了活性炭吸附剂。它对乙烯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并能有效地脱除氩气,及部分CO2。经条件试验表明,该吸附剂对乙烯的回收率>90%,Ar的脱除率>89%,CO2的脱除率>21%。且过程简单、经济,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光化学混凝法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不饱和聚酯生产所排放废水进行了处理,废水在光化学反应箱中停留时间为30min,温度40~45℃。COD为4.377g/L的DOP废水在酸性条件(pH=3)下处理后,COD去除率为73.5%。COD为329.512g/L的不饱和聚酯废水先在150~160℃进行蒸馏,回收部分树脂残液(占原水体积分数的22%),然后再用光化学混凝法进行处理,COD去除率为91.9%。  相似文献   

9.
树脂法去除环丁砜中对苯二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季铵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环丁砜中的对苯二酚,酚去除率达98%以上,除酚后环丁砜颜色明显改观,再经脱水处理,含冰量<0.2%。  相似文献   

10.
在循环-吸附分离反应器中对甲烷氧化偶联制C2烃类反应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循环比、CH4/O2比、甲烷空速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用循环-吸附分离反应工艺,可同时提高OCM反应的CH4转化率和C2选择性,解决C2收率低的问题。在掺杂的CaTiO3催化剂体系上,通过循环-吸附分离反应,CH4转化率、C2选择性和收率分别高达64.3%、85.4%和55%。  相似文献   

11.
新型固定生物床处理炼油厂含酚污水工业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减少炼油厂含酚污水的污染,从生活污泥中培育出噬酚菌,以生物陶粒作为填料,用新型固定生物床对含酚污水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含酚污水COD小于500mg/L,酚浓度小于130 mg/L的条件下,含酚污水仅需经过2~3 h的处理,就可使酚的降解率大于85%,COD的降解率大于60%,出水酚浓度小于20 mg/L,COD小于200mg/L.  相似文献   

12.
在常温常压下对臭氧氧化降解水中苯酚的效能、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初始pH值为11和反应时间为40 min时,臭氧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苯酚从100 mg/L降至0.35 mg/L,降解率达到99.65%;且自来水本底比去离子水本底更有利于水中苯酚的臭氧氧化降解。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臭氧对苯酚的降解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其相关系数R2=0.9929,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1.06×10-3 s-1。实验还发现,苯酚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随着臭氧投加量(4.25~8.50 mg/min)的增加而增大,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达到最大值1.06×10-3 s-1;随着苯酚初始质量浓度(100~250 mg/L)的增大,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1.06×10-3 s-1下降到0.39×10-3 s-1;随着溶液初始pH值(5~11)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2×10-3 s-1增加到1.06×10-3 s-1。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与臭氧投加量和溶液初始pH值成正相关性,与苯酚初始质量浓度成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油田对含油污水的处理主要采用自然沉降、混凝沉降、过滤、气浮等常规的物理、化学方法。河南油田对难以用常规处理方法的含聚含硫采油污水进行研究试验,最终采用生物膜水解酸化一生物膜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对双河联合站多余的含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该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中的石油类、硫化物和挥发酚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6.5%,99.7%和83.3%,对COD的去除率为75%。外排污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对其他油田污水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膨润土复合吸附剂处理苯酚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粉煤灰和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粉煤灰-膨润土复合吸附剂。研究了该复合吸附剂对有机废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25℃的酸性环境中,废水初始浓度50mg/L时,复合吸附剂用量为6g/L,吸附时间1.5h,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120 kt/a苯酚丙酮装置每年检修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检修污水,因检修污水中苯酚等有机物含量较高,所以检修污水的处理时间较长且处理成本较高。利用含酚废水萃取系统处理检修污水既回收了苯酚,又降低了处理费用,检修污水中的苯酚含量由3 400~3 717 mg/L降到100 mg/L以下,化学需氧量低于3 400 mg/L。  相似文献   

16.
含酚废水毒性强,易污染环境且不容易处理。通过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苯酚模拟水,考察臭氧投加量、初始pH、膜通量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反应动力学以及机理。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55 mg/min、初始pH为10.02、膜通量为75L/(m2?h)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时,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去除苯酚的效果最好,反应时间为45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100%;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TBA(叔丁醇,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的对照实验证明,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基本上遵循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17.
含酚废水毒性强,易污染环境且不容易处理。通过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苯酚模拟水,考察臭氧投加量、初始pH、膜通量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反应动力学以及机理。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55 mg/min、初始pH为10.02、膜通量为75L/(m2?h)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时,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去除苯酚的效果最好,反应时间为45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100%;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遵循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TBA(叔丁醇,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的对照实验证明,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基本上遵循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18.
碱性污水生物催化氧化预处理工业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生物催化氧化预处理新工艺对炼油厂的碱性污水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二级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工艺比单级氧化反应工艺效果好.当炼油厂碱性污水CODcr为500~4 500mg/L,硫化物为94~800mg/L,挥发酚为70~800mg/L时,采用二级生物催化氧化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HRT=3~6 h,曝气量为16 m3/h条件下,碱性污水的硫化物去除率平均可达95%以上,出水中硫化物浓度仅为3 mg/L左右,CODcr、酚和油的去除率均达60%以上,达到了预处理目的.工业试验为工艺设计和工业运行提供了有关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9.
双频超声波/过氧化氢工艺降解废水中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德明  金宁人  汪大翚 《石油化工》2005,34(11):1060-1063
采用双频超声波(US/US)、过氧化氢(H2O2)和US/US/H2O2工艺处理含苯酚废水,研究了不同工艺对苯酚降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US/US,H2O2,US/US/H2O23种工艺条件下,苯酚降解均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在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 g/L、溶液初始pH为5.0、反应液体积1L、H2O2用量250m g、温度30℃、处理时间90m in的条件下,采用US/US,H2O2,US/US/H2O2工艺,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62.8%,15.4%,98.7%,苯酚降解的速率常数增强因子可达到4.481。推导出了简化的苯酚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以TiO2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处理低浓度苯酚模拟废水,并以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作为分析手段,考察了TiO2光催化剂浓度对苯酚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酚浓度为40mg/L时,TiO2光催化剂的最佳浓度为1.0g/L,此时苯酚去除率较高,达23.49%。同时对降解动力学的研究表明,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