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扼要阐述了磷脂的营养和疗效作用,并以此作为大豆磷脂疗效食品的依据,结合中国的饮食习俗,选用优质大豆磷脂为原料,辅以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研制出一种集滋补、营养和医疗功效于一体的磷脂营养液。  相似文献   

2.
大豆磷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豆磷脂资源丰富、原料价格低廉,但未被充分利用。本文叙述了三个问题,提高大豆浓缩磷脂质量的注意事项、大豆磷脂改性后HLB等的变化以及大豆磷脂在多种行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油脂》2016,(2):76-78
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不同形态大豆磷脂产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的含量,并通过对原料、工艺、储存期等因素的研究来确定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的变化规律。浓缩磷脂产品中LPC含量约为0.80%,大豆粉末磷脂中LPC含量为1.35%,大豆磷脂一次醇溶产品中LPC含量为2.87%,大豆磷脂二次醇溶产品中LPC含量为12.88%。在–20℃、避光储存条件下,各样品一年储存期内LPC含量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扼要阐述了历腊的营养和疗救什用,并以此作为大豆磷脂疗效食品的依据,结合中国的饮食习俗,选用优质大豆磷脂为原料,辅以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研制出一种集滋补、营养和医疗功效于一体的磷脂营养液。本文对营养液的配方组成、制备工艺、贮存稳定性和急毒性试验等做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5.
大豆磷脂的理化特性及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是一种理想的多用途天然原料,具有十分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并已在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大豆磷脂的理化特性、制备方法,简述了大豆磷脂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工业方面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药品大豆磷脂散的适应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品大豆磷脂散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大豆磷脂类药品新剂型,是上海金伴药业有限公司沿袭上海油脂一厂四十余年研发大豆磷脂药品历史,自主研发申报新品种。大豆磷脂散主要功效成份为大豆磷脂,由于磷脂是人体细胞膜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对人体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但作为药品,必须突出个性功能,经研究表明,大豆磷脂散适应症:可用于脂肪肝、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动脉粥样硬化、及神经衰弱等。  相似文献   

7.
大豆磷脂是精炼大豆油脱胶时的副产物。大豆磷脂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在医疗、保健药品中广泛使用。大豆磷脂具有乳化性、抗氧化、分散、膜保护、起冷、消泡等多种效用在食品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磷脂是精炼大豆油脱胶时的副产物。大豆磷脂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在医疗、保健药品中广泛使用。大豆磷脂具有乳化性、抗氧化、分散、膜保护、起冷、消泡等多种效用在食品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蒸馏单甘酯、大豆磷脂及抗坏血酸对全麦馒头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全麦馒头制作中蒸馏单甘酯、大豆磷脂及抗坏血酸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蒸馏单甘酯、大豆磷脂和抗坏血酸均可显著改善全麦馒头品质;以试验用全麦粉为原料,当蒸馏单甘酯、大豆磷脂和抗坏血酸添加量分别为5 g/kg、3 g/kg和80 mg/kg时,所制得全麦馒头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大豆溶血磷脂是原有大豆磷脂结构中失去一个脂肪酸基团的改性磷脂的统称,较大豆磷脂增强了亲水性和抗氧化性,被广泛地用于医药、食品和畜牧业。采用磷脂酶A1对大豆磷脂进行改性,以水解率和红外光谱检测其改性程度,以溶血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其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磷脂酶A1在60℃、40%大豆磷脂-水的体系中酶解大豆磷脂所制备的大豆溶血磷脂,纯化后为棕色、块状物质且无明显豆腥味;其水解率为101. 6%;大豆溶血磷脂中双键和酰胺键的吸收峰明显低于大豆磷脂;大豆溶血磷脂和大豆磷脂均有溶血现象,且二者在200μg/mL以下溶血率均低于5%,视为生物安全;大豆溶血磷脂在20μg/mL、大豆磷脂在50μg/mL以下时,Caco-2细胞的存活率均高于80%。综上,采用磷脂酶A1制备的大豆溶血磷脂,在一定质量浓度下使用,具备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豆磷脂系列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豆磷脂制品是植物油厂油脂加工过程中的水化脱胶的油脚经提纯后而得到的产品,由于大豆磷脂理化特性而决定其应用的领域极为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大豆磷脂制品的工艺、产品质量、工艺指标等。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酶法制油得到的大豆水解液为原料制备豆粉,研究添加改性大豆磷脂对豆粉结构(粒度和比表面积、扫描电镜结构、粒径分布、光学显微镜变化)、理化(分散性、润湿性、沉淀系数、堆积密度、干物质溶解指数(dry matter solubility index,DSI)、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改性大豆磷脂的质量分数为0.6%时,豆粉颗粒平均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微观结构颗粒较小且有干瘪状颗粒,溶液粒径分布较均一,液滴分散均匀且溶液稳定,这表明添加改性大豆磷脂可以显著影响豆粉的结构特性;添加0.6%改性大豆磷脂的豆粉与未添加改性大豆磷脂的豆粉相比,润湿时间和分散时间分别减少了24.5 s和30 s,沉淀系数减小了0.008,堆积密度减小了0.16 g/mL,DSI提高了12.87%,这表明添加0.6%的改性大豆磷脂显著改善了豆粉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为生物酶法水解液的开发利用和改性大豆磷脂在豆粉行业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粉状大豆磷脂的贮藏及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以植物油厂副产品——浓缩磷脂为原料生产的粉状大豆磷脂在一定条件下的贮藏性能及其成分变化情况.贮藏性能以过氧化值、酸价为示踪指标,考察了在常温、夏温、低温、见光、避光、充氮、非充氮以及白玻璃瓶、棕色瓶、塑料袋包装形式下的变化情况。从实验结果看,光线对粉状大豆磷脂的贮藏性能影响最大,温度次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在一定环境中的稳定性。方法将大豆磷脂与不同物料混合,考察配方配伍实验、不同p H值、不同温度对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PC)的稳定性。结果磷脂酰胆碱在大豆磷脂、基质油、抗氧化剂、甘油、明胶、焦糖色等混合中,其含量较稳定无多大变化。在p H4.5~8.5环境中PC含量相对稳定。大豆磷脂在温度≤47℃氮气保护环境下保温40 h,其PC含量相对稳定。结论在一定的环境中,配方配伍、pH值、温度对磷脂酰胆碱稳定性无多大影响。但大豆磷脂遇水后PC含量快速下降,故在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大豆磷脂要避免与水接触或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在保温或贮存过程建议温度不高于50℃。  相似文献   

15.
浓缩大豆磷脂的溶剂分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谷克仁 《中国油脂》2002,27(1):31-33
浓缩大豆磷脂为磷脂混合物,并含有中性脂、糖酯、碳水化合物及非磷酯等物质。为了提高磷脂产品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试验以浓度大豆磷脂为原料,使用乙醇作溶剂,制备富磷胆酰胆碱产品,最佳工艺条件是:35℃,90%乙醇、萃取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6.
大豆磷脂是由卵磷脂、脑磷脂等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当今人们把大豆磷脂作为维持、保护和延长寿命的营养物质。美国人称大豆磷脂为“近五十年来所开发的最重要的营养补助品”。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磷脂被称为真正的“脑黄金”。  相似文献   

17.
大豆磷脂的酶改性是目前各类改性方法中的研究热点,论述了磷脂酶A1、A2、B、C、D,脂肪酶,神经磷脂酶的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大豆磷脂改性中的应用。本文认为,酶改性是今后大豆磷脂深加工的发展方向,如能提高酶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解决磷脂酶生产的一些问题,酶改性方法将会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志军  承海 《中国油脂》2008,33(3):64-65
简要介绍了大豆磷脂产品色泽的来源,揭示了大豆原料、加工过程以及杂质等影响磷脂产品色泽和透明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在大豆磷脂加工制取过程中,对大豆预处理、毛油制取、毛油水化脱胶、磷脂浓缩以及脱色等工序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豆磷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乳化剂,大豆磷脂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本综述了国内外磷脂研究的进展,包括磷脂的生产工艺、营养功能、工业用途和开发现状,最后还提出了大豆磷脂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世界上化工产品以原料划分为两类:石油化工产品和天然油脂化工产品。前者主要采用烯烃为原料;后者采用天然油脂为原料。两者都可以制成广泛的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产品。自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资源得到很大开发,石油化工产品发展很快,工业化程度高,产品多且齐全。然而,自1976年世界发生石油危机以来,由于世界石油总储存量逐年下降,石油价格暴涨,石油化工产品成本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又开始重视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油化产品,这是因为天然油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