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引言自从1800年赫胥尔(Harschel)发现红外线起,人们就注意到了红外线的热效应。1935年美国的格罗维尼(Groveny)首先取得将红外线用于加热和干燥的专利权,当时使用的辐射源是最强辐射波长为1μm的红外灯泡。随着红外基础理论和加热机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许多物质能够更好地吸收长波红外线(即远红外线),于是便不断地研制出新型的远红外辐射源。日本自1968年宣布研制远红外辐射材料成功以来,短短十几年,其远红外加热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热辐射红外线,特别是波长大于3μm的远红外线,仅仅消耗较少能量就能获得,同时,由于远红外线能被若干物质大量吸收并转化为物质的内能,使物质内部微粒(分子或原子团)的振动或转动加剧而自身发热。这个过程简称为“吸收辐射发热”原理。这个原理主要包含热辐射理论和辐射吸收理论。用远红外加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被加热物料温度上升很快,能量消耗少,同时用加热物体发射红外线的方法极为简单。因此,探讨远红外线对养护混凝土的价值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养护混凝土的实践已初步说明,如果较好地利用红外线的特性,这里指  相似文献   

3.
远红外辐射涂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加热和干燥工序是许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热能通常以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途径进行传递。由于辐射传热一般较快,加之许多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含水物质对火于3微米波长的红外线(俗称远红外线,下同)的吸收比较强烈,因而采用远红外辐射加  相似文献   

4.
五、木材表里传热机理本章着重阐明由热辐射源发射的主辐射波长为3—15微米的红外线加热木材其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对较厚木材,在加热升温期间,其内部的温度始终是低于它边缘的温度。 1.基本关系在“红外线对木材的穿透深度”一章中,曾较详细地论述了当远红外线进入木材后,其辐射能量与进入深度的关系服从布格尔一兰柏(Bouguer-Lambert)定律,此外,文中还指出木材对远红外线的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5.
考虑卫星本体表面包覆绝热材料的实际物理状态,根据数值传热学和有限容积法建立了目标表面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对在轨飞行卫星的瞬态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考虑涂层表面自身辐射及空间轨道外热流等因素,建立了卫星多光谱辐射亮度的计算模型,计算了涂层表面在0.38~0.76μm、3~5 μm和8~14μm波段的瞬态辐射亮度.分析了涂层参数(太阳短波吸收率、红外发射率)对瞬态温度和波段辐射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涂层温度同α/ε成正比,卫星的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远红外波段,以及不能同时减小卫星在可见光和远红外波段的辐射能量.  相似文献   

6.
考虑卫星本体表面包覆绝热材料的实际物理状态,根据数值传热学和有限容积法建立了目标表面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对在轨飞行卫星的瞬态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考虑涂层表面自身辐射及空间轨道外热流等因素,建立了卫星多光谱有效辐射亮度的计算模型,计算了涂层表面在0.38~0.76μm、3~5μm和8~14μm波段的瞬态有效辐射亮度.分析了涂层参数(太阳短波吸收率α红外发射率ε)对瞬态温度和波段辐射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涂层温度同αε比值成正比,卫星的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远红外波段,以及不能同时减小卫星在可见光和远红外波段的辐射能量.  相似文献   

7.
远红外加热技术推广以来,始终存在着学术上的争论,其焦点有两个:远红外技术有无节电效果?涂料有无节电效果。两方都承认,远红外技术原理是成立的,具有节电作用。即加热物吸收和元件辐射其光谱相匹配时,加热效率最高,从而实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本文从实验出发,对远红外封闭干燥窑(简称红外窑)干燥木材的机理作初步探讨。着重从红外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来阐明加热和干燥原理。全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一、前言;二、窑内的对流和辐射换热;三、红外线对木材的穿透深度;四、干燥木材的吸收理论;五、木材表里传热机理;六、前景。还须说明,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的热辐射器最高温度达150℃—200℃,主辐射波长在3—15微米内。如果将应用波段扩展到波长更长的红外区,比如接近微波,或采用红外激射器这种高强度的远红外辐射源,则本文中有的结论可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远红外辐射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波  王宪明 《红外技术》2003,25(6):86-86
当前用于加热目的的远红外辐射材料 (辐射体或涂料 ) ,主要是SiC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硼化物和硒化物等构成 ,由于这些材料存在极强的极性振动 ,在远红外光谱区表现为极强的振动吸收峰 (带 ) ,因此决定了远红外辐射材料的高辐射特性。人体是一个天然的辐射源 ,人体的红外吸收受  相似文献   

10.
几种红外辐射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研制高温型涂料(HKP-84)和低温型涂料(DKP-85)的工艺过程、涂层较稳定的辐射特性以及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通过试验证明,使用远红外加热必须根据被加热物体所需要的温度、吸收辐射的波长来选择涂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713厂研制和生产的陶瓷基体,直热式远红外福射加热元件,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先进节能新技术——远红外辐射加热的优质元件。它具有优良的红外福射特性和独特的电热机制,全法向发射率高达0.9以上,电一热转换效率为78%左右,一般可节电30%,如果光谱匹配得当,还可取得更  相似文献   

12.
题目名称期数页数题目名称期数页数 综述铅盆探测器1红外成象和遥感技术新趋势2英国发展热成象技术的途径2掩CdTe:迅速发展的军用材料2红外热成象啼福汞多元探测器发展现状及我们的对策3热传感仪器4红外光纤发展概况5西方国家热成象术的发展概况4西方国家热成象技术的发展概况(续)5的红外寻的头红外加热讨论,.丹」,翻2nUS比U工勺一b一b远红外干操木材与“正热源”红外技术在酿酒工业上的新应用略谈电热远红外木材烘烤炉设计‘户的几个间题远红外食品烤炉电热元件表面温度与辐射特性的选择用远红外技术供烤玻璃器皿烤花国内红外加热元件生…  相似文献   

13.
梁仲华 《家庭电子》2001,(12):17-17
目前市场上电暖器种类繁多、款式多样并且各具特点,现介绍几种颇受欢迎的电暖器及其种类、特点和选购方法,供读者参考。一、电暖器的种类与特点1.远红外式电暖器主要有台式、立式和壁挂式三种,采用远红外加热技术来达到取暖的目的。其电热丝装在石英管内,电热管安装在金属网栅与反射板的中间,发出远红外光线向外辐射热量。该类电暖器的特点主要有热反应灵敏,加热速度快,热量集中,适用范围广和价格便宜等。大多数型号设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常温远红外陶瓷材料在节油降耗方面的应用。在常用燃油对远红外线选择性吸收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常温远红外陶瓷制品的特定辐射及制造工艺。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降低油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简介了三种适用于自行车涂装工艺中的远红外加热元件,指出由远红外加热元件所组成的固化烘道是一种辐射、传导和对流的耦合加热方式。综合分析了这类烘道在实际使用中的烘温曲线,并得出结论:对氨基醇酸漆而言,合理布置SHQ石英管和优质碳化硅板,就能得到理想的固化烘道,其烘温曲线为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6.
图1所示为一种新型的红外加热元件——3SK-2红外辐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元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并通过鉴定,由江苏省靖江县远红外元件厂生产供应市场。该元件有希望成为替换碳化硅元件的较为理想的元件之一。现将本产品的主要性能和优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论红外加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加热与干燥是利用热物体源(通常使用各种红外加热器)所发射出来的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干燥的物料上,并且被吸收后转换成热能,从而达到加热与干燥目的的一门技术。由于它具有耗电少、加热干燥物料的速度快和质量好、以及较易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等优点,已在国内外被作为一门节能技术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国务院1978年第42号文件将它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在美国,有人把红外加热列为120种节能措施中的第3种;日本于1978年制订了有关节能工作的月光计划,陶瓷材料的红外辐射节能技术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列入。几年来推广应用这门技术的实践表明,它已为国家节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前些日子,曾有少数人议论,指责红外加热干燥技术中出现的弊病,甚至提出要赶快限制远红外加热技术的推广。本文仅就此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丙烯酸罩光漆的红外吸收光谱及石英板辐射器的热像图数据 ,确定该两物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属选择性辐射、吸收、换热 ,据此计算了中波段 (2~ 4 μm)及长波段 (4~ 9μm)的丙烯酸罩光漆的吸收热量 ,计算结果表明前者的换量为后者的 6 .7(330 7.8/ 4 95)倍。辐射器与被烤工件间的距离对辐射换热影响很大。距离加大 10倍 ,换热减少 8倍 ,该计算与分析为漆膜的强化干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海上(海空)目标红外辐射特性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温度零度都辐射红外线。温度不同,辐射强度也不同。其所对应的最大辐射值波长也不同,热成象仪正是根据目标与背景的热对比度(即目标辐射红外线强度与背景辐射红外线强度之差)来发现目标。对于海军应用热象仪来说,所要研究的目标主要是海上目标,海空目标。通过对目标特性的分析,才能确定研制和利用何种波段的热成象仪为最妥。1.海上目标辐射特性海上目标这里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水面舰艇。海上航行的各种舰艇都是红外辐射源。尤其是发动机的烟筒是一个强烈的辐射源。烟筒的喷口近于绝对黑体辐射,通常平均温度达  相似文献   

20.
磷烟的远红外遮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Mie理论,计算了磷烟在7.6~12.8μm波段各波长下的消光因子Q_(ex)、散射效率因子Q_(sc)和吸收效率因子Q_(ab),并用遥光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量了磷烟在相应波段的消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磷烟对远红外辐射具有一定的遮蔽效果,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