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攀钢大方坯连铸机投产初期引进的轻压下装备技术冶金效果不明显、重轨钢铸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等内部缺陷较严重的问题,开展了优化重轨钢连铸轻压下工艺的现场试验,对比研究了轻压下工艺对重轨钢铸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等内部质量的影响,建立了适应重轨钢要求的动态轻压下工艺技术.生产实践表明,重轨钢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提高,铸坯中心疏松评级≤1.0级的比例由28.41%增至99.91%,中心偏析评级≤1.0级的比例由40.91%增至100%,中心缩孔≤1.0级的比例由92.05%增至100%,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由1.17降至1.05,连铸坯轧制的重轨的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完全满足350 km/h高速轨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武钢生产重轨钢初期,连铸二冷系统和轻压下工艺参数不合理,铸坯存在部分内裂纹、中心疏松严重、重轨探伤合格率低等问题,开展了优化二冷配水和轻压下的试验。通过工艺优化使重轨钢铸坯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铸坯内裂纹消失、疏松I级率从之前的89.64%上升至99.51%,铸坯生产的重轨探伤合格率由85%左右上升至98.3%。 相似文献
3.
4.
5.
针对攀钢大方坯连铸机投产初期重轨钢连铸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等内部缺陷较严重的问题,研究应用了提高重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的控制技术,包括凝固末端动态轻压下、结晶器电磁搅拌、二冷动态控制、连铸拉速与钢水温度优化控制等核心工艺技术.生产实践表明,重轨钢连铸坯综合合格率达到99.97%,铸坯中心疏松≤1.0级,中心偏析≤1.0级,中心缩孔≤1.0级,中心裂纹≤0.5级,中间裂纹≤0.5级,角部内裂≤0.5级,中心碳偏析指数≤1.05,由连铸坯轧成重轨的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满足时速350 km高速铁路用钢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8.
近日,攀钢于国内率先在重轨钢大方坯连铸生产中成功应用了动态轻压下技术,标志着攀钢重轨钢大方坯连铸工艺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动态轻压下技术(轻压下区域铸坯固相率40%~96%,总压下量8.3~12.5mm)在邢台钢铁公司285 mm×325 mm连铸机生产GCr15轴承钢连铸坯的应用。结果表明,当钢水过热度20~30℃,拉速0.65~0.75m/min,实施动态轻压下后,中心疏松评级≤1.5级和中心缩孔0~1.5级的比例分别由未压下的49.45%和63.74%增加到了85.0%和87.5%;碳偏析值范围由未压下的0.875~1.390变为0.872~1.086;中心偏析和V型偏析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12.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 To investigate the closure behavior of internal porosity (also referred to as internal void) in continuous casting bloom during heavy reduction (HR) and... 相似文献
13.
轻压下技术在高碳钢方坯连铸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中钢、韩国浦项等5家钢厂在高碳钢方坯连铸中采用轻压技术之后,铸坯中碳和其它元素的中心偏析程度明显降低,缩孔和中心疏松缺陷也大大减少。从这些厂家的应用效果还可以看出,普通的轻压下技术,即机械轻压下技术用于小方坯连铸似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热轻压下技术则为小方坯连铸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方坯连铸机投产初期重轨钢连铸电磁搅拌冶金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开展了优化重轨钢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参数的现场试验,对比研究了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对重轨钢铸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等轴晶率等内部质量的影响,制定了满足攀钢重轨钢连铸工艺要求的电磁搅拌工艺制度.生产应用表明,重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提高,铸坯中心区等轴晶率由18.8%增至36.2%,中心疏松≤1.5级,中心偏析≤1.0级,中心缩孔≤1.0级,中心碳偏析指数≤1.05,连铸坯轧成重轨的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能够满足350 km/h高速铁路用钢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介绍了对八钢四号板坯连铸机轻压下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使其除具备了全程动态轻压下功能外,并成功实现了生产过程中根据拉速、温度、钢种等变化随机调整压下位置降低改判率的上业化应用。生产实践表明:优化升级后在低拉速、开停机等情况下得到实现,整个压下过程平稳顺利,辊缝控制精度良好,实施轻压下时铸坯无内部裂纹生成。铸坯内部质量得以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