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里木油田轮古7 井区油藏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为了研究该储层在开采过程中的伤害因 素,在了解其岩石性质及矿物成分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分析了轮古7 井区三叠系油 藏储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高岭石含量高的中-高孔、中-高渗油藏不一定存在速敏损害;由长石溶蚀 改造而产出并局限于长石颗粒铸模内的高岭石引发的储层潜在速敏损害较小,碱敏损害较大;呈包膜形 式产出并以石英为主的碎屑颗粒表面的伊利石对储层潜在速敏损害较小;呈片状以孔隙充式填产出的伊/ 蒙混层主要引发水敏效应。另外,轮古7 井区三叠系油藏还具有中等偏强碱敏、中等水敏、中等偏弱酸敏 和无速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依南构造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及伤害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南构造气藏属于低压低渗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及潜在伤害因素对气井产能影响很大。通过实际岩心分析测试和敏感性评价实验,对依南构造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和伤害因素做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依南构造气藏属于碎屑岩、中孔-小孔-微孔、中-低渗、中-细短喉道储层,储层岩石含有泥质、铁泥质杂基、蒙脱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高岭石绿泥石、碳酸盐和其它填隙物。该气藏属于强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的气藏。固相颗粒和液相沿I、Ⅱ类储层的粗大喉道和微裂缝形成的深层侵入、水锁、水敏是伤害的主要因素。Ⅲ、Ⅳ类储层存在强的应力敏感,使水锁、水敏伤害更加严重。储层保护的关键技术是在钻井、压裂、开采过程中防止固相颗粒和液相的侵入,并合理控制入井流体的矿化度和酸碱度。  相似文献   

3.
下寺湾油田长82油藏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储层致密,属于特低孔-超低渗级别油藏,容易造成储层伤害。在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对长82储层16块岩石样品进行敏感性室内评价试验,得出敏感性伤害程度;并结合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黏土矿物分析和高压压汞等方法,分析了长82储层的伤害机理。结果表明长82储层具有中等速敏、弱水敏、弱碱敏和强酸敏的特征。研究结果为超前注水和酸化压裂改造等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殊的地质特征和较强的敏感性,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对造成储层一定程度的伤害,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从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入手,通过岩心敏感性流动实验,研究了储层潜在伤害因素、伤害机理及伤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强速敏、强水敏及盐敏、强压敏、弱-中强碱敏以及无酸敏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克依构造带气藏储层特征及伤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依构造带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储气构造。由于对储层特征及储层潜在伤害的因素认识不足,导致工艺措施不当对储层造成伤害,从而影响气井产能。通过岩心分析测试和室内试验评价,对克依构造带储层特征作了分析研究,并对储层潜在伤害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储层保护措施。研究表明,克依构造带气藏储层属于碎屑岩、中—小孔—微孔、中—低渗、中—细短喉道,具有强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的气藏。对于不同区块、不同层位的储层应采取不同的储层保护措施。对于克拉苏区块巴什基奇克组应防止固相颗粒侵入、液相侵入和各种敏感性伤害;对于大北、吐北和吐孜区块的浅层气藏应注意各种敏感性伤害、水锁和固相颗粒及液相的侵入;对于依奇克里克构造带阳霞组和阿合组主要应防止储层的水锁伤害和自吸水,同时注意各种敏感性伤害,储层段如果发育各种成因的裂缝,在高比重泥浆条件下要防止压裂式井漏。  相似文献   

6.
东河CⅢ~1岩性段低渗透砂岩储层注水伤害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研究了东河CⅢ~1储层注水开发中的潜在伤害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其潜在伤害因素较多、复杂。储层岩石表现出的弱速敏、中等偏强水敏的伤害特征;在清污混注过程中,注入水机械杂质粒径超标、粘土膨胀运移、无机盐结垢等因素是储层欠注的主要因素;1岩性段储层岩石表现出亲油性,克服毛管阻力所需的注水压力较高,也是储层欠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晓莉  杨柳 《钻采工艺》2005,28(4):100-101
陇东长8油藏为特低渗砂岩岩性油藏,储层岩石中粘土矿物含量较高,主要为绿泥石,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溶孔、晶问孔和微孔。储层潜在损害因素分析主要为无机结垢和粘土矿物的敏感性伤害。实验结果表明,储层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不好,中等偏弱水敏,中等偏弱盐敏,这些为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陕北下寺湾长6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伤害是油气田开发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在油气田生产任何一个环节均可产生,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和高效开发。延长油矿下寺湾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低孔特低渗油田,其主力开发层长6油层孔隙度低,渗透性差,敏感性矿物含量较高,很有必要对该油田的长6储层进行储层伤害特点分析。文中通过对下寺湾长6油层组储层岩石进行敏感性室内评价实验,得出敏感性伤害程度,并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特征,分析了长6油层的伤害机理。敏感性室内评价实验表明,下寺湾长6储层具有中偏弱速敏、中等水敏、强酸敏和弱碱敏的特征。因此,储层在进行压裂等增产措施后,应及时强烈返排,尽量减少水的滞留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乌石凹陷低渗强水敏储层水敏伤害机理认识不清制约注入水源选择的问题,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全岩分析等手段详细研究储层特征,由于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并不高,且膨胀性黏土矿物含量相对较少,因此,乌石凹陷低渗储层水敏伤害机理不同于常规储层水敏伤害机理。分析认为储层水敏伤害机理主要为在内表面水化过程基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渗透水化过程,即微观"速敏"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储层配伍性实验和黏土膨胀抑制实验,评价注入水与地层水结垢和水驱油过程中黏土矿物膨胀、分散、运移对储层伤害的影响,指导油田注入水源优选,降低储层伤害风险。  相似文献   

10.
红河油田长8油藏具有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特点,储层孔喉细小,天然微裂缝发育,入井液易污染储层。裂缝发育区主要在断层带附近分布。红河油田长8油藏水平井在钻井、完井、压裂过程中,带入许多外来流体,外来流体通过断缝系统侵入储层易产生水锁伤害、粘土膨胀与运移伤害、沉淀堵塞伤害、压裂残渣伤害以及微裂缝发育引起压裂液大量滤失导致砂堵等多种伤害。通过对储层地质特征认识,储层伤害机理及因素分析,从而确定红河油田长8油藏伤害主要以水锁伤害为主。并提出抑制和解除水锁伤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