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兆祥  李春城  朱春生 《黄金》2005,26(6):17-21
大架金矿床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金矿田南部溜河地区,属蚀变岩型金矿床。受六批叶NW向韧脆性剪切带及后期脆性构造控制,与印支期岩浆活动及脉岩有时空成因联系;具有矿体多、矿化均匀、厚度较稳定和埋藏浅等特点。该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及地质特征在吉南地区有一定代表性,并突破了“太古宙高级变质区内无大矿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林河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好均 《黄金》2004,25(7):11-14
在简要介绍西林河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与金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区太古宙韧性剪切带与元古宙劈理带的地质特征,探讨了两种构造对金矿的控矿规律,并指出西部构造带具有良好的金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3.
二道沟金矿床位于夹皮沟金矿区南部,夹皮沟本区金矿床西南侧。矿体产于夹皮沟群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中,以石英脉型矿体为特征,两侧和深部见有细网脉浸染型矿化。研究认为,二道沟金矿成矿与夹皮沟群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钾质花岗岩密切相关;北北西向矿化蚀变韧性剪切带为主要控矿构造;绿泥石化、黄铁绢英岩化为蚀变标志。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Au与S、Bi、Ag、Cu、Pb、Zn、Hg、Sb、Te、Mo等成矿元素构成稳定组合,可作为找金的指示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4.
吉林六批叶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儦  杨桐国  张继武 《黄金》2004,25(12):14-17
六批叶沟金矿床位于夹皮沟金矿南部的三道溜河,是产在太古宙高级变质区的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金矿床。通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具体分析,指出该矿床属大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主成矿期是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5.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清  祁玉海 《黄金》2008,29(2):14-18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是一个以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为主体,主要的金矿床集中产出于该带内.文章在总结该金矿集中区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床产出规律的基础上,对集中区内科学地进行成矿预测,并指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龙水地区位于贺县东部.是一个矿床类型多、矿化分带明显、储量规模大的重要地区.深入研究该区成矿特点,应用已有规律,不仅对该区扩大金矿资源具有实际意义,对类似地区的金矿勘察工作也具有指导意义.一、地质背景龙水地区位于大瑶山隆起与海洋山凸褶束的分界线附近,南岭纬向构造带与湘南经向构造带末端的交汇部位.属大瑶山金矿带北东端.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礼(县)岷(县)金矿带地处西秦岭复杂构造带东段,是除西(西和县)成(县)铅锌矿带以外该地区最为重要的勘采活动区。根据已有资料不完全统计,沿金矿带已发现金矿床(点)多达数十余处。本区金矿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关系密切,金矿带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具带状延伸,金矿化有分段集中、成群产出的特点。从礼岷金矿带东段金地质成矿背景、成矿区带划分入手,分析金矿产出规律和金矿成矿的控制因素,提出礼岷金矿带东段金矿找矿方向,对该区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健  廖明伟  王晓明 《黄金》2008,29(5):12-17
通过对白崖沟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研究表明,金矿化分布于关子镇—元家坪区域韧性剪切带南部的李子园群木其滩组第三岩性段,严格受与之平行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赋存于近EW向韧脆性断裂中。该区具备中—大型金矿的有利成矿条件,近EW向断裂蚀变带及延伸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张亚超 《甘肃冶金》2023,(6):116-119
甘肃省玉门市金湾子金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大断裂与北西向中祁连山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相交汇的复合部位,该矿集区属于横跨不同成矿亚带的一个特殊金矿集区。通过地质勘查已发现10条金矿体。总结了金湾子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了该地区的找矿前景,认为该地区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较大,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10.
田林县八渡~高龙地区金矿床属桂西典型的微细粒金矿矿床,位于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带南部。通过对该区各典型的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分析,对该地区的成矿模式进行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跃东  张继武 《黄金》2016,(11):18-22
夹皮沟金矿带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吉黑造山带结合部的台区边缘构造活动带上,区内金矿床主要产在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和哑铃状钾质花岗岩之间的断裂带中。根据近几年在夹皮沟区域的勘查工作成果,以新探获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带)为研究对象,认为区内发现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带)多与区域韧性剪切带上下盘边界平行,且与含有硅化、绢云母化的绢英岩密切相关,金矿化主要受晚期脆-韧性剪切作用控制,并对未来的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Analyse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in gold-bearing quartz vein, granite and altered wall-rock (amphibolite) collected from Jiapigou gold belt in Southeast Jilin Province were conduct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spectrometry (ICP-MS). The results in- dicated that the Jiapigou gold belt underwent two period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the earlier mineraliz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intrusion of Neoarchaean kaligranite, where the REE of earlier gold-bearing quartz veins and Neoarchaean kaligranites were typically featured by lower concentration and positive Eu anomaly; the later mineraliz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intrusion of the Yanshanian granite in Mesozoic, where the REE of later gold-bearing quartz veins and Yanshanian granites were typically featur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and negative Eu anomaly. However, 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s of the earlier and of the later gold mineralization periods were analogous, metallogenic materials were heterogenous with metallogenic fluids which mainly originated from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s, mixed with metamorphic fluids; the metallogenic materials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altered wall rock.  相似文献   

13.
上黑龙江盆地西段大地构造演化与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大兴安岭弧盆系上黑龙江盆地的西段,从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和地球动力学属性分析,本区应为著名的蒙古—鄂霍茨克巨型近EW向构造—岩金成矿带的一部分,成矿构造地质环境、成矿特征与俄方毗邻地区基本一致,俄方从20世纪初至今,已在该带上发现了10多个大型—超大型岩金矿,均产于蒙古—鄂霍茨克推覆构造带内的中生代沉积盆地边缘或盆缘基底中。我国从90年代开始相继在上黑龙江盆地西段也发现了砂宝斯大型金矿床、老沟西和三十二站中型金矿床,说明该成矿带大地构造演化与金成矿关系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阎家疃金矿床位于胶东三大金成矿带中的牟平—乳山金成矿带,是鹊山岩体中受小规模SN、NNE向断裂控制的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硫化物石英脉型复合型金矿床。通过矿相学和电子探针分析,对阎家疃金矿床矿石金属矿物特征和金矿物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确定了金属矿物的共生组合及其生成顺序。发现金矿物大部分为粒径<0.074 mm的中细粒金,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包裹金次之。金矿物的成色高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的其他金矿床,且富含Bi,认为阎家疃金矿床成矿深度为中深部。在总结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区内金矿床成矿年龄来探讨矿床成因,初步认为早白垩世胶东地区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壳幔强烈相互作用,俯冲板片变质脱水形成大量成矿流体,活化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石中的金等成矿物质,含金流体沿金牛山断裂运移,在NNE和SN向断裂交会处,破碎程度高、孔隙度大的位置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嘎拉山地区金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兴蒙造山带东段NE向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燕山期铁、钨、银、金、钼、铜成矿带24号桥成矿亚带上,可划分为嘎拉山林场-北疆乡金银锌多金属成矿亚带、小兴安岭主脊-椿叶山金银铜多金属矿成矿亚带、河界山-伊兆山金银多金属成矿亚带,通过地球化学普查,圈定23处组合异常区, 5个成矿远景区,面积近44 km2,优选5个找矿靶区,显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已发现椿叶山、福草山、北宽河、真理山等金矿床(点),金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北宽河岩组、硅化、黄铁矿化与金关系密切。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将是嘎拉山一带今后一段时期内主攻矿种。  相似文献   

16.
刘智杰  宋丙剑 《甘肃冶金》2010,32(5):106-110
复兴村金矿床位于白山-老岭成矿带上,主要赋存于元古代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质大理岩中,矿体严格受NNE、NW向断裂构造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组成及组构,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对矿石S同位素分析和成矿温度、成矿时代研究表明,金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和岩浆岩,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同时,还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并进行了成矿预测,为在该区开展地质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十里长岭一带,处于额尔古纳—兴安成矿带之瓦拉里—北西里铁、金成矿亚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金及多金属矿床(点)多处,显示出较好的找矿远景。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不同,将研究区划分为富西里—瓦拉里金、银成矿带、陡岸山—凤凰山金、铜成矿带和十里长岭西铜、多金属成矿带3个成矿区(带),通过研究成矿区(带)上已知矿产的分布规律,总结和分析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进而指出各个成矿区(带)的找矿方向,为该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东川新山金矿受制于复杂的地貌条件和地质构造格局,地层层位及展布特征等存在疑问,尤其是对金矿床赋存层位及其控矿作用缺乏清晰认识。通过金矿带近矿围岩重要地段地质剖面及地质地球化学剖面、岩矿鉴定及测试分析等工作,认为新山金矿区金矿带内前人所认定的黑山组和落雪组实际上是平顶山组钙质板岩、粉砂质板岩、白云石化变砂岩和重结晶砂质灰岩。通过区域含矿层位对比、地层含矿性特征和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等研究论证了地层(包括层位和岩性组构)与金矿成矿的密切关系:平顶山组中上部及因民组下部层位是金矿化的主要赋矿层位,同时也是金矿床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新山金矿地层与成矿研究结果对该区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金友  刘于旺  高池兴 《黄金》2006,27(1):13-16
鲁西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岗-绿岩带分布区,金成矿与之关系密切。其中岳家庄-虎头崖构造杂岩带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泰山岩群花岗-绿岩带为金成矿主要矿源层,退变质带和燕山期岩体的边部为主要赋矿部位。金异常沿NW向构造展布,金矿化严格受构造控制。该构造杂岩带成矿条件良好,是金成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部主要金成矿带地质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额尔齐斯、达尔布特、卡拉麦里、吐拉苏-也里莫墩和康古尔塔格是新疆北部主要的金成矿带,前人对各成矿带的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地质特征之间的异同及原因分析较少。通过对各金成矿带的成矿环境、矿床类型及其典型金矿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成矿带中的金矿类型以及典型矿床的矿化类型、矿物组合、围岩蚀变和成矿流体特征等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普遍存在的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不仅是该区金矿的找矿方向,也可作为该区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