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明治维新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直接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为其服务。日本在历史发展中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政策等必然反映到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通常都把哈佛学院的建立看作是英属北美建立高等院校的肇始或美国高等教育史的开端。其实,早在哈佛学院建立的十多年前,英国人就已经尝试在弗吉尼亚殖民地建立一所高等院校亨利克学院。由于殖民政策的失误、印第安人的破坏以及客观环境的不足,这次努力被迫夭折,美国高等教育史著作大多对此语焉不详,研究者对此也避而不提。尽管如此,对这次尝试进行回顾仍是必要的。亨利克学院是英国在北美殖民地上高等教育政策和实践的起点,其生与死都与英国的殖民政策有着密切关系,对该事件的梳理和回顾,有助于反思殖民政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联和理解英属北美殖民地高等教育发展和学院建立的宗教、政治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美国高等教育沿革的阶段特征与历史分期》一文已对美国高等教育史的阶段性特征和分期依据做了初步的分析,但对于其中的标志性事件,尤其是联邦政府的政策文件何以能成为划分美国高等教育不同阶段标志的原因,则没有展开充分讨论。哈佛学院和《莫里尔法》《退伍军人权利法》《布什报告》都是建立在已有传统和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之上,并为下一个新阶段开创新的传统,美国高等教育史正是以这些标志性事件为契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将联邦政府重要政策文件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史分期标志并不意味着简单搬用美国史或美国政治史的分期,美国高等教育演变的三个阶段划分与美国国家的历史并不存在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在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异、同之处,而两国的私立高等教育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本文拟从选取立法政策、资助政策、管理政策和产权政策这四个方面。就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私立高等教育事业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浅显思考,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美国联邦政府资助高等教育,在促进高校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低效、不公平,助长受惠学生惰性,以及挑战大学自治等问题。其原因既在于社会环境和教育资助主导思想的变化,又在于联邦立法的不足、美国经济的起落变化,以及联邦政府管理不善等。面对此类问题,奥巴马政府加大了高等教育投入,实施了"直接贷款"制度,改革了"佩尔助学金"和"珀金斯贷款",并推行了"课税扣除"政策。奥巴马政府在危机中加大资助高等教育的政策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和研究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点,对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与功能的理解决定了高等教育政策分析与研究的不同性质、模式和结果。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从其表面形态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文本及其总和,从其实质内容来看是高等教育利益的分配与博弈,从其动态性质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评价的循环过程。其功能在于引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高等教育内外关系的协调,体现高等教育管理的转型,等等。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20世纪70年代发轫于田纳西州,90年代一度兴盛,2000年后其发展势头曾经一度受阻,最近几年再次引领美国高等教育政策风潮。从政策扩散理论视角考察其演进过程可以发现: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在时间维度上扩散趋势呈S型,在空间维度上邻近扩散和区域扩散效应明显,组织层级扩散中领导—跟进效应显著。绩效拨款政策扩散呈现四点启示:生命周期是内在原因,学习、竞争、强制和模仿是发生机制,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是动力机制,地方政府决策者是驱动主体。  相似文献   

8.
尽管代际传递对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的影响备受关注,但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问题尚未得到已有研究的充分挖掘。基于两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并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代际传递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农村居民中却呈现出特殊的"反再生产"特征,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居民更能培养出"凤凰男"。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相较于农村居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居民更能熏陶出"学二代",高等教育起点不平等的再生产路径得以形成。要降低代际传递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未来的政策设计需要提升农村居民参与高等教育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经费支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大学生奖助学金的投入并为其求职提供政策支持,从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来补偿起点不公平。此外,政府应推进"普惠型户籍改革",尽快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向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提出挑战,美国少数民族的权益开始得到广泛关注。作为印第安民族的高等教育机构,部落学院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建立起一系列发掘和利用当地自然、社会、文化等课程资源的有效机制。以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为研究工具,针对9所部落学院2018年至2020年的课程目录进行编码与分析,编码结果表明:在各级目标中,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都处于重要位置;部落学院在选择课程资源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部落学院在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利用过程中,地方自然资源利用注重可持续性;社会文化资源利用注重生活化。通过教师培训、课程整合、质量评估等形式,部落学院实现了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但是亦存在价值导向的偏差。我国民族高校应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以来,摇滚乐在美国产生之后,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中的一支——摇滚文化。随着摇滚文化的广泛传播,逐渐影响到高等教育领域,对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组织管理,对学生的服饰与外在符号表征,心理状态与精神状况,价值观念与生活状况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利用相关理论对高校摇滚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摇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事物,其出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必然有其合理性,起到"安全阀"的作用,逐渐缓和学生自身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对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高等教育具有直接管理权的州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机构及其组织设计对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美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及其权力边界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重点对美国州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政府机关中有关高等教育的主治机构或治理主体的考察及其组织设计的描述,归纳出了上述三类高等教育治理机构的主要权力清单。研究发现,美国州政府是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责任主体,其保留了监管大学尤其是公立大学的主要责任,其行使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具有多元、复杂、直接和广泛的特性。政府如何在高等教育治理机构的组织设计中设定符合国情的权力特性,从而使大学在公共利益的轨道上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记忆是文化共同体共享的记忆。文化记忆凭借其凝聚力确认和巩固人们的身份认同。作为"文明传承之所""文化记忆之场"的高等教育,对塑造人们的文化记忆、形成身份认同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从现实情况看,高等教育却在相当程度上存在"文化记忆"问题:"文化记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遭冲击;"文化记忆"在学术资本主义中被放逐;"文化记忆"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受挤压。解决高等教育中的"记忆"问题,强化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所共享的文化记忆,至少需要从提升文化自觉、推行通识教育、开展仪式活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在政策上对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特别是对毕业证书附件政策的回应--构建并实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毕业声明"."声明"旨在满足知识型劳动力的流动需求,推动学术和职业资质(文凭、学位、证书)认证的国际化与透明度.研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创新政策与理念,意在与世界学术同仁一起探讨博洛尼亚进程对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政策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是一个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经历了民国初期的革新与兴起、北洋军阀时期的发展与推进、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完善与定型,以及国民政府中后期的动荡与调整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后,逐步构建了完善、成熟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由此日趋呈现出高等教育政策基础的复杂与多元、高等政策体系的完善与清晰、高等教育政策内容的稳定与具体以及高等教育政策功能的实用性与政治化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市场化概念的若干理论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市场化是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的基本概念。由于这些新概念对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的认识、制度生成与政策制定,起着引领思维的作用,为了避免对这些新概念的本意望文生义,甚至曲生新意,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其内涵进行辨析与界定。  相似文献   

16.
<大学>之"大学之道",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高等教育宗旨,阐发了儒学的学习门径,近代以来屡屡成为教育救国者挞伐的对象,但其理念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效组成已广植于国民与社会的心理深处.并未随科举制度的废除而退出历史舞台.在现代高等教育的百年进程中,"大学之道"应时而变,历经了瓦解、浮沉、变异直至衰微的发展变迁.当前,"大学之道"随传统文化升温重新为人津津乐道,这种情况下尤其应警惕其负面价值观对中国现代大学精神构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以制定教育规划的方式谋划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普遍做法。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不同国家制定规划的过程不尽相同,颁布后的规划产生的历史作用亦不尽相同。研究基于美国加州1868年至2023年间颁布的系列教育规划,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历史—结构—行动者”分析框架,剖析了《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生成过程和内在逻辑。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在历史维度上表现为路径依赖制约下的规划发展,在结构维度上表现为多种政治要素间的交互作用,在行动者维度上表现为行动者偏好引导的利益博弈。加州高等教育体系在形成过程中有3对值得关注的重要关系,它们分别是本土与现代、供给与需求、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本土与现代建构的价值体系是基本动力,供给与需求建构的实践机制是根本动力,计划与市场建构的管理模式是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8.
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两种主要模式即政府控制模式与政府监督模式各有特色,其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政府干预高等教育的程度和策略不同。法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分别是两种管理模式的典型,其中法国反映了政府理性规划和控制的策略,美国则反映了政府让公共机构进行自我管理的策略。法美两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是多种力量长期作用的结果。总体而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最终形成离不开政治行政体制、高等教育传统和民族性格等因素,对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也应当历史地、因地制宜地进行考察。不论政府采取何种管理模式,都必须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才更有利于保障学术活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强国必定拥有一定规模的留学生群体。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留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为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输出美国文化和美式民主价值观,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培养他国未来的商界领袖与国家领导人对美国文化的亲近感,美国政府历来重视留学教育,并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留学政策予以调整。美国通过拓展招生途径与运用多元化的招生策略,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注重留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留学生的满意度等措施,提升美国大学的国际声誉以及国际化水平,为美国成为世界留学教育强国奠定了根基。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但留学生人数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不相称。美国创建留学教育强国的经验,对提升我国留学生的招生、培养与管理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赠海学院计划"是继"赠地学院计划"之后又一项影响深远的全国性科教发展政策规划。该计划旨在以科研、政府和产业为伙伴关系,以沿河和海洋资源开发为重点,依托美国大湖区及沿海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由联邦政府调拨资金以支持其从事海洋科学研究、传授海洋科学知识以及推广最新研究成果。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计划对美国海洋科教专业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海洋科教协同创新平台及美国科教"陆海空"政策体系的建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美国海洋科教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可以借鉴"赠海学院计划"的经验,以国家海洋科教政策辐射高校人才培养、以评估推动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推广、以网络组织模式构筑科教协同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