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JDF/PDF数据接口 2000年7月,CIP3正式更名为CIP4(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及其过程管理集成制造国际联盟)。此前CIP3的PPF文件格式,开始向CIP4的JDF文件格式过渡。2001年4月,CIP4联盟公开发布JDF(作业定义格式)1.0版本,表明CIP4致力于印刷全过程的数据共享,促进印前数据能在印刷全过程中应用有了重要进展,对于印刷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应用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有效整合印刷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可以使印刷管理者有效控制印刷生产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传统印刷流程由印前制作,印刷和印后加工3个部分组成,3个环节单独进行,没有信息交互,因此,印刷结果具有不可预见性,生产效率低下。而数字化工作流程是用数字化信息将印刷品生产制作的整个过程联系起来,使印刷生产更加顺畅,高效,优质。生产流程控制的数字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在计算机系统内生成,处理,传递。因此,CIP3联盟应运而生。CIP3/CIP4介绍CIP3联盟是由1 5家(包括Adobe、Agfa、Fuji,Kodak、Man roland、Heidelberg等)印前,印刷,印后加工设备供应商于1995年2月正式组成的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工作流程和印刷生产的集成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化生产流程的应用在国内虽只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必将推动印刷行业的进步。本文作者印刷生产及其伴随的信息,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化流程的实施前提和现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列举了已开发的CIP3中的PPF数据相匹配的系统、印刷、印后设备及其生产商。  相似文献   

4.
周倩  高阳 《数码印刷》2009,(5):51-53
数码印刷是印刷发展的生力军,而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建立在信息数字化基础上,对印前、印刷、印后及其相关过程中的图文信息和生产控制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和技术。目前,国外先进的印刷企业采用以CIP4为基础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包含了完整数字化工艺流程和数字化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桌面出版系统DTP的出现,印前部门现已完全实现了数字化。随着CIP3/CIP4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逐渐应用,印刷生产流程已不再只是印前、印刷和印后这三个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际CIP3技术(印前、印刷、印后数字化标准技术)发展很快,其中印前到印刷的色彩管理技术(CMS)成为印刷企业应用研究的重点,通过CTP技术、数码打样、数字化工作流程等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得印刷企业的生产方式逐渐从传统模拟方式走向数字化、网络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色彩管理技术的应用对印前、印刷的色彩转移和过程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印刷过程应做到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本文着重讨论色彩管理技术在四原色印刷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印刷技术》2010,(7):22-26
数字化工作流程在陆续引入CIP4、JDF等理念的过程中,针对印后自动化控制、混合印刷方式、网络印刷等多种新兴需求,已逐渐发展为可适应多元化印刷生产要求的成熟流程软件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印刷工作流程无法解决不同生产厂商生产的各种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使得从印前到印后的各个生产过程不能紧密地衔接起来,也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和追踪印刷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为弥补传统印刷工作流程的不足,CIP4推出了JDF的概念,它使印刷工作流程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几年里,印刷领域中有一个重要的设想逐渐地从概念变成了现实。这个设想就是将印刷中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进行管理。CIP3(印前、印刷及印后一体化)就是将印前、印刷、印后的各个设备连在一起,形成流水线生产。它在印刷一体化生产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计算机一体化生产(CIM),总让我们联想起巨大的工厂里面有许多没有人情味的机器人。这与噪音很大的印刷工业很难联系在一起。但正是CIP3,把我们带进了一体化生产的时代。实际上,CIM是印刷工业的发展方向。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印刷一体化生产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数字化管…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化技术和市场经济融合,使人们的观念和需求发生全球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变化,使万里之遥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渴望不可及的梦想得以实现。数字印刷设备的广泛应用,为个性化、小批量和多样化产品提供了可能,传统的印后加工设备必须与之适应,印后设备数字化之花开始绽放。数字化工作流程系指在建立信息数字化基础上,对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中的图文信息和生产控制信息的  相似文献   

11.
在Drupa 2000展览会上,许多著名厂商纷纷参加了国际“印前、印刷、印后一体化”组织,即CIP3、CIP4组织,并且展出了完整的印刷工作流程方案。不难看出,无论是商业印刷、包装印刷,还是报纸印刷,或是其它领域,皆有印后厂商作为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成员出现,如马天尼、柯尔布斯、MBO、沃伦贝格等厂家,这说明在折页、裁切和装订方面,印后加工制造商正与印前、印刷方面的厂商一道共同实现数字化印刷流程解决方案。 根据各家提供的资料,编者将印后加工的发展方向与特点归纳为:  相似文献   

12.
<正>1999年初,CIP3协会中的四大成员——海德堡、曼罗兰、爱克发及Adobe公司共同研制开发出JDF(Job Definition Format)的第一个版本并成立了JDF联盟,该联盟致力于把管理信息和生产内容与软硬设备相结合,这与CIP3协会希望推进印后加工与印刷流程整合性的初衷不谋而合。于是在2000年7月24日,两大联盟达成协议——CIP4协会由此成立,同时JDF的知识产权也直接转给了CIP4协会。JDF标准是吸收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印刷业正处在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化的变革时期,数字化印后装订设备应运而生,并且正在迅猛发展。如美国C.P.Bourg公司的“书籍工厂”、海德堡公司的“装订专家”以及米勒·马天尼公司开发的脱机数字化印后装饰设备,都将产品推向了市场。由于印后装订设备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因此,许多国外知名的印后产品生产商如米勒·马天尼公司、柯尔布斯公司、沃伦贝格公司等都在向印后设备全面进军,海德堡公司、曼·罗兰公司等也都加入到开发、生产、销售印后装订设备的队伍中来。可见发展印后装订设备对印刷机械厂商的发展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国产印后设备制造技术正在不断成熟,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国内印后设备制造企业一方面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显而易见的差距缩小,另一方面则要正视现实,不惧竞争,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发挥其竞争优势,以己之长,博敌之短。以这样一种心态参与市场竞争,我们会发现国内印后设备制造企业有许多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据统计,在国内印后设备每年的销售额中,国产印后设备的销售额占印后设备销售总额的2/3。若以台数计,假设国产印后设备价格为进口印后设备的1/2~2/3  相似文献   

15.
李超  王晓敏 《数码印刷》2008,(12):63-65
CIP3是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致力于实现印前、印刷、印后整个工艺流程综合计算机控制的国际性合作组织.致力于以数据化工艺流程来提高印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其发展目标是建立一套从印前、印刷到印后整个印刷过程自动化、系统化的印刷流程标准.它的任务是将各种技术的提供者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JDF已经成为印刷流程的关键词,CIP4让人们对印刷的未来充满憧憬。将来的印刷业将进一步淡化工业化色彩,增加更多的信息产业成分。人员素质将提高,数量将精减,业务流程模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目前,数字化工作流程在欧美国家的应用情况要好于国内,已经从印前阶段扩展到印刷和印后整个的生产过程,基于网络的远程打样、远程文件传输等也逐步普及。而国内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应用还基本上局限于配合CTP系统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数字印刷流程的"后起之秀",印后加工已然融入了数字化这场技术浪潮,并且隐藏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数字浪潮引发印后革命近几年,数字化印后技术的发展为国内外印后设备进入高端领域提供了契机,我国一些印后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嗅到印后数字化的商机,并将"中国制造"的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为中国印后技术在国际的发展赢得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技术对印刷行业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后领域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数字化技术在印后领域的影响没有像在印前、印刷生产中的那么显著。毕竟印后加工主要是对印刷品进行机械加工处理,因此数字化技术的影响进程相对较慢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化技术正在  相似文献   

19.
朱胜明 《印刷技术》2008,(19):34-35
杭州富春电子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春印务”)一直在不断完善数字化工作流程,以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早在海德堡Delta年代,就实现了印前到印后的CIP3连线预放墨,并用BestColor数码打样软件实现了RIP后的数字化打样。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跨媒体出版和JDF等技术获得飞跃性发展,在这些新技术的推动下,印前与印刷、传统胶印与数字印刷,客户与印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逐渐演变成为一体化的流程解决方案。数字化流程先期是以印前为主,随着JDF、CIP3/4等技术的融入,逐渐扩展到印刷,如今把客户提交订单也进入流程控制范围,并将延伸至印后加工的全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