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学术界视同城竞争大学为有趣现象,对同城竞争大学教师流动的研究,直接关系到科学评判中国学术职业生态状况,并影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目前,学术界缺乏对同城竞争大学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深层考察。通过引入简历分析法,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组同城竞争大学的教师流动规律展开分析发现,大学教师流动规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密切相关;同城竞争大学的教师流动水平远高于非同城竞争大学;同城竞争大学的教师流动在学科、籍贯、学缘等规律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东部高校和中部高校的同城竞争大学的教师流动规律差异显著。新时期的中国大学教师流动仍在增速,同城竞争大学具备成为专业学术概念的潜力,学术界应加强同城竞争大学及各类大学教师流动规律研究,高校应规范大学教师流动制度、形成差异化的大学教师流动策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破"五唯"力度、避免"五唯"问题延伸到教师流动领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中国大学高层次青年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8个核心变量,通过对5类项目人才履历的追踪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显示,机构声望、学术环境、学术绩效、收入水平、性别、年龄、地域和海外经历对我国大学高层次青年人才流动的影响与西方已有结论存在部分差异。性别影响的弱化意味着西方学界所主张的性别收入惩罚、家庭责任制约等观点并非我国大学女性高层次青年人才流动性偏低的主因;机构声望、地域等因素间的抵消效应为普通高校和不发达地区利用补偿策略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了思路;可适度强调我国大学高层次青年人才流动中存在的资历惩罚现象,以此作为驱动学术人才流动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从2000年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正式提出到各大学逐渐实施,引发了大量的研究和思考。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提出对改革我国大学教师人事制度意义重大,但在实施中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利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系统、深入地分析目前大学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自身内在不完善性;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与高校及其教师工作特性不适切;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缺乏相关配套制度的保障。在回顾了西方大学教师任用政策最近改革动向的情况下,对改革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教师学术型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的流动形式多种多样,大学教师流动的原因不乏金钱、职位、权力的诱惑。但是学术型流动的确存在,它发生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大学教师为了“学术”而不是为了“人生”而流动,主要原因是源院校的学术风气不及目标院校的学术风气,表现形式一般为由低向高和由高向低两种学术型流动,其实质体现了学术自由,它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不会造成大学教师的震荡不安或抑制学术发展。它的实现有赖于内部制度的认同和外部制度的完善。本文试图为之正名和辩护,引起政府官员和高校领导注意。  相似文献   

5.
纽曼《大学的理念》作为大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其在民国的引进与接受史长期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从纽曼《大学的理念》的文本入手,发现民国学者对纽曼教育思想之引进存在文学与教育两条路径,通过深入挖掘其被学界所接受与排斥之思想成分,可见引进到中国的纽曼大学理论与其原来面目相比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藉此可透视当一理论从一文化场域转移至另一文化场域时必然遭遇的文化过滤问题。民国学者对西方大学理论的过滤,对反思当今中国教育研究,尤其是对外来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纽曼《大学的理念》作为大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其在民国的引进与接受史长期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从纽曼《大学的理念》的文本入手,发现民国学者对纽曼教育思想之引进存在文学与教育两条路径,通过深入挖掘其被学界所接受与排斥之思想成分,可见引进到中国的纽曼大学理论与其原来面目相比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藉此可透视当一理论从一文化场域转移至另一文化场域时必然遭遇的文化过滤问题。民国学者对西方大学理论的过滤,对反思当今中国教育研究,尤其是对外来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西方大学使命的变迁及其历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在历经欧洲中世纪、民族国家形成时期以及现代社会这三个重要历史阶段的过程中,西方大学根据自身在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使命,经历较长时期的发展演变后,至今已形成了多样化的使命系统.西方大学使命的变迁主要产生了两方面的历史影响:第一,西方大学使命的每一次演变、发展和创新,都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了大学在历史上遭遇的种种危机,激发了大学的活力,推动了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逐步确立了大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第二,西方大学使命变迁形成的多样化的大学使命系统为当今认识和处理大学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深刻地影响了人们思维和言说大学的方式,而人们的这种思维和言说方式又反过来对大学的发展方向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和荷兰大学教师科研与教学整合的信念与实践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中荷大学教师科研与教学整合的信念十分相似,都高度认可科研与教学整合为培养学生创新和批判思维等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是荷兰教师比中国教师更加强调整合科研与教学以促进学生批判思维成长。实际整合过程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都无法达到他们预期的整合效果。无论是中国还是荷兰教师,其所处院系科研环境、授课内容、授课对象和教师自身研究能力等都会对教师整合科研与实际教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有效教学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相统一的过程.从过程哲学的视角分析大学的课程、教学与管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知识习得”和“以创新思维为导向的师生发展”成为大学有效教学的目标归属;问题共同体、具有较高学科研究水平和教学学术修养的教师、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富有探究精神的学生以及“我-你”的师生关系成为影响大学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通过引导社会公众的价值理想、营造支持有效教学的大学管理文化,以及关注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措施,使大学有效教学成为可能,实现大学在人类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搭建桥梁的责任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西方高等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传入可分为清末至民国初年的萌芽期、民国初年至20年代中期的发端期、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的高峰期、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的转折期。西方大学史上颇具代表性的艾略特的大学管理理论、纽曼大学理念、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论及劳威尔、赫钦斯、迈克尔约翰等人的大学思想都被系统地导入中国。中国学界对这些大学理论的内部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接受与排斥,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环境和教育需求对引进西方大学理论的制约。传入的西方高等教育理论虽成为构建本土大学理论的思想资源、救治大学问题的外来药方、推动了大学理念和制度的转型和现代化,然而,由于对西方高等教育理论的重事实而轻理念的选择性接受,直接影响了对西方高等教育理论内在核心要素的理解和自身特色高教理论体系的构建。考察西方高等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传入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创建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注塑成型中熔体充模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微注塑成形中因熔体的质量小、所含的热量少及流动通道截面尺寸微小等特点所带来的不同于宏观注塑成形中的熔体流动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及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注塑成形中,模具温度是影响微尺度下熔体流动的重要工艺因素,且随通道截面尺寸的减小而逐渐增大;而壁面滑移对微小熔体流动行为的影响,也随通道尺寸的减小而增大。此外,模具排气、通道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对微注塑成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而表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被忽略。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工作动机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工作动机是影响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能否有效的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动机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吉林大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得出高校教师工作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与规律。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评议会是美国大学普遍设置的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机构。通过对美国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学院的案例研究发现,这三所私立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与影响各不相同。三所大学在历史上的一些标志性事件对其教师参与治理产生了深刻影响,行政人员的态度和教师评议会能否代表教师意见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教师参与治理的绩效。这三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说明,大学治理没有统一模式,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能仅仅采用制度设计论的思维,还需要遵循演化生成论的逻辑。治理结构的完善并不等于治理绩效的改观,交流与沟通是共同治理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式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根溯源,今日之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参照西方近代以来大学的组织原型,"中国式大学"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中国历史上不同于西方近代大学的传统高等教育机构或组织形式;其二中国式大学可以用来指称近代以来中国大学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诸多不同于西方大学的办学方式,即所谓"中国特色"的大学.与"中国式大学"相比,"大学的中国模式"着重强调西方近代大学制度在中国的本土化与再创造,强调今天大学这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适性的制度形式在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与发展.二者有区别亦有联系.中国式大学某种意义上包含了大学的中国模式这一层含义.但大学的中国模式具有更明显的积极含义,直接意味着大学制度与组织形式的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而中国式大学一词则显得相对较为中性,这种"大学"可能是西方大学制度与组织形式的创新,也可能是异化.目前可以说,我们已经有了"消极"意义上的中国式大学而尚不见大学的中国模式.未来时期,中国大学的发展目标应是从中国式大学走向大学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师成就动机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27份有效问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教师成就动机与其工作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大学教师的成就动机对其工作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完全是直接的,教师的工作满意和工作投入在其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是重要的中介变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对于那些高成就动机者,如果其工作满意度遭到破坏,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投入水平,并最终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特色的核心和本质是一所学校所拥有的独特优质个性,因此,特色化大学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成为学校领导者制定大学战略发展的重要依据.我们在编订《大学特色建设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选择辽宁省内25所代表性高校进行初试;净化题项后形成复试问卷再度调查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并概括出6个主成分因子,即:大学组织变革与创新、大学管理质量提升、大学自主发展目标、大学教育发展战略、学校领导力和大学课程管理;并以此为切入点,从6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特色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对万向节叉热挤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综合考虑了变形、热传导、变形生热、摩擦生热等多个因素,得出了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变化的3个阶段。研究了摩擦条件和终锻温度对成形力的影响,得出良好的润滑条件和给模具进行预热,能够有效的控制成形力,有利于金属的流动及提高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教师修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师修养是大学教师主体自主自觉长期不断地进行理想人格自我建构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教师理想人格范型为具有德高、学高、情智高、事功高特征的人文与科学大师,是科学(学术)大师,教学大师和思想大师三者的统一体。大学教师修养过程是大学教师主体内化与外化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大学教师主体不断超越现实我、趋向理想我的终身实践过程。进行科学(学术)研究活动、教书育人活动和社会文化批判活动是大学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及当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的大学,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传播与发展现代文明的中心,成为承载社会公众希望与理想的一座灯塔,越来越多的人们已自觉把大学看成是改变人生命运和引导社会走出落后与困境的文化力量。大学已成为政府以外影响社会前进的又一重要因素。正因这样,面临新环境中的各种挑战,大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自觉稳定地体现一种蓬勃向上的优良精神风貌。但大学的优良精神风貌如何才能形成呢?分析大学声誉与力量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教师是直接决定大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质量的基本力量,大学的声誉与力量主要来源于教师。因而,一所大学整体的精神面…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学生眼中的大学教育,研究者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围绕大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师是(像)什么、大学生是(像)什么,创作隐喻,提出自己关于大学的认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创作的隐喻主要关注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个体发展功能,大学生活的自由和迷茫,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时,也反映出大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标准化生产,课程内容枯燥、脱离实际,教师工作繁重、缺乏与学生交流,忽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本研究有利于学生反思自身所经历的大学教育;有利于大学行政人员了解学生对大学的相关认识,并将其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也有利于拓展教育领域中的隐喻研究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