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女性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但在其学术职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同学科和职称中的性别隔离,导致学术资源不足,学术地位边缘化;学术女性多集中于教学领域,学术话语权弱,难以进入学术的"核心内圈";发展过程中遭遇"马太效应"和"玻璃天花板"等困境,造成学术职业女性的整体学术成就低,职业发展不如意,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以及组建协助团队等措施促进其学术职业发展与学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从迄今的文献看,国内外学界尚无对杜威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的专门研究.杜威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第一次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论题和价值诉求.杜威较为系统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能力和权利的主要偏见,主张高校应重视研究女性心理和生理条件,改善女性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取消男女隔离,施行男女合校且同学的办学模式.杜威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对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学科中男性霸权问题缺乏考虑.  相似文献   

3.
艾玛·威拉德是美国19世纪女性教育史上著名的先驱者和开创者,其女性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了美国19世纪女性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威拉德不仅推动教育机会均等,获得共和政府对女性高等教育的法律基础和财政支持,而且创造了新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女性教育和国家之间的双向关系。她主张国家应该承担起女性高等教育的职责,同时女性也通过教育培养共和国公民。威拉德还构建女性新的职业身份,帮助女性发展教师专业领域,扩大女性的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威拉德的高等教育思想让我们重新审思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女性化背后的女性困境,并看到拓展女性的社会劳动空间和克服性别偏好的重要性,而高等教育在此过程中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学术职业的逐步转型,以及学术女性职业群体的壮大,影响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也呈现出更复杂和多元化特征。本文突破传统研究立足于家庭和婚姻的角度,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厘清影响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五大因素:个人职业成就动机、大学组织环境、家庭、性别以及社会支持,同时分析男女两性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以及女性群体内部因为年龄、教龄、职称、学科以及院校类型而呈现出的影响因素的不同表现。研究不仅有助于优化学术职业的内部结构,促进女教师学术职业的进一步发展,还能为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的两性平等和均衡发展提供实践层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服务的“双重属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的产出是教育服务.教育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等特征.教育服务是准公共产品,具有个人与社会双重受益的特征,这种双重受益的特征决定了高等教育供求的双重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双重性,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双重性以及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双重性(多元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它,对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服务的“双重属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产出是教育服务。教育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等特性。教育服务是准公共产品,具有个有与社会双重受益的特征,这种双重受益的特征决定了高等教育供求的双重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双重性,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双重性以及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双重性(多元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它,对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欧美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女性校长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占比上较过去都有大幅提升。这引起了全球对世界一流大学女性校长群体的关注与热议。与男性校长相比,女性校长展现出更加鲜明的领导素质特征,如出众的协调合作能力、亲和力等。尽管世界一流大学的女性校长们在其任内取得了相较男性校长更突出的业绩,且在消除对女性的传统偏见、打破性别壁垒、赋予女性更多的教育和工作权利以及为女性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方面也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女性参与管理并成为领导者的组织障碍和现实羁绊依旧存在,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地位的彻底改善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欧美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女性校长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占比上较过去都有大幅提升。这引起了全球对世界一流大学女性校长群体的关注与热议。与男性校长相比,女性校长展现出更加鲜明的领导素质特征,如出众的协调合作能力、亲和力等。尽管世界一流大学的女性校长们在其任内取得了相较男性校长更突出的业绩,且在消除对女性的传统偏见、打破性别壁垒、赋予女性更多的教育和工作权利以及为女性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方面也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女性参与管理并成为领导者的组织障碍和现实羁绊依旧存在,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地位的彻底改善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9.
女教师遭遇学术职业发展中的障碍不是"妇女匮乏论"的结果,而是学术职业从源初上就不是一个性别公正的职业,它创造了一个将价值中立与性别化集于一身的职业神话,它对女性的排斥也是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在学术和教育领域内的反映,它所隐含的权力、利益基础和意识形态应该受到关注。这一分析框架将为理解女教师在学术职业中的处境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产业化"论是在企图解释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扩招政策的过程中形成的,事实上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误读,背离了对教育公益性特征的基本认识,在学术和政治上具有较大的危害,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从政策本真意义上和实践效果上进行系统批判,以确保理论善的品质,使理论创新造福人类与国家、民族,这是学者应有的学术品质与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管理时尚论甫一抛出,就引发高等教育领域的极度不适。管理时尚作为一个被供需关系塑造的管理技术传播过程,高等教育管理时尚的发生由来自"社会-心理"和"技术-经济"因素共同促成,其根本是没有解决管理移植和管理创新之间的矛盾。管理时尚实际反映的并不是高等教育与企业管理之间因差异交互产生的组织冲突,而是管理理论在组织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由操作性因素导致的方法失灵。因此,组织差异性只能对管理时尚的发生作偶然性解释,其背后是管理理论丛林和管理变革周期律的必然性结果。高等教育管理时尚表明,管理理论成果移植应用依赖于高校管理的价值目标和组织情境,高等教育管理缺乏知识母体和理论定力是管理时尚此起彼伏的内在根源,化解高等教育管理时尚最终需要在"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管理的高等教育理论"张力之间建构新的学科通路。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管理时尚论甫一抛出,就引发高等教育领域的极度不适。管理时尚作为一个被供需关系塑造的管理技术传播过程,高等教育管理时尚的发生由来自"社会-心理"和"技术-经济"因素共同促成,其根本是没有解决管理移植和管理创新之间的矛盾。管理时尚实际反映的并不是高等教育与企业管理之间因差异交互产生的组织冲突,而是管理理论在组织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由操作性因素导致的方法失灵。因此,组织差异性只能对管理时尚的发生作偶然性解释,其背后是管理理论丛林和管理变革周期律的必然性结果。高等教育管理时尚表明,管理理论成果移植应用依赖于高校管理的价值目标和组织情境,高等教育管理缺乏知识母体和理论定力是管理时尚此起彼伏的内在根源,化解高等教育管理时尚最终需要在"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管理的高等教育理论"张力之间建构新的学科通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在政策上对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特别是对毕业证书附件政策的回应--构建并实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毕业声明"."声明"旨在满足知识型劳动力的流动需求,推动学术和职业资质(文凭、学位、证书)认证的国际化与透明度.研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创新政策与理念,意在与世界学术同仁一起探讨博洛尼亚进程对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公平与高等教育公平关系中,连接两者关系的桥梁是个体人生发展的公平,在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命题进行辨析的同时,强调社会公平决定高等教育的公平,高等教育的公平又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构成;高等教育是否公平的两个判据是主体的价值判断与历史的评判;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依据高等教育公平特性的分析划分了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五个阶段;从而把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归结为一种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尽管代际传递对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的影响备受关注,但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问题尚未得到已有研究的充分挖掘。基于两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并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代际传递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农村居民中却呈现出特殊的"反再生产"特征,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居民更能培养出"凤凰男"。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相较于农村居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居民更能熏陶出"学二代",高等教育起点不平等的再生产路径得以形成。要降低代际传递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未来的政策设计需要提升农村居民参与高等教育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经费支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大学生奖助学金的投入并为其求职提供政策支持,从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来补偿起点不公平。此外,政府应推进"普惠型户籍改革",尽快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  相似文献   

16.
国家品牌建设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根据信号理论,被观察到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在实际质量基础上进行品牌建设的结果。对新加坡高等教育国家品牌形塑的个案分析发现,新加坡通过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实际质量、主动制造和传递有效信息,最终成功塑造具有国际声誉的高等教育国家品牌。中国实施高等教育品牌战略,应当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树立和提高品牌意识,大力实施高等教育品牌战略;主动制造和传递信息,与其他市场主体建构积极正向的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7.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的若干问题林正范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的特征之一是其双重结构:一方面是由中央与地方政府控制的国立与公立学校,一般条件较优越,但在高等学校中所占份额较小;另一方面,则是由市场驱动的私立高校,一般来说学费昂贵,总体条件稍次于国立与公立学校...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面临三个主要的挑战,其一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经典文献所依赖的高等教育事实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但以此为基础的理论依然难以更新;其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然而没有合适的理论为此提供引领;其三是受"中心—边缘"范式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将美国经验或模式理论化的风险。面对挑战,高等教育研究必须从当下的高等教育实践出发,更新关于高等教育性质和地位的认知,基于新的事实对旧的理论进行检讨,并努力发展新理论。尤其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理论建构要摆脱美国中心主义的思维。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研究无法脱离"社会"而达致"科学"。  相似文献   

19.
高校应重视对高教服务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高校所面临的市场及其对高校的影响分析高等教育的供给表现为两个方面 ,即向个人、家庭提供的教育服务与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力产品和科技产品。与之相对应 ,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表现为两个方面 ,对社会而言 ,高等教育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对科技产品等方面的要求 ,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对个人及家庭而言 ,高等教育需求是指人们为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的需要而产生的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愿望 ,它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观念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学说作为宏观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理论至今仍是最富有启发价值的"理论",但是这个"理论"是以美国为模式构建的,因而具有其局限性。本文指出:美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极其特殊的功能与结构,美国在需要大量大众型的学生之前就已经形成了适应大众型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和结构上的框架,其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国家意志弱。二是美国存在一个市场,并具有很大的力量。三是美国没有一个对整个系统来说必须维持的统一的学术水平。因而,其它国家不能全盘移植。以欧洲和日本为例,特罗认为欧洲不存在使大众化了的高等教育发挥作用的三个条件:一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即作为系统的多样性;二是补充性的财源,即公共财源以外的收入来源的问题;三是不存在能够弹性地应对社会需要的机构。简言之就是不存在大众高等教育的制度框架。欧洲如果不假思索地移植美国大众化经验,其结果会导致精英高等教育陷入危机。而日本,其历史与传统源于欧洲模式,同时与美国模式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因而也要寻找一条走向普及化的第三条路,为此,不仅包括国立大学在内的大学要进行变革,而且文部科学省这一行政厅本身也必须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