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的地位与品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主要靠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运动。当代,教育运动的主要手段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教材、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客体,教师则是联系这一对主客体之间的桥梁。教材提供教学目的与内容,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把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2.
在课外,西南联合大学教师通过聊天、散步、郊游、借书、请客、指导学生社团等方式,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西南联合大学师生课外交往频繁和密切,一是因为骤然紧缩的生活空间为师生朝夕相处创造了绝佳条件;二是因为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让本科生享受了研究生的待遇;三是因为学生乐意、渴慕与教师亲近;四是因为教师是纯粹的教师,将教书育人视为第一职责。西南联合大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启示我们,教育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生动的交往,是"面对面"心灵交流的艺术,因此,线上教学取代不了线下教学,课堂教学取代不了课外教学。当今大学,师生相处的紧密空间不复存在,教师闲暇不足而焦虑有余,导致师生课外交往缺失,由此造成疏远、冷淡和缺乏教育性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教师修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师修养是大学教师主体自主自觉长期不断地进行理想人格自我建构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教师理想人格范型为具有德高、学高、情智高、事功高特征的人文与科学大师,是科学(学术)大师,教学大师和思想大师三者的统一体。大学教师修养过程是大学教师主体内化与外化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大学教师主体不断超越现实我、趋向理想我的终身实践过程。进行科学(学术)研究活动、教书育人活动和社会文化批判活动是大学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仅给西方心理学界带来巨大变革,而且对西方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吸收西方存在主义、现象学和东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道家思想有间接或直接的借鉴。别开借鉴看,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与道家教育观有多个共通之处:在教育目的上"道法自然"和"自我实现"都主张减少干预,促进学习者自然成长与发展;在教育主体上,"自然而不敢为"与"以学生为中心"都将学习者视为教育活动主体,都强调尊重主体、促进主体的自我引导与自我发展;在学习上,自然习得和"内在学习"都主张以内在动力促进学习,提倡顺应学习者意志、喜好与需求,提倡促进学习者自己发现。道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对中国教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与道家教育观的共通之处说明,道家教育思想已经流出中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道家教育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探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对教学过程与结果都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中迫切需要建构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动摇了维系几千年的教师权威角色以及中心地位,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学习者”,相应地,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从“家长”转变为“伙伴”,从“领导者’’转变为“合作者”。自主、合作、协商从而成为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相似文献   

7.
文化维度的大学师生关系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关系,从文化维度来考察大学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对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和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为建构和谐的现代大学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大学师生关系的和谐,有赖于大学师生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教师文化霸权的自觉消解和学生正确"文化生态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弱、学时短的特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对学生实施了"因材施教"教学辅导。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加,自我认同感提升。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增进了和学生的友谊,在其中吸收学生比较好的观点和想法、为以后的教学科研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由德国哲学家舍勒的情感现象学中的名言"爱乃是认识的基础"引出本篇论文的主题"师情乃师德之源"。奥古斯丁和帕斯卡尔关于爱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爱在教育中的优先性。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常常被知识的传授所忽略。区分"技"与"艺"旨在提醒人们"手段不是目的"。弗洛姆《爱的艺术》中的一句结论 "爱是一种能力"可以用来反思师情与师德。由外在的教育改革引出一个新的概念"灵魂改革"。教师同样需要在精神上自我诊断、自我治疗,不断成长。职业倦怠同样存在于教师中,这是一种情感问题,教师必须反思并努力克服,以求心灵的丰沛。古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表达了一种"爱之期待",教师从中可以深悟情感的教育意义,以教师爱形成富有创造性的师生关系,使教育真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组成部分。在关注生命,立足学生的基础上,通过激励教师,优化教学,让学生整合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此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课堂逐渐向信息化课堂转变,大学课堂的生态环境、师生关系和教学模式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大学课堂出现的各种生态失衡问题,需要遵循"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创设多样化的课堂物质环境;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规避信息化课堂的"花盆效应";防范信息化课堂的"边缘效应",保障学生主体生态位;回归课堂教学的农业属性,重构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材料成型自动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通过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手段的结合,贯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1.教学信息反馈功能通过教学评价,提供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以便师生调节教和学的活动,使教学能够始终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功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以指导教学为目的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各种评价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间接地提高教学效果。二是以自我控制为目的的自我评价,即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加强对自我的了解,以自我调节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是以教学主体 (学生 )、教学客体 (语言 )和教学环境 (教师、母语、教材、手段、条件等 )三要素密切结合 ,并以经济需要为底、以文化交流为顶而构成的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理论体系 ,符合外语教学过程中各主要因素的活动规律 ,反映了当代外语教学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总体趋势。本文拟就立体化教学法的三维之一——学生主体加以论述。一、研究重点的转移传统观点一直认为 ,学习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因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语言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但是 ,近些年来 ,随着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研究的梳理表明,中外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研究表面"繁荣"的背后出现了"高原现象"。基于动态研究的观点和历史研究的视角,阐释了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中国化的内涵与理论体系,认为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论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指出教师教育学院的诞生是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形态,其成员主体为学科教学论教师。当前我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分别处于传统型、初级型、半独立性和完全独立性四个发展阶段,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作为完全独立形态,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高校联盟是指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建立的全方位战略联盟,它既包括高校之间的合作联盟,还包括与社会各领域间建立的双边或多边合作联盟。建立应用型高校联盟是地方本科高校主动应对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三种主要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果;是主动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突破难题、推动转型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是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变化要求而进行的自我移植、调适与发展。若没有稳固的多边联盟合作作为支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应用型高校联盟的建立不仅意味着地方本科高校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意味着办学理念的创新、教育方式的重塑、组织管理的变革、教学体系的重构,其影响不亚于一场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它是地方本科高校顺应时代潮流的一场"涅槃"式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17.
扩招后,研究生质量出现下降。很多研究者忽视了教育主体的作用而从经费、实验设施、图书资料等入手来反思研究生教育问题。实际上,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主要由生源、教师和师生关系决定。选择余地变小、录取质量降低,生源质量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空间;生师比迅速增加,导致教师指导时间和精力过于分散;师生关系的异化导致培养过程中的质量无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立足于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导师队伍的优化以及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  相似文献   

18.
阿莫纳什维利针对苏联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进行了学校教学改革实验。他的实验教学体系有以下几个观点。一、关于分数的观点。1.什么是分数?分数是一种强制手段,是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制度组织的学校生活赖以维持的“顶梁柱”,是教师控制教学过程的“权杖”。2.分数的消极作用主要有三: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为追求分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一个由师生和媒介共同参与的,关涉教学主体、过程、意义等多种因素、多个变量,充满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动态过程。在现代诠释学视域中,教学中的主体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由教师、学生、媒介共同在场的教学活动本身;教学过程并非是既定内容的线性传递与授受,而是自我理解的内向循环和意义社会化的外向循环的结合;教学的价值追求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且是意义重构与创生,是个体的主体生成与自我超越。从现代诠释学的视域审视教学,这是对当前教学的一种反思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实现教育信息转变过程中的对象,他们是认识世界的主体,是积极的活动者。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启发诱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指导他们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因此,在整个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什么是兴趣?“兴趣是对于对象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创造了特别注意这一对象的趋向。”兴趣可以使人想熟识某种对象,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