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MBS增韧PVC的脆韧转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MBS增韧质PVC,改变MBS的填充量,得到材料的脆韧转变,得到发生脆韧转变时分散相的填充份数和分数粒径,计算出材料的临界断裂特征长度。  相似文献   

2.
PVC/MBS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MBS核壳结构的特征,分析了与PVC进行共混时两组分溶解度参数与相容性的关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共混体系中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表明PVC/MBS体系的相界面具有较好相和粘合作用。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发现了共混体系中PVC-MBS间氢键的存在,从而提高了组分的相容性。通过PVC-MBS片材的热粘合样品的切强度试验,也可观察它们界面的相容程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DSC、DMA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与丁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MB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酯酸乙酯共浆物(ACR)的共混物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PVC的共混增韧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PVC共混增韧的各种方法,并对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尼龙11/MBS/环氧树脂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增韧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尼龙11共混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考察,对于尼龙11/EXL-2691核-壳冲击改性剂/相容剂三元共混合金体系加入环氧树脂后,分散相0冲击改性剂在尼龙11基体中的分布更加均匀,两相的相容性提高,但分散相粒子粒径并未随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加入1%的环氧树脂后,共混合金体系冲击强度最大,分散相粒子粒径最小,体系的断裂强度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伸长率则降低,此共混合金体系的增韧机理为分散相引发银纹机理。  相似文献   

6.
用MBS和SBS协同增韧具有耐高温但又具脆性的无规SMA。研究表明,SMA与MBS和SBS共混时,SMA和MBS的PMMA壳有很好的相容性,与SBS的PS链段部分相容,虽然MBS增韧SMA的效果比SBS好,但却有限。MBS和SBS以合适的比例共同增韧SMA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大于各自单独增韧SMA的相应值,并且当两者比为某一值时出现极大值,该极大值随两者总量提高而增大。电镜观测表明,在合金中MBS以约0.2μm直径的球状颗粒存在,而SBS以约l0μm的不规则团状物出现。协同增韧效应的产生与MBS和SBS尺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PVC/ABS二元体系增韧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淑英 《高分子材料》1997,4(2):19-23,28
本文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SAN,PMMAPS)和无机刚性粒子(超细CaCO3)对PVC/ABS二元体系的改性效果,并对不同产地的AB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元体系的韧性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添加小价量时增韧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MBS/PVC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MBS与PVC共混改性的研究,找出了能制备综合性能较佳的MBS/PVC共混物的配方。用DSC法和扫描电镜分别研究上述两纽分的相容性及所得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并就MBS中橡胶粒径,含胶量等对所制得的共混物冲击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此外,用Brabend流变仪测定了该共混物的流变曲线,预测其熔融加工情况。  相似文献   

9.
MBS树脂相相对分子量变化对PVC/MBS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控分子量合成了系列树脂相相对分子量变化的MBS树脂.将其与PVC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并测试PVC/MBS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分子量转移剂TDDM用量越多,MBS树脂相的相对分子量越低,PVC/MBS合金熔体流动速率越高、加工流动性越好、冲击强度越高,但对拉伸强度影响不大.这对开发系列MBS树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PVC/ABS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PVC/ABS共混合金的结构,结合其流变性,机械性能,探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VC/ABS共混合金的热性能、抗冲击强度介于纯PVC和ABS之间,而缺口冲击强度则优于PVC和ABS,且当ABS含量为30%时有最大值。这是由于PVC/ABS共混合金的微观结构造成的。PVC/ABS共混合金随着ABS含量减少,橡胶粒子变小,当ABS含量为30%时,二组分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振磨降解制得的低分子量PVC对PVC增塑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振靡降解制得了低分子量聚氯乙烯(PVC)。通过Brabender塑化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振磨降解制得的低分子量PVC对高分子量PVC的增塑作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增塑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振靡降解制得的低分子量PVC能增塑PVC,显著改善PVC的加工性能,提高PVC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聚氯乙烯断口分析及其断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聚氯乙烯在拉伸、弯曲、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断口形貌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聚氯乙烯的断裂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裂纹萌生是由较大的第二相颗粒引起的。其断裂机制为次级裂纹破裂模式时形成微坑形貌;先形成银纹,银纹再破裂时形成条丝状形貌;脆性断裂则形成岩石状花样。  相似文献   

14.
共聚物对PVC/PE共混物相容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室合成了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BD-b-PMMA),氢化聚丁二烯段得到含聚乙烯结构的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HPBD-b-PMMA)作为聚氯乙烯/聚乙烯(PVC/PE)共混物的增容剂。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增加了PVC/PE体系的相容性。共混物中加入共聚物后,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有提高。动态粘弹谱和扫描电镜也证实了共聚物的增容作用。共聚物使共混体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PF尼龙复合材料性能及界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碳纤维/PF尼龙复合材料,采用X光电子能谱仪及化学滴定法定量分析了碳纤维表面的含氧状况,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碳纤维的表面形态及碳纤维/PF尼龙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态,探讨了碳纤维表面形态和含氧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界面粘结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规整CF表面的羧基与PF尼龙分子中的胺基发生化学键合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及界面具有良好粘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和DSC等研究了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的结构,结果显示,硬脂酸钙与硬脂酸锌熔融共混时,其红外光谱上的特征峰、晶体结构和熔点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硬脂酸钙与硬脂酸锌形成了复合物,并提出了可能的复合物结构.动态热稳定实验结果表明,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对聚氯乙烯的稳定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聚氯乙烯热稳定时间得到明显提高.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聚氯乙烯/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物体系在热降解过程中复合物结构的变化,探讨了复合物对聚氯乙烯稳定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对聚氯乙烯粘接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3种聚酯(PEA、PBA、PHA)和MDI合成了分子量和软硬段比例大致相同的3种聚氨酯胶粘剂(PEAU、PBAU、PHAU),以DSC、DMA和相差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它们与PVC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BAU、PHAU与PVC均有良好的相容性,而PEAU则与PVC不相容。3种胶粘剂对PVC的粘接强度差异很大,其粘接强度次序为:PHAU~PBAU>>PEAU,由此提出了聚氨酯胶粘剂对PVC的粘接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