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规划评估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数据为城市研究提供新的机遇,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评估带来新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有助于推动“静态蓝图”的传统物质空间规划评估转向社会经济综合评估,从而更好地促进规划评估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支撑.面向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城市流动性评价以及人本化的规划评估理念,构建多源数据整合、多主体参与的城市规划评估框架,并提出通过大数据进行城市系统运行的动态监测评估、规划实施成效评估、城市宜居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等思路方法.在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将大数据与“多规融合”信息平台相结合,实现对城市规划、运行管理和发展过程的系统评估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冯建忠 《福建建筑》2022,(1):5-7+73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空间规划的要求愈来愈高,以往的规划管控方式限于技术手段或数据缺失等因素,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规划需求。针对传统城市规划管控的问题,研究基于时空GIS的城市空间规划管控新技术,利用时空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城市三维管控,加强城市规划过程中各类要素的综合分析,以遏制城镇空间的无序蔓延,提升城市空间规划水平,推动智慧城市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评估自首次写入《城市规划法》确立其工作地位至今已近30年,但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开展;规划评估的长期缺失导致规划角色的认知与规划作为的有效性得不到客观检验,尽管城市规划的角色与作为在业界一直被拷问,但并未诱发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性转变。城市规划评估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证研究均浅辄即止,综合研究更为鲜有。空间规划是中国规划界最传统、最具法定地位、运用最为广泛的规划模式,现以广州空间规划定量评估为例,验证城市规划假设的真伪,检验空间规划作为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规划失灵的客观表现,对当前中国空间规划思想进行评析,希望藉此推动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思维模式从目标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空间规划的工作范式从传统空间美学向现代空间科学转变。  相似文献   

4.
刘传明  卢中辉 《规划师》2012,28(8):13-17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规划转型发展都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回归了主动引导和公共政策的本性,是对传统空间规划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作为传统空间规划的城市规划存在诸多弊病,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研究通过梳理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关系,以及分析两者的不匹配性,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城市规划转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具体驱动机制在于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对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驱动下城市规划转型的方向应是政策引导型规划、综合目标型规划、宜人特色型规划和主动引导型规划;转型的推动力在于政府,而推动政府的力量主要是绩效考核机制、公众参与和完善的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的出现和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应对旧问题、迎接新挑战带来新的机遇。特别是在城市各项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数据获取渠道的增多和数据分析方式的进步,推动了城市规划编制技术与方法思路的革新。研究从大数据支持下城市规划编制面临的新机遇出发,探讨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面向城市规划编制的各类传统与新兴数据的特征,以及各类数据在规划中可能的应用方式,并从数据生命周期的视角探讨大数据在城市规划编制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田甜 《居业》2021,(11):19-20
人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需要对国土资源进行有效应用,在编制和评价等多种方面,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人口大数据在国土资源规划中的科学应用,分析其特点.基于此,本文对人口大数据的特点,以及在国土资源规划中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国土事业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空间规划传导机制中的"刚"与"柔" ——以上海崇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智行 《城市规划》2021,45(5):68-75
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改革和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2020年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年份.上海市通过规划和国土职能部门的合并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多规融合,在规划理念、规划方法和传导体系中均取得了的创新和成效,对全国其他城市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德国、荷兰的空间规划体系,明确其各个层次的规划内容和传导方式,剖析国外规划体系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发展与管理的关系.再从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次系统总结了上海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以崇明区3个层次的规划实践为例,从战略意图传导、刚性指标传导、柔性管控传导3个方面剖析上海空间规划自上而下、从规划到实施的传导全过程,为构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并监督实施的背景下,综合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专项规划,应该顺应新的形势,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通过解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综合交通规划的要求,从思维方式、体系构建、内容转型、程序组织、动态评估、法规标准等方面对综合交通规划的转型与创新提出了思考和建议。研究认为,应当转变交通规划的思维,建立完整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推动综合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同步研究与编制,完善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促进综合交通与国土空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全域范围综合交通系统的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建设。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5,(Z2)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带来了技术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大数据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可以更为客观地认识城市的现状和未来,推动城市规划的变革,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创新,最终实现精准规划。  相似文献   

10.
霍兵 《城乡建设》2016,(4):11-12
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编制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全国空间规划,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制订和完善相关立法,使我国新型城镇化走上法制轨道. 第一,明确国家空间规划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地位. 立法的主要目的是理顺国土空间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以及与城市规划和各行业规划法律关系.应以此法作为城乡规划的基本法,配合土地、建筑等相关的法律,形成我国空间规划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韧性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乾  胡剑双  王华伟 《规划师》2021,37(1):72-76,92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背景下,韧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应对灾害的主要手段,其规划理念已得到人们广泛认可,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予以充分融合.文章对韧性城市和韧性城市规划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韧性城市规划相较于传统的规划理念,更加关注城市治理的韧性,更加关注多情景分析方法,更加关注以人为本和动态适应.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在...  相似文献   

12.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规划正在从物质规划向以人为本的综合规划转变,需要在广度和精细度上更进一步获取和分析人类活动的数据;与此同时大数据正在推动围绕人类活动的城市定量研究产生重大变革。视频大数据的分析手段——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是一项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信息处理技术。基于视频大数据的人类理解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是规划行业潜在的庞大而重要的数据来源。而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视频大数据研究工作尚属空白,文章试对视频大数据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文章认为视频大数据具有信息完整、维度丰富和粒度可调三大优点,在对城市公共空间中高度动态化的人类活动场景进行精细化描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街道活力评估、公共空间活力评估、公共设施实施效果评价、空间品质评价、旅游空间规划等场景中引入视频大数据,结合多源数据可实现对规划目标的实时评估和快速优化,推动城市定量研究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武廷海 《城市规划》2019,43(8):9-17
国家关于统一规划体系与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进一步深化规划体系改革,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在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产品供给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城市总规发挥宏观的导控作用,城市详规发挥底层的管控作用,将城市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引领城市高质量犮展提供规划保障;相应地,要增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支禕,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战略指引。此外,要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新要求发展城乡规划学。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下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逻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规划的三个形式(开发控制、规划方案和规划过程)对应于城市化的三个阶段(初始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饱和期),开发控制是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而城市规划方案理论的发展深化必定由市场实践所推动.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构成对不具备完善的现代开发控制机制的中国城市规划的最大挑战,规划部门对"规划师规划城市,开发商建设城市"的规划和开发两元分离现象毫无警觉,一些规划方案编制方法仍然如旧,犹如在计划经济时代.认识市场经济下的规划实施过程,及其背后的城市建设制度,如何提高建设美好城市的能力是发展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五年计划/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关系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规划作为市场经济的管治工具,其空间融合和政策协调的核心功能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从计划经济演变而来的部门性分割是我国空间规划之间关系紊乱的一个制度性基础。空间规划之间的协调也因此长期受到各界的关注。在试图构建一个规划演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关系演变与机制,并且总结了近年来地方性的空间规划协调实践。在当前政治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地方增长主义以土地为中心的发展积累模式,中央政府计划型的要素管制方式,结合规划部门的分割造就了我国空间规划在市县层面的冲突。地方规划技术和制度上的协调创新,不但无法融合市县部门割裂的规划格局,也更不能触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因此无法从根本上协调能够面向实施的部门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6.
于文悫  顾新 《城市规划》2015,39(5):62-67
随着我国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日益蓬勃,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进行规划许可将逐步成为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面对的常规工作。然而目前的工作实践中常常暴露出现行规划管理机制不适应地下空间特殊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现状的介绍与规划许可困境的分析,借鉴日本东京、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组织与编制经验,从规划组织、政策与平台、编制内容等方面对地下空间规划的组织和编制提出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项目库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供应、建设实施、规划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从动态完善“一张蓝图”、收集数据、“翻译”转换、赋值评分、数据提取五个方面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项目库的构建和数据提取方法,搭建了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的智能化平台,并从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产业招商、规划实施监测五个角度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项目库的应用场景,完善了国土空间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纵向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决定其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然而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预测和安排,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导致传统的静态规划本身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其稳定性也只是相对的,由此引起了对静态城市规划权威性的较多质疑.在城市规划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与贯彻效果的客观评估,也导致了重复规划、过度规划等所谓规划浪费现象的出现.因此,论文首先归纳了我国规划权威性不足的种种具体表现,继而深入分析导致我国规划权威性不足的问题根源,并且提出了强化我国规划权威性的具体对策,以期通过动态城市规划评估体系的创建来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规划尤其是法定规划的针对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包容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下的必然发展路径,强调机会均等、共享参与、分配公平.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包容性成为城市规划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核心理念.在包容性语境下,规划调节的核心要素由资源转向利益,配置方式由支配转向协调,服务对象由注重人民全体转向个体,功能由空间规划为重转向空间、社会并重.规划不再是一张静态的蓝图,而是一个运用多种技术、政策手段实现复杂目标的政治过程、决策过程.因此,规划的价值选择应更多元,规划学科建设更应注重前瞻性、独立性,增强对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规划知识体系应扩充完善,规划师的职业技能应注重交流、沟通、引导.  相似文献   

20.
趋近正义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社会正义是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观.在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城市绿色空间的潜在复合价值日益凸显,引发相关利益各方的激烈争夺,在不同人群、地域之间出现了诸多分配不公平问题.基于绿色空间正义原则和分配标准分析,认为应在各方之间公平分配享有的权益和维护的责任,并通过对规划过程中的技术、识别、程序、补偿与执行环节的"非正义"部分进行完善修正,期待推动绿色空间规划建设趋近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