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孔建 《煤炭技术》2013,32(1):36-37
介绍在AutoCAD2009工作环境中,怎样绘制盘盖类零件轴测图,以及盘盖类零件轴测图的尺寸的正确标注和编辑倾斜角度方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方宝文 《采矿技术》2009,9(2):82-83
矿井通风系统轴测投影示意图在矿井通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用AutoCAD绘制矿井通风系统图的步骤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制图的精度和降低成本,运用AutoCAD2004下自带的LISP建立动态矿图符号库,实现矿图要素符号分类绘制、编辑,及动态输出。这一方法对于利用AutoCAD2004编辑、绘制矿图,提高矿图的绘制精度和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袁稳  梁涛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3):98-102
地面高精度磁测成果的图件中,平剖图能直观对比每条测线磁异常幅值,反映异常在平面上形态特征及分布情况,而用于分析研究磁源体地下产状和埋深等;因此在提交磁测数据处理结果时,客观、准确的平剖图就极为重要。为了方便快捷地绘制出商丘磁法项目平剖图,利用VBA编写的程序快速自动地处理及生成用以绘制平剖图的数据,基于Surfer绘图软件的基面图生成所需要的平剖图,可用两种不同颜色分别表示正异常和负异常,能单独显示其中一种或同时显示,为分析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5.
基于AutoCAD的矿井立体图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AutoCAD三维技术的矿井立体图绘制是在矿井平面图矢量化等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采用了手工绘制和矿井立体图绘制软件两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巷道编辑如任意指定面、方向的拉伸、剖切、透视、抽壳等操作,建立一个完整的立体化矿井模型,从而实现为数字化、信息化矿井、矿井设计规划、调度、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决策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工具。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采区及工作面设计图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采区及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图是采矿设计人员根据地测部门提供的资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等),由人工利用传统工具经过透图、放大、设计绘制相关图素完成,这种方法误差较大,绘图精度难以保证,而且设计方案修改非常不便,每次修改均需重复上述过程,效率低下。因此,将地质测量图件与采矿设计图件有机结合起来,使矿图数字化,根据数字化地测图制作采矿设计图,是提高设计效率及绘图精度所必不可少的。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以AutoCAD2000为图形平台,以Visual LISP为编程工具开发的“采区及工作面设计图绘制系统”,即由数字化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采区或工作面巷道布置图设计绘制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日常储量管理工作中,常用AutoCAD绘制储量计算图和Excel计算储量.文中通过灵活应用AutoCAD、Excel、Word等软件实现批量绘制AutoCAD储量块段图元和储量块段图元信息提取到Excel数据库中.实现储量数据库与储量计算图中的储量块段图元统一.  相似文献   

8.
熟练掌握和运用AutoCAD绘图专业技巧进行矿图设计,有利于矿图设计过程中的管理更加规范。文章通过简要介绍AutoCAD和相关优势,对AutoCAD在矿图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并阐述了利用AutoCAD绘制采矿设计图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9.
根据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绘制的实际要求,利用AutoCAD内嵌的VBA开发一些无法用"形"文件定制的复杂线型的开发方法 ,以便利用AutoCAD方便、快捷、标准、美观地绘制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AutoCAD软件平台的二维矿图数字化的主要方法和绘制的具体步骤,以及在绘制三维矿图中,手工绘制的具体步骤和用软件编程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1.
 FLAC3D网格建模主要采用命令驱动模式。在模型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情况下,其建立三维网格模型的效率明显降低。针对采矿工程领域的数值模拟计算问题,研究了AutoCAD平面图形向FLAC3D模型转换的方法。利用AutoCAD建立了FLAC3D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方法与步骤,实现了利用FLAC3D分析问题时方便、快捷地建立复杂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2.
编制了基于VB6.O开发的螺旋滚筒可视化CAD系统,系统由切削图绘制、参数计算和零部件图绘制三部分组成,并具有图形显示、数据文件存取等功能,可快速高效地实现采煤机滚筒的可视化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3.
叶丹  刘盈 《煤矿机械》2007,28(5):73-74
用AutoCAD内嵌的LISP语言编程,模拟齿轮切削加工,获得齿轮精确三维模型,成功解决了齿轮切削加工因齿轮模数过大而受机床、刀具限制的问题。保证了齿轮三维模型与实际加工产品的一致性。给出了实例及部分程序代码。以AutoCAD作为图形显示界面,模拟切削过程可观察。  相似文献   

14.
采煤机滚筒可视化CAD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嵘  孙燎原 《煤矿机电》2003,(5):81-82,80
本文编制了基于VB6.0开发的滚筒可视化CAD系统,系统由切削图绘制、参数计算和零部件图绘制三部分组成,并具有图形显示、数据文件存取等功能,可快速高效地实现采煤机滚筒的可视化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5.
Pro/E三维造型向AutoCAD二维图形的转换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将Pro/E参数化实体造型同现行的AutoCAD绘图相结合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 ,该方法在Pro/E中建立三维模型 ,然后转换为二维平面视图 ,并将其以dwg格式输出 ,提供在AutoCAD中调用。应用该方法将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FLAC3D前处理功能较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AutoCAD to FLAC3D模型转换方法,将建模工作转移到建模能力较强的AutoCAD软件中。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AutoCAD模型分解成长方体单元,将单元数据导入FLAC3D中。其实现过程:在AutoCAD中设定模型分组,指定最小单元尺寸限定尺寸,将模型进行分区,区间模型各组间进行布尔运算;然后以区间尺寸大小的长方体与区间模型进行布尔运算,如果运算结果是长方体且只有1块,则结束计算并保存;如果不是,则将区间分解为8个子区间,每个子区间与区间模型再进行计算,直至区间尺寸小于最小单元限定值为止;随后提取分解形成的长方体形3dsolid对象顶点坐标值,汇总各区间分解单元、坐标存入汇总文件,提取坐标、单元及其分组等数据写入后缀为.FLAC3D的文件中,由FLAC3D导入网格命令读取文件,完成模型转换。应用该方法可以在不简化的前提下建立复杂模型,提高模拟相似度,降低建模难度,提升建模效率,实现快速、精准建模。  相似文献   

17.
高成慧  付正飞 《煤矿机械》2006,27(9):105-107
针对目前二维和三维CAD系统共存的情况,利用AutoCAD和Solidworks软件各自的优点,在AutoCAD平台上用VisuaLisp语言开发了绘制直齿圆柱齿轮渐开线齿廓的程序,再在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齿轮的三维造型,为以后的运动仿真和力学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AutoCAD VBA的有限元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刚  彭晓南 《煤矿机械》2007,28(6):88-90
为探索渐开线花键冷搓挤成形工艺中齿条形刀具角度变化对花键成形结果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变更刀具齿形角分别进行成形过程仿真并进行结果分析比较;刀具形状复杂且整个研究需多次建模,在ANSYS中建模非常费时费力,选择AutoCAD VBA编程实现刀具的参数化造型而后导入ANSYS的方法。运行一次VBA宏程序即可得到一把虚拟刀具,大大缩短研究进程,也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AutoCAD绘图所生成的实体数据表的分析 ,介绍实体数据的提取方法 ,并利用所提取的数据开发一种基于AutoCAD平台的数控线切割自动编程系统。该系统可以在AutoCADR12和AutoCAD2 0 0 0环境下直接将CAD所绘图形进行工艺处理 ,并将图形转换成数控线切割所用的ISO标准“G”代码加工程序。生成的加工程序可以通过磁盘或局域网传送给线切割机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