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星  李殿荣 《中国油料》1996,18(3):46-48
研究了不同氮水平油菜收获期植株各器官硫、硼、钼和硒等元素含量和的积累的关系。植株各器官(种子除外)的硫以及种子和主戒骄戒躁 的硼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植株各器官的钼、硒和种子和硫以及其余各器官的硼含量随施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种子和主茎的硫以及果壳的钼、胡和硼的含量及积累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黄红紫泥油菜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四种岳陵区黄红紫尼土壤油菜肥效应函数模型。结果表明磷的效应最大,其次是氮和钾。当施肥水小于0.25时,K>N,超过0.25时,N>K。NP和NK对油菜产量具有显著正交互效应,而PK为显著负交互效应。交互效应大小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了油菜最高产量和最经济的肥料配方。分析了肥料对油菜产量结构的影响,提出了最适产量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3.
氮素营养对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及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组分含量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随施氮时期后移 ,小麦籽粒蛋白质及不同组分含量呈递增趋势 ,其中谷蛋白和清蛋白含量随施氮期推迟而递增 ,以孕穗期施氮达最高 ,醇溶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以拔节期施氮为最高 ;随施氮量增加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量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间呈二次曲线关系 ,籽粒最高蛋白质产量施氮量高于其最高产量施氮量  相似文献   

4.
氮素营养对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及组分含量的影响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不同旋氮量和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组合含量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时期后移,小麦籽粒蛋白质及不同组分含量呈递增趋势,其中谷蛋白手清蛋白含量随施氮期推迟而递增,以孕穗期施氮达最高,醇溶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以拔节期施氮为最高,随施氮量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量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间呈二次曲线关系,籽料最高蛋白质产量施氮量高于其最高产量施氮量。  相似文献   

5.
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1个大田试验研究了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养分含量、养分累积量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K2O)60、120和180kg/hm2与不施钾相比平均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6.9%、21.6%和19.8%,籽粒含钾量增加2.7%、9.0%和7.8%,植株地上部钾素总累积量提高42.9%、63.0%和82.2%。说明施钾能提高油菜籽产量、提高油菜对钾素吸收和累积。油菜钾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表观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100kg籽粒需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综合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钾肥高产高效生产的推荐使用范围为60~120kg K2O/hm2。  相似文献   

6.
施硼对双低油菜经济性状,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粘盘黄褐土上进行双低油菜324品种施硼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0-0.7mg硼用量范围内,土壤水溶性硼及有效分枝,每株角数,每角粒数和菜籽产量随施硼量增加而显著提高,油菜籽脂肪含量有增加趋势,当硼用量大于0.7mg时,则随施硼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田秀英  李会合 《食品科学》2010,31(7):105-108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苦荞籽粒蛋白质营养评价对硒的响应。结果表明,不施硒时,苦荞籽粒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T)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分别为34.4% 和52.2%,与WHO/FAO 提出的E/T 约40%,E/N 约60% 相接近,苦荞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在所测定的必需氨基酸中,含硫氨基酸(蛋氨酸+ 胱氨酸)含量和各评分值均最低,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除施硒量0.5mg/kg 土壤处理外,施硒使苏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蛋氨酸+ 胱氨酸随外源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施硒量≥ 1.0mg/kg 时,苦荞籽粒的粗蛋白(CP)、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硒量1.5~2.0mg/kg 土壤时,除含硫氨基酸(蛋氨酸+ 胱氨酸)外其余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各评价指标均优于不施硒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素形态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本试验研究,在楚雄州自然气候、土壤条件下,烤烟施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肥料,对烟株生长及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硝、铵态氮各占50%的配比,烟叶香吃味,内外观品质及烟叶含钾量明显优于其它硝铵态氮的配比,随着铵态氮比例的增加,土壤溶液中NH+4-N的浓度增大,过多的NH+4-N与K+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烟叶中的含钾量减少,烟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也随NH+4-N比例增加而增加,但超过限度却破坏了叶绿素的形态学构造,对产量和品质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下施氮量对烤烟生理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施氮量对烤烟生理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干旱下(相对含水率50%)随施氮量增加,烤烟根系活力增强,叶片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光合速率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差异;轻度干旱条件下(相对含水率65%),烤烟团棵期和成熟期缺氮或氮素水平过高,烤烟根系活力、SOD酶活性及光合速率均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大,在烤烟旺长期和现蕾期烤烟根系活力、SOD酶活性,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明显升高.在中度和轻度干旱下随施氮量增加,上部叶和中部叶总氮、烟碱及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总糖、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糖碱比、氮碱比、施木克值以纯N 7 g/株的中氮肥处理较合理.在同一施氮水平下,中部叶和上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烟碱、总氮以及钾含量均有所降低,糖碱比、氮碱比、施木克值以轻度干旱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生物固氮菌在烤烟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苗期、大田期随机区组排列的试验方法,探讨共生性广谱固N菌在烤烟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苗期施用固N菌可促进幼苗生长、大田期施用固N菌烟叶成熟期延长。在纯P、K用量相同水平下:不施N肥+固N菌的处理可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及产值,施纯N量8kg、5.6kg+固N菌的处理烟叶产量、亩收益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对筛选出的高吸镉能力和低吸镉能力油菜品种进行全生育期土培盆栽实验,研究两个油菜品种各器官吸收累积镉特征及体内镉分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不同吸镉能力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地上部总吸镉量与苗期地上部吸镉量高低一致,地上部不同器官累积镉量两个品种存在显著差异。随土壤镉含量的增加,高吸镉能力油菜朱苍花籽地上部吸收的镉主要转运至叶中,而低吸镉能力油菜川油Ⅱ-93则主要转运至茎中。在土壤镉含量大于1mg·kg^-1时,高吸镉能力油菜籽粒中镉含量显著高于低吸镉能力油菜,当土壤镉含量小于lmg·kg^-1时则相反。两个油菜品种地上部吸收的镉主要累积在茎和叶中,各器官中镉含量两品种均表现为叶〉茎〉角果壳〉籽粒。  相似文献   

12.
追氮对夏玉米淀粉含量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玉米随追氮量增加玉米籽粒淀粉含量、淀粉相关酶活性及其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籽粒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随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略有下降;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及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的活性随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的活性随追氮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随追氮量的增加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及崩解值先升高后降低,峰值时间以及糊化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13.
土壤和叶面施硒对烤烟硒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来源硒对烤烟各器官硒含量和烟叶硒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硒处理,烟叶硒积累速率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在移栽后65 d左右,叶面喷硒处理峰值更高但下降也更迅速。烤烟各器官硒含量均随施硒量增加而增加。不同施硒方法对烟叶各叶位硒含量影响不同,土壤施硒处理不同叶位硒含量大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而叶面喷硒处理则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不同养分因子对烟株生长及烟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差减法在保证N 素供应的条件下,研究大田生产中不同养分元素供应与否对烟株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K 处理使烟叶中的单叶重比FA 明显降低;- Mg 、- K 处理使烟株旺长期的单株叶面积明显减少;- P 处理的抗病性较差,3 种病害的病指均为最高;- K、- Zn 、- S 处理对烟株的抗病性均有不良影响;- K 处理的产量较低;- B、- K 对上等烟的比例影响较大,比FA 处理的下降9 .2 % ~9 .7 % ;- B、- Mg 处理的总糖、烟碱含量较低而- B 的总N 含量较高;- P、- S、- K 处理的总糖含量较高,总N 量较低;- P、- B 处理对烟叶的香气和吸味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氮素营养对烤烟类脂物含量和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氨素来源对烟叶类脂物含量和脂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在施氮量较低和无机氮施量过高时含量较高,在施氮量中等或总施氮量高但无机氮比例低时含量较低,短链饱和脂肪酸月桂酸、豆意酸含量有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鲜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烤后叶中乙醚提取物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鲜烟叶中眼毛分泌物含量(以干重表示)随施氮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趋于稳定。鲜烟叶的脂肪氧化酶活性随施氮总量和无机氮比例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施氮量过大时,增加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NPK施用水平对甜菜叶片、叶柄、块根中绝对舍氮量、绝对含磷量、绝对舍钾量的影响,指出甜菜全株及各器官的绝对含氮量、绝对含磷量及绝对含钾量在各生育时期均随NPK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并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两种染料(C.I.酸性红37和C.I.酸性绿20)与DMEU反应,获得N-羟甲基的酸性染料,采用轧烘焙工艺对棉和丝织物染色,发现含N-羟甲基的酸性染料染物的K/S值和变色性质比酸性染料的高,K/S值随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用含N-羟甲基的酸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分别与DMEU配合进行联合的染色和整理,结果表明:含N-羟甲基的酸性染料处理的织物对干折皱回复角,湿折皱回复角及强度的保持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氮磷对胡麻茎叶中生理指标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陇亚杂1号为材料,设计不施肥、施磷、施氮和氮磷配施4个处理。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灌溉地陇亚杂1号整个生育期茎、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一致,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片中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高峰值出现在现蕾期,茎中出现在盛花期;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茎中呈降-升-降趋势;可溶性糖累积量,茎中先升后降,呈倒V型,最高值出现在绿熟期,叶中可溶性糖累积量也呈倒V型,最高值出现在盛花期。胡麻茎叶中叶绿素a、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累积量都随氮磷增加而增加;氮磷配施与不施肥(CK)相比胡麻产量构成因子中单株蒴果数、每果籽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分别提高了27.97%、16.13%、18.52%和49.07%。  相似文献   

19.
四川白肋烟主栽品种适宜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达白1号、达所24、鄂烟1号砍收前农艺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吸食品质及产量、产值的影响,以确定四川达州白肋烟产区主栽品种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中熟品种达白1号和鄂烟1号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且化学成分协调,早熟品种达所24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量超过195 kg/hm2时,上、中等烟比例下降,化学成分不协调。不同品种的总氮、烟碱、k+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而总糖、还原糖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施氮水平条件下,从部位上看,总氮、烟碱含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总糖、还原糖含量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k+含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总体来看,无论产量还是内在化学成分,中熟品种达白1号和鄂烟1号在225kg/hm2施氮水平上表现最佳,早熟品种达所24在195kg/hm2施氮水平上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NPK施用水平对甜菜叶片、叶柄、块根中绝对含氮量、绝对含磷量、绝对含钾量的影响,指出甜菜全株及各器官的绝对含氮量、绝对含磷量及绝对含钾量在各生育时期均随NPK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并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