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塑料成为汽车轻量化和节能的首先材料。发达国家已将汽车用塑料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汽车一般部件重量每减轻1%,可节油2%。国外汽车自身重量同过去相比已减轻了20%~26%。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轿车自身的重量还将继续减轻20%。  相似文献   

2.
塑料在国外汽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塑料因具有优异的性能,已在汽车覆盖件、内饰件、发动机、传动系统、货厢等部件上获得广泛的应用。用塑料制造汽车零部件不仅可以减少腐蚀、简化工艺、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使汽车轻量化,降低燃油消耗,改善汽车性能。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塑料在国外汽车中的应用及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婷 《聚氨酯》2013,(10):70-75
<正>随着技术的进步,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在不断增加。优质的塑料用于制造汽车各种部件。今日的汽车已经离不开塑料。发达国家已将汽车用塑料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能源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今天,减轻汽车的自重,是降低油耗、节约能源、减少汽车排放的最有效途径。在工业发达国家,轿车轻量化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引导和大力支持,轻量化新材料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超轻钢车身、全铝车身、复合材料车身技术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塑料合金材料、塑料复合材料、金属/塑料夹芯材料及其先进的塑料加工成型技术在汽车工业应用的广阔前景;论述了汽车另部件塑料化是实现汽车轻量化、节能化方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塑料制件替代金属制品早已经成为汽车以及高铁列车等交通工具减重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其明显的作用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针对塑料成为汽车轻量化节能减排最现实的选择,论述了塑企发展的源动力科技创新是关键,阐述了车用塑料高性能化、环保化,轻量化主题在高端车上备受推崇,同时指出了塑料替代打造轻量化零部件复合材料实现轻质车身梦想.  相似文献   

6.
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汽车材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轻量化和环保化。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是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烧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车的自重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为此,增加塑料类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量,便成为降低整车成本及其重量,增加汽车有效载荷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现代塑料》2005,(1):i016-i018
50多年以来,欧美汽车生产商为了减轻汽车的重量,一直在考虑利用新的塑料材料实现汽车的轻量化,新型材料对于现代车辆的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汽车向轻量化方向发展,由SMC/BMC/TMC制作的部件已在欧美的很多汽车上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轿车的轻量化,塑料部件的用量正逐渐增大;在汽车技术性能不断提高的同时,日渐进入高度舒适性阶段,作者介绍了塑料部件用涂料的选择、运用场合、开发动向及为满足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完美而推出的“感觉”涂料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轻量化、绿色环保和舒适安全性将成为我国汽车用材料未来发展方向,树脂基复合材料将是实现汽车轻量化、塑料化的材料之一.介绍了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MT)、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ET)、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NMT)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等的特点和应用实例分析.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是汽车轻量化设计和选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朱俊 《上海塑料》2009,(4):23-27
塑料在现代汽车制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发车用塑料结构件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采用塑料结构件的汽车使汽车轻量化和环保化。介绍了塑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及我国车用塑料进入高速发展期 同时指出了汽车塑料材料与制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国外塑料》2012,(12):26-29
由中欧化工制造商协会(APIMC)发起联合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国际汽车轻量化材料科技联盟和中国.沧州经济开发区组织的第六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塑料及创新材料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于11月28-29日在中国河北沧州举行,论坛关注汽车轻量化塑料产品研发及塑料技术在汽车内饰件、外饰件、保险杠、电子组件、传动系统、燃油系统、底盘、发动机等汽车轻量化创新应用,展示汽车轻量化绿色技术创新科技成果,探寻OEM在亚洲新时期需求新变化及轻量化塑料产品研发合作创新模式。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国际汽车轻量技术联盟(亚洲)"在此间宣布成立。  相似文献   

12.
《国外塑料》2012,(12):8
<正>绿色制造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伴随中国汽车工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车用轻量化塑料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同时也给汽车轻量化塑料技术应用提出更高革新要求。汽车材料制造商、整车厂、零部件和科研院所如何优化汽车产业链及绿色轻量化科技革新应用,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中国汽车业需要树立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富有成本效益地进行研发共享,  相似文献   

13.
未来的汽车是属于适应环境保护的绿色汽车,复合材料能提高材料性能,延长使用期,加强功能性,这些都是对环境有利的特性。本文阐述了轻量化结构必然成为汽车零部件材料的最佳选择;介绍了以塑代钢加速环氧玻璃钢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以及生物塑料、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正在成为汽车业的主流材料;同时指出了铝复合部件是汽车制造的又一发展趋势,汽车制造中复合材料的使用迅速增长的前景和商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汽车轻量化出发,首先分析汽车轻量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现状,然后分别根据塑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两种新型材料的特性及优势,对其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节能、降耗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人们对汽车轻量化、低油耗、安全性能等要求不断提高,质轻、耐腐蚀、减振、成型加工方便的塑料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工业,其应用部件已由普通装饰件发展到结构件、功能件,而使用的塑料种类也由通用塑料扩展到强度高、冲击性能好的高性能增强工程塑料。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汽车的塑料用量不断增加。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汽车用塑料的用量还将大幅上升。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塑料需求量将达350多万吨,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接近600万吨。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汽车用塑料的研发,现已推出多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塑料品种供汽车工业使用。但我国的汽车用塑料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汽车专用塑料牌号少、产品性能不能满足选材要求等。论坛里面的汽车用塑料板块已经有很多坛友对其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期推出汽车用塑料专题,对塑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供读者参考。我刊今后将不定期将中塑互联,http://bbs.ourplas.cn上优秀的帖子整理刊发,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前,车用燃料约占石油消耗总量的35%,汽车排放的CO2_约占人类活动排放CO_2总量的20%。汽车轻量化有助于降低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实施汽车轻量化需采用的主要材料有碳纤维、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强度钢等。本文分别以丰田汽车、日产汽车和三菱化学作为日本汽车和化学工业的代表,介绍世界汽车工业强国——日本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带动了汽车用塑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预计,到2005年汽车用塑料将达到76万吨,到2010年将达到128.7万吨。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和汽车塑料技术的扩大应用,汽车材料的构成近些年来有了显著变化。目前塑料的使用量平均占汽车自重的5%~10%,汽车塑料的单车用量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汽车塑料的用量现已成为衡量汽车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化工设计通讯》2016,(7):47-48
为了适应现代化绿色环保的科技发展要求,汽车材料的使用也更加轻量化和环保化,所以塑料在汽车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塑料的质感较轻,并且与钢铁相比更加的防锈,特点是设计自由度比较大,所以车用塑料结构件在汽车工业得到了重点发展。用塑料来制造汽车用的零部件同样也实现了当前的世界汽车材料要求轻量化环保化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根据塑料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塑料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以及目前主要使用的汽车材料制品,总结出塑料材料是未来汽车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全塑车身也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了我国汽车工业轻量化、绿色环保和舒适安全将成为我国汽车用材料未来发展方向。本文重点阐明聚氨酯(PU)是实现汽车轻量化、塑料化的关键材料。指出了纤维增强PU复合材料,微孔木质纤维复合材料、TPU合金、TPU复合材料、生物降解PU材料和PU轮胎将是汽车用PU材料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塑料工业》2006,34(2):54-54
当前,世界汽车材料的技术发展方向是轻量化和环保化。减轻汽车自重是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烧效率的有效措施,汽车的自重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为此,增加车用塑料在汽车中的使用量,成为降低整车成本及其自重、增加汽车有效载荷的关键。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其中节能环保及小排量经济型乘用车被列入鼓励发展类目录;而且目前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经济型小排量车的各项要求,今后各地对小排量车的限制将取消,同时,国家在税收上也会给予小排量车适当的优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