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就拿移动音乐享受来说.以当年的WALKMAN到现如今的MP3.这两者之间的进步幅度可真是不小。而更为主要的是。当人们的耳朵被逐渐满足的时候,人们的眼睛也需要得到娱乐,眼睛比起耳朵对人类是更为重要.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比起MP3播放器.更为高规格的MP4播放器也十分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MP4播放器很多.这里我们仅推荐几款比较有特色的MP4产品以及几款播放MP4十分出色的产品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通信》2005,(13):58-59
音乐手机将手机与MP3播放器相结合,方便易携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下对简约的渴望.随着存储容量、传输速度、音响效果等技术瓶颈的一一突破音乐手机很可能成为同等级别的MP3播放器的直接替代性产品。在未来几年内.直接威胁到普通便携类MP3播放锯的生存,而迫使MP3播放器朝着专业化.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作为国产主流厂商的夏新在以探路者姿态推出了M6、M60、M8等几款重量级音乐手机后.又紧锣密鼓地向市场推出音乐手机新贵M66成功抢滩音乐手机市场。  相似文献   

3.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就那么几年.这个MP3的内存容量从最早的几MB发展到现在以GB为单位计算的同时,它的显示屏幕也逐渐从黑白走向了多色、彩色。从早期的仅仅只能显示基本信息到后来的浏览图片以及近1、2年风光起来的视频播放.花样也越玩越透了。究竟这MP3播放视频的功能是否如某些人说的那般肋呢?口说无凭.还是让我们找些以可以播放视频的MP3来比较下吧!  相似文献   

4.
数字资源的容灾要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爱君 《信息技术》2006,30(6):146-148
信息时代用户欲检索利用、网络要传输的最终产品,勿庸置疑是数字资源。数字化地球对巨量信息的有效存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多媒体、流媒体的广泛应用需要巨大容量的视频音频文本存储空间;便携式移动存储开辟了数据交换的全新途径,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播放器等数字化设备迅速普及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IT时代周刊》2006,(20):68
有没有想过把2500首MP3装到你的播放器里?恐怕你要担心内存不够了。不过,SanDisk公司最近推出了全球容量最大的闪存MP3播放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款标配8GB的MP3播放器还带有一个microSD扩展槽,  相似文献   

6.
ADPCM语音编解码电路设计及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MP3播放器已经成为流行的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由于MP3编码算法非常复杂,目前,一部分MP3播放器的录音功能主要基于ADPCM算法和DSP来实现。本文阐述了ADPCM语音编解码VLSI芯片的设计方法以及利用FPGA的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7.
MPMan 我们生活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电脑的普及和因特网的扩张,使人们能在瞬间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纵横世界,在电脑里播放MP3音乐已经是好几年的事了,MP3的光碟也已比比皆是,利用VCD来播放MP3音乐则是中国人的创新。MP3 MP-Man是新诞生的便携式CD品质音乐播放机,把它称之为MP3 Walkman可能更贴切、使人们更能接受,它完全不同于  相似文献   

8.
西江月 《新潮电子》2006,(1):284-285
MP3播放器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外形,功能,容量都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但是,对于主要运用于音乐播放的产品来说,音质仍然是首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到音质,人们一般会想起音频解码芯片,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引进音响技术以改善MP3的音质。  相似文献   

9.
《电子与电脑》2004,(1):50-64
一.MP3技术衍生产品 经过几年的发展,MP3播放器的应用领域已经向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各个领域延伸,发展出多种多样的产品形式.按照资料存储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MP3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电子科技》2002,(16):56-56
数字音乐的革命使音乐的存储方式由物理转向数字,使用MP3或WMA等方式存储音乐,使我们免去了对磨损磁带和刮伤CD的担心。如果仅能在计算机上听音乐的话,数字音乐并无太大的吸引力,但是有了便携式的MP3播放设备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不但能轻松地复制和传送这些小文件,而且还能轻松地将其存贮到便携式播放设备中去。硬件MP3播放器能够在脱离PC的情况下,储存、解码、播放数字音频文件的设备,它让MP3不必依赖于个人电脑,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数字音乐带来的快乐。硬件MP3播放器是独立的,具有特殊用途的产品,它具有电…  相似文献   

11.
通通 《家庭电子》2004,(7):22-22
如今。MP3播放器已经从当年的奢侈品变为大众级消费品。国产品牌的崛起极大降低了人们购买MP3播放器的门槛,越来越丰富的功能更是增强了MP3播放器的市场诱惑力。MP3播放器在加入传统复读机和采访机的功能后,更成为倍受学生一族青睐的热选产品。  相似文献   

12.
《电子与电脑》2001,(12):77
MP3随身听从1998年正式开始出现在世界上,一直发展到现在,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MP3随身听就在各大世界级的生产厂商的推崇下,变得越来越成熟。以其快捷的文件传输录音,和其越发出众的外形和功能,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受到广大追求时尚的新潮一族的喜爱。在这里我们就为想购买MP3播放器的朋友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时代的进步势必要带动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在过去的一年中,数字消费产品大量涌入普通消费者家庭就很好的说明,这个产业已经开始渗透到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而在这之中,MP3播放器应当说是发展最快的。 从MP3出现至今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但它的发展速度却要用瞠目来形容。记得在1998年帝盟发布世界上第一个MP3播放器的时候就引起一片轩然大波,这其中不仅仅有MP3音乐版权的问题,最主要的是MP3播放器几千元的天价是否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在其后的2年中,随着闪存成本的大幅下跌,以及MP3产业的逐步形成, 使得MP3播放器的价格也是一落千丈,仿佛在弹指之间数码时代就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而MP3的春天仿佛也随之来临了, 价格已不会成为MP3发展的瓶颈,MP3就像手机那样不再是奢侈品和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闪存MP4的大规模降价,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加入到 MP4播放器拥有者的大军中,从MP3音乐到MP4视频,人们的欣赏习惯也在慢慢发生改变,无论网上下载还是自己转制,大家都希望能享受随时随地观看电影的乐趣。不过在使用中,人们发现从网上下载的影片有时会带有软广告,并且许多影片都没有附带字幕,而且由于容量等原因,我们有时也并不想将整部影片都放到播放器中,而更喜欢以精彩片断的形式存放下更多的影片。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对 MP4的视频进行一番小手术吧,视频切割和字幕插入便是我们玩转 MP4播放器时最常用到的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MP 3随身听的主流容量已经上升到128MB,也就是说,如果以128kbps的中等压缩率来录制音乐,这种容量的MP 3随身听可以装下大约2小时播放时间的曲目,足以满足大多数用家的需要。虽然其容量还赶不上采用内置硬盘作储存体的MP 3播放  相似文献   

16.
李扬 《数码》2005,(3):20-22
在二十多年前,索尼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台随身听,让我们可以把音乐带在身边随地享受。二十多年后,苹果电脑公司的iPod系列产品又将MP3随身听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让人们可以更方便地享受到数字化音乐。无论是从模拟还是到数字化,音乐随身听都充满着神奇的魔力,就像它们所播放的音乐一样,始终流行不衰。  相似文献   

17.
<正> 数字化潮流真是势不可挡,连我们司空见惯的手表也不例外。世界著名电子钟表厂商日本卡西欧公司新近推出了四款全新创意的数字化手表产品,将MP3音乐播放机、数码相机、个人信息管理器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分别融入手表那方寸之间,堪称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18.
通通 《家庭电子》2004,(5):19-19
随着MP3播放器的日渐普及,各种价位与款式的产品层出不穷,特别是高档MP3播放器以其一流音质与出色性能深受时尚人士的追捧。然而,几乎每款高档MP3播放器都具有自己的诱人之处,让人选购时难以取舍。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大家,音质的好坏应作为选购MP3播放器时最主要的参考因素,另外像耳机配置这些直接影响播放效果的附件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严健 《数字通信》2005,(23):47-49
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用手机来替代MP3播放器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因此手机厂商们也更多地将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作为其产品的突出特点加以宣传。并且也有很多手机为了方便音乐的播放将播放器面板直接做到了手机表面。今天我们要介绍的LG G282就是这样一款手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新潮电子》2010,(3):230-232
从第一款MP3播放器诞生到现在已经翻过了第一个十年。十年来,MP3播,放器以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传统卡带式随身听、CD随身听、MD随身听的终结者。对于任何商品来说,市场发展到—定阶段就会面临用户细分的问题,高清MP4播放器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还有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希望拥有一款携带方便的MP3播放器.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带上一款音质优异的随身听。带着一份轻松惬意的心情,聆听春之呢喃,感受万物的苏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