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铜粉置换硫代硫酸盐金时,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氧化剂二价铜离子对该置换反应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能消除氧化剂的抑制作用,提高金置换率。比较了硫氰酸盐、硫脲和硫代硫酸盐等浸金体系的氧化剂对置换回收金产生抑制作用的共性原因,分析了克服其负面影响方法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硫脲浸金法因具有高效、环保、浸出速度快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非氰提金法,而生物氧化预处理—硫脲浸金工艺以其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浸金效率高同样倍受关注。详细介绍了硫脲浸金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浸金液中金的回收方法,以及生物氧化预处理—硫脲浸金联合工艺,并对硫脲浸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论证了硫脲溶金的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硫脲浸金效率的方法和硫脲法提金的应用范围,较详细地讨论了硫脲铁板浸置工艺、硫脲浸出矿浆直接电积工艺、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和金属置换法从硫脲浸金液中回收金的工艺特点及一般规律,并简述了硫脲浸出剂的毒性和硫脲提金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证了硫脲溶金的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提出了提高硫脲浸金效率的方法和硫脲法提金的应用范围, 较详细地讨论了硫脲铁板浸置工艺、硫脲浸出矿浆直接电积工艺、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和金属置换法从硫脲浸金液中回收金的工艺特点及一般规律, 并简述了硫脲浸出剂的毒性和硫脲提金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5.
加温硫脲炭浸法提金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清波 《黄金》1993,14(12):23-27
广西龙水金矿浮选金精矿采用加温硫脲炭浸法提金新工艺处理,精矿金品位45.33g/t,硫脲用量6kg/t,金浸出率可达94。26%,金总回收率达90.28%.降低硫脲用量,提高金浸出率的重要条件是适当的温度,氧化剂,保护剂,吸附剂等诸因素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硫酸预氧化难处理金矿石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德良  王淀佐 《黄金》1998,19(11):35-37
研究探讨了硫酸作为氧化剂,分解细粒浸染型含砷难处理金矿石的技术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可以有效地氧化砷黄铁矿而实现金的单体解离,适宜的分解条件为:硫酸与矿粉质量比=3,采用机械搅拌,反应温度240 ̄260℃,分解时间2 ̄3h,分解渣采用硫脲浸出时,浸金率高于95%。浸金条件为:硫脲质量分数1%,三价铁作氧化剂,OX/L(氧化剂与络合剂比值)=0.04 ̄0.06,浸出时间6h。  相似文献   

7.
氰化尾渣提金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选矿厂高硫高砷难处理金矿石经两段焙烧—氰化浸金后产生的尾渣,根据其性质分析,采用硫酸浸铁—硫脲浸金工艺进行提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最优浸铁条件下,即浓硫酸用量45 m L、温度80℃、时间4 h、液固比4∶1,产出的浸铁渣再进行硫脲浸金,铁和金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0.37%和63.44%;这表明采用该工艺可有效地从该氰化尾渣中浸出回收金。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最有希望取代氰化法浸金的硫脲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酸性硫脲法存在硫脲过多消耗、设备严重腐蚀、溶金没有选择性、以及溶液的再生和净化工序复杂等一系列问题。为克服这些缺点,笔者从硫脲本身的微观结构出发,根据“构效关系”找到了一种能使硫脲在碱性介质中稳定的稳定剂,并对碱性硫脲浸金工艺及其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此工艺在含金废料的回收及金矿的浸取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是一条经济合理、简单可行的提金新途径。文中最后指出了碱性硫脲法浸金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某含铜金精矿焙砂中铜含量高,直接进行酸性硫脲浸出,铜会对硫脲浸出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该含铜金精矿焙砂性质特点,进行了酸浸脱铜、硫脲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酸浸脱铜预处理后,采用硫脲浸出工艺处理该含铜金精矿焙砂,金浸出速率较快,且金浸出率相对较高;在优化条件下,经过1 h的硫脲浸出,金浸出率可达92. 2%,银浸出率可达48. 6%;硫脲浸出工艺可实现快速高效回收金精矿焙砂中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黄金》2005,26(2):56-56
硫脲作为无毒浸金试剂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从硫脲浸金溶液中回收金工艺并没引起人们太多的重视,特别是电解沉积工艺。试验采用线扫描伏安测量法(Linear Sweep Voltametry)和定时电位测定法(Chronopotentiometry)对从硫脲溶液中电解沉积金进行了研究。因为电位低于0mV,呈负值(饱和甘汞电极),金还原由扩散步骤控制。预测在温度25℃时,  相似文献   

11.
在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硫脲酸性浸出难浸金矿中的金,并考察了各种影响金浸出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最佳浸金条件是:硫酸初始浓度1.3mol/L、硫脲浓度14g/L、硫酸铁浓度24g/L、液固比10∶1、浸出时间10h,金浸出率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黄金》2015,(8)
对河北某金矿区矿石进行了硫脲浸金试验研究。试验分别考察了硫脲质量浓度、Fe(Ⅲ)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方式、p H值等条件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保证足够硫脲质量浓度的前提下,氧化剂Fe(Ⅲ)与硫脲质量浓度比是影响金浸出效果的第一要素。在Fe(Ⅲ)与硫脲质量浓度比为3.6∶50,连续浸出6 h的最佳条件下,获得了94.83%的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13.
含硫金矿的焙烧处理及硫脲浸金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含硫金矿经焙烧预处理后,以酸性硫脲溶液浸金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助溶剂Re 1存在下,低品位的原生硫化金矿及高品位的浮选金精矿均可得到高于95 % 的金浸出率。得到了焙烧预处理、硫脲浸出难处理金矿的完整工艺,并试图解释硫化矿物的成分和结构是影响硫脲浸金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硫脲浸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鲁志祥  王英滨  陈力平 《黄金》2003,24(7):34-38
介绍了硫脲浸金法的浸金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评述了硫脲浸金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酸性溶液中硫脲浸金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氧化焙烧-预浸处理-硫脲浸金的工艺优化思路,并经过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FeCl_3用量为0.5%,硫脲用量为2.5%,pH=1.0,浸出温度25℃,反应时间10 h,液固比2.5:1,在此条件下金浸出率为84.76%。  相似文献   

16.
陈汝璨  郭学益  张磊  雷勋惠  段小阳  秦红 《黄金》2023,(5):37-42+51
黄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氰化法提金,但氰化法生产周期长,所用氰化物剧毒,若管理不善,存在潜在环境污染风险。以某黄金冶炼厂含金酸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硫脲体系浸金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强化搅拌硫脲浸出条件下,含金酸渣金浸出率仅83.17%;在超细磨强化硫脲浸出条件下,含金酸渣金浸出率达89%;推荐最优试验方案为强化搅拌浸出+一段超细磨浸出一次+二段超细磨浸出三次+强化搅拌浸出,该方案含金酸渣金浸出率达95.04%,可实现含金酸渣中金的清洁深度提取,为非氰提金工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热力学的浸金体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分析浸金体系基础上,推导浸金过程的热力学判据,提出浸金的平衡常数判据,讨论浸金体系氧化剂和络合剂的关系。浸金体系氧化剂的电位判据和金(Ⅰ/Ⅲ)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相关,稳定常数愈大,该浸金体系所需氧化剂的最小氧化电位愈小。  相似文献   

18.
磁场强化硫脲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邱廷省  罗仙平 《黄金》1999,20(9):32-34
在分析传统硫脲浸金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磁场强化硫脲浸金过程,分析了浸金时间、硫脲用量、酸度以及磁化方式和磁化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常规硫脲浸金和磁场强化硫脲浸金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莫伟  马少健  乔红光 《有色矿冶》2005,21(Z1):37-38
根据广西含砷难浸金精矿的性质特点,研究了碱浸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主要探讨碱浸预处理对浸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浸是该难浸金精矿较有效的预处理方法;金的浸出率与砷脱除率相关;且氰化过程中添加氧化剂可获得较高的浸金率。  相似文献   

20.
董岁明  姚坡  李绍卿 《黄金》2006,27(3):35-37
进行了某富硫高砷金精矿加添加剂CL硫脲浸金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CL可以改善硫脲浸金过程,降低浸出所需的硫脲浓度,提高金浸出率,可使该金精矿的金浸出率达到89%以上。试验还探讨了浸出的最佳条件,并分析了添加剂CL对浸金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