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ZG06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铸钢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G06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水轮机铸件的组织和性能试验分析的结果表明,若出现类似魏氏体组织的δ-铁素体时,铸钢件的冲击韧性急剧下降。经正火处理可消除该铸钢中的δ-铁素体相。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曲轴铸件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连续步进式加热方式对铸态球铁曲轴进行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处理,在球铁基体内获得以珠光体为基体、石墨球周边呈分散状破碎铁素体的组织.研究了正火处理工艺参数对基体中铁素体的形貌、含量及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正火温度对铁素体的含量和破碎状态有显著影响,随铁素体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抗拉强度下降,韧性、塑性提高,而且铁素体含量对铸件显微组织形貌有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球铁曲轴的优化热处理工艺为:820℃正火保温6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破碎铁素体球铁组织,该组织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陈冰泉 《钢铁研究》2003,32(4):43-45
以18-8不锈钢为研究材料,采用TIG焊方法,仅改变焊接速度来观察接头组织形态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固态相变区中,焊接速度越大,该区残留的δ-铁素体愈多且在晶内按一定方向平行分布。在1150℃以下接近1150℃的热影响区中,仅在晶界出现δ-铁素体,焊接速度越大,该区晶粒越小,晶界δ-铁素体数量愈多。焊接速度对焊缝中δ-铁素体形态有影响,但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1000~1200℃ 1~3 h固溶、淬火或空冷对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00Cr24Ni13(/%:≤0.02C、23~25Cr、13~14 Ni)200 mm×1 250 mm铸坯8铁素体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铸坯中δ铁素体量减少;随固溶温度的升高,铸坯中的连续网状δ铁素体断开并且长大,空冷则会促使高温下长大的δ铁素体向小尺寸颗粒状组织转变;当铸坯试样在1 200℃保温3 h空冷后,网状δ铁素体完全转变成弥散分布的小于10μm的颗粒状铁素体组织,δ铁素体相比例也由14.3%降至7.3%。相对于颗粒状铁素体,网状δ铁素体的奥氏体-铁素体两相界面在轧制中更容易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5.
王强 《四川冶金》2001,23(3):24-26
对于汽轮机叶片用钢来说,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2Cr12NiMoVNb钢δ铁素体含量在已往的生产中时常发生超标(>5%)的情况,分析了δ铁素体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该钢δ铁素体含量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强 《特钢技术》2001,9(2):16-20
对于汽轮机叶片用钢来说,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2Cr12NiMWoVNb钢δ-铁素体素体含量时常发生超标(>5%)的情况,分析了δ-铁素体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该钢δ-铁素体含量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304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圆坯穿管开裂问题,进行了化学成分优化、使用末端电磁搅拌并合理控制过热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钢成分,使铸坯心部组织中的δ铁素体面积分数由原来的8.6%降低至7.2%。优化成分后使用末端电磁搅拌使铸坯心部组织中的δ铁素体面积分数降低至5.8%,而且分布比较分散,未使用末端电磁搅拌的铸坯心部δ铁素体呈网状。过热度为30~40℃时对降低钢中δ铁素体含量有利。采取以上措施使304铸坯心部的δ铁素体含量明显降低,穿管开裂现象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SUP13Cr钢是由普通13Cr发展而来,综合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都有所提高,但SUP13Cr钢中高Cr、高Mo的成分设计,使钢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能的同时,组织中容易出现δ铁素体。δ铁素体又称高温铁素体,在室温下相对少见,但在SUP13Cr钢中仍然有δ铁素体保留到常温下,由于δ铁素体较脆,在加工及使用中易引发裂纹,并且容易引发点蚀,对材料的韧性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所以一般无缝管生产中把δ铁素体作为有害相加以控制。现以三种不同13Cr系列钢种为试验对象,重点研究SUP13Cr钢中的δ铁素体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并提出了减轻SUP13Cr中δ铁素体的热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附带EDS系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850 MPa级焊缝金属的微观组织,并通过分析焊缝金属凝固和相变过程,研究组织形成机制。发现原δ铁素体柱状晶晶界附近的锰和镍含量高于其心部含量。原δ铁素体柱状晶晶界附近组织由平行板条马氏体组成,板条宽度约为300 nm,原δ铁素体柱状晶心部组织由"交织状"板条马氏体组成,板条宽度约为400 nm。分析认为造成原δ铁素体柱状晶晶界附近和心部组织差异的重要原因是锰和镍的偏析,而焊缝金属良好的冲击韧性是因为存在30%"交织状"马氏体和一定量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0.
摘要:通过拉压疲劳试验及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M50NiL轴承钢淬回火组织特征及对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少量δ-铁素体及M2C、MC碳化物;扫描电镜观察发现1070℃淬回火试样δ-铁素体及临近的聚集球状M2C碳化物,δ-铁素体位于晶界处,尺寸主要为4~8μm,钢中碳化物尺寸最大为2.66μm;1100℃淬回火试样δ-铁素体相界存在大量片状的M2C碳化物,尺寸在8μm以上的δ-铁素体数量增加,最大为17.51μm;1070℃淬回火试样的疲劳极限为713MPa,主要起裂源为Al2O3、Al2O3-CaO夹杂物,循环次数随夹杂物尺寸的增大而降低,且Al2O3-CaO夹杂更易引起试样的疲劳断裂;1100℃淬回火试样的疲劳极限为707MPa,主要起裂源为δ 铁素体组织缺陷,起裂源于8μm以上δ-铁素体的相界处,疲劳寿命受应力及δ-铁素体尺寸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敏  周强国  严伟  王威  樊新民  单以银 《钢铁》2013,48(5):62-67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3种新型高硅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同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中添加硅元素会形成大量的δ铁素体,而将钢中碳质量分数提高到0.25%时,可以抑制δ铁素体的形成。δ铁素体会降低钢的强度,但并不降低钢的韧性。沿轧制方向分布的长条状δ铁素体割裂了基体的连续性,使钢的冲击试样断口呈现分层特征。  相似文献   

12.
陈亚宁 《特钢技术》2010,16(1):18-20,23
2Cr11Mo1VNbN是汽轮机叶片用钢的一种,叶片用钢作为一种重要的汽轮机用钢铁材料,因其工作环境恶劣。质量要求相应较高。近年来,用户的技术协议对δ铁素体的含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针对轧制大型材生产过程中影响艿铁素体含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讨论了Cr当量和温度当量对轧材δ铁素体含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成功控制了轧制大型材的δ铁素体含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研究了化学成分和温度对T122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影响,计算和相应试验结果表明,化学成分和热处理温度变化对δ-铁素体含量影响显著,铬含量降低,氮含量和碳含量增加,能明显降低δ-铁素体含量。在1 030~1 070℃的温区热处理,δ-铁素体含量最低;超过1 200℃热处理会产生γ-Fe→γ-Fe+δ-Fe转变,即在低于1 200℃处理不含δ-铁素体的钢中会生成δ-铁素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17-4PH钢生产数据的分析,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化学成分,加热参数对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影响,研究制定了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5.
超高碳钢的回火组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CM2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超高碳钢双相区淬火 中、高温回火后的组织,用Instron型拉伸试验机测定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650℃的回火组织为等轴状的铁素体与球状的渗碳体,屈服强度σ0.2=1127MPa,抗拉强度σb=1 266 MPa,均匀伸长率δu=8.26%,总伸长率δt=9.71%,维氏硬度HV为397;450℃回火组织的铁素体保持淬火的形态,回火碳化物为ε碳化物在基体上以断续的片状析出,σ0.2=1 911 MPa,σb=2 028MPa,δu=δt=1.88%,HV为595;400℃回火组织中的铁素体保持淬火的形态,回火碳化物在位错处几乎呈网状析出,拉伸无塑性,HV为703.  相似文献   

16.
王强 《特钢技术》2001,9(2):16-18
对于汽轮机叶片用钢来说,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2Cr12NiWMoVNb钢δ-铁素体含量时常发生超标(>5%)的情况,分析了δ-铁素体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该钢δ-铁素体含量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Al含量的δ-TRIP钢进行电阻点焊试验,和对点焊接头进行显微组织、抗拉剪性能和显微硬度的分析,得知在电极压力为3 kN、焊接时间为7cyc时,δ-TRIP钢T1、T2的可焊电流区间分别为4.5 ~5.5、4.0 ~5.0 kA,并且两者的拉剪力均超过10 kN.研究发现,提高Al含量有利于在熔核区和热影响区获得包含δ铁素体的混合组织,从而避免了形成完全马氏体,改善了与母材之间的硬度差异.通过EDS分析发现,在凝固过程中Al会从液相扩散到δ铁素体中,从而有利于在室温下获得更多较为稳定的δ铁素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定量金相分析、冲击试验和SEM试验分析,研究了化学成分和正火温度对材料中δ铁素体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δ铁素体的形成机制,以及含量和位置分布对材料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成分和正火温度对δ铁素体含量影响显著,C+N含量增加能够显著降低材料中的δ铁素体含量;δ铁素体主要集中在原奥氏体晶界位置生成,显著降低材料的冲击功,并且在δ铁素体与马氏体基体界面位置会聚集大量富Nb碳化物,降低韧性的同时减少了MX相生成量。  相似文献   

19.
1Cr12Mo钢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如何控制1Cr12Mo钢的铁素体含量,着重分析了δ-铁素体形成的原因,指出了控制该钢艿一铁素体含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曹政宽 《重庆钢研》2001,(25):5-8,36
17-4PH化学成分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的调整对其组织及性能有重要影响,我们通过优化其化学成分,使基体在经过热加工及热处理后的δ-铁素体组织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尽量减少,提高其加工成材率并达到所要求组织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