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月前从媒体介绍中关注到了黄江琴,没买到她的原版唱片。却拥有了若干张黄江琴二胡演奏专辑的CD-R。最近又知道了邓伟标,进而知道了《情殇》。对《情殇》由关注到喜爱,其因一是先在网上听了该唱片的几个片断,再是从媒体看到了唱片制作背后的一些故事——唱片音乐和背后的故事一起打动了我,这才想买唱片并打算写点东西。恰逢《现代音响技术》与“雅燃音乐”网站举办“《情殇》聆听感受征文活动”,便更觉得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相似文献   

2.
扬帆 《家庭电子》2003,(4):46-46
(2)著名音乐唱片评价刊物全世界每年都要推出大量的唱片,但对于不同版本,唱片的重放质量相差很大。那么,到底哪种唱片版本是最好的呢?面对浩如烟海的唱片制品,初入音乐殿堂的爱好者很难从中找到上乘之作。为此,有些国家设立了专门机构,对现有的唱片制品进行评选,把优秀唱片介绍给广大音乐爱好者。目前,有些唱片评价机构的权威性已得到公认,所推荐的唱片在演奏水平和录音效果方面都是唱片中的佼佼者,在曲目的选择上也注意了广泛性。这些权威评价机构有:美国的“The Absolute Sound”(简称TAS)、英国的“企鹅唱片指南”、日本的“唱片艺术”等杂志。这三家杂志已成为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评价机构。在选用优秀唱片之前,先对评选出这些优秀唱片的机构作些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人们能从多如繁星的唱片库中精选  相似文献   

3.
《实用影音技术》2002,(10):59-62
中图公司广州分公司经销的《百年经典》系列不仅销售一枝独秀,而且还做出了口碑。实羡煞了其它唱片公司,其实这个系列的成功也并非巧合,除平实漂亮的包装设计与稳扎稳打的低价策略之外,中图公司本身就拥有别家望尘莫及的因素——中国目前唯一拥有原版唱片进出口权的国内唱片机构,有20多年与国际各唱片公司包括环球唱片、BMG、EMI、华纳等著名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不仅原版引进,还开拓了版权引进、国外制片等业务,这就是为何这套《百年经典》HDCD系列价格低但录音制作却不俗的原因了。其母带解晰度可达24Bit-192kHz,《百年经典》系列不管是当作入门试听或是版本比较,都是不错的选择,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该系列碟片。  相似文献   

4.
EMI的“双强音系 列”唱片(double fforte)和DG的“全景系列”唱片(PANORAMA)是这两家国际上最老和最著名的唱片公司近年推出的纪念性系列录音产品,而且都是价低质优、对原版录音作了技术处理的双张版唱片(往往是双张唱片只售一张的价)。这两个系列的唱片还有个特点,即每辑CD都以音乐类型或音乐家分类,每张唱片收录的作品都相对完整。这样不仅便于乐迷朋友查找选聆,也便于保藏。  相似文献   

5.
以引进海外优质原版唱片而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知的中国图书进出口广州公司,近年来开始介入国内原创发烧音乐的制作和推广,自成功将《大漠之夜》、《二月里来》、《弦上之诗3》等唱片推向港台及海外市场之后,在全球唱片业低迷的情况下、中图公司还以其创新理念打造“双方出击”这一音乐组合品牌,同名专辑更于11月19日逆市隆重面世。一张综合中西方文化特色,集中西方乐器演奏精髓于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西方古典音乐。不过,对初入门的古典乐迷来说,一般都会遇到两个难题:一是曲目选择问题;二是价格取向问题。就曲目来说,西方古典音乐浩如烟海、五彩缤纷,如何取舍,难以入手。就价格来说,原版唱片,价格不菲,系统购进,经济不胜重负。针对大多数工薪爱乐朋友的需求,聪明的唱片公司通常会发行一些集锦碟,撷英拾贝式地以较少的碟片,集萃取精,以满足乐迷需要。  相似文献   

7.
CD藏家快评     
《视听技术》2004,(6):89-94
古琴音乐可以说是最 “国粹”艺术种类之一。 雷港风行(“一听钟 情”)唱片公司推出的这款新碟,算是我迄令所见到的创意最新、演释手段最丰富和投入最高的“国粹”录音作品。专辑由旨挥家、作曲家关乃忠与唱片公司的马浚策划。它力求体现新、奇、精几个方面。它不同于以往的古琴录音作品,仅仅是单一的纯古琴作品的演录。这个专辑在曲目上除收录象“梅花三弄”、“流水”这样的传统经典古  相似文献   

8.
《家庭影院技术》2005,(6):81-81
山本刚是日本爵士钢琴名家,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于日本著名发烧爵士唱片厂牌“三盲鼠”灌录过几张非常畅销的专辑唱片。在七十年代末他率领一支三重奏团录制了这张经典唱片《雾中行》,  相似文献   

9.
一头黑发,容貌俊俏,更有“阿拉木汗”那种胖瘦适宜的身段,仅唱片套封中几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靓照便让人“洗眼睛”大饱眼福。如果再听听唱片里的优雅迷人的歌声,相信西塞尔不仅在欧陆走俏,东方歌迷也会喜欢她。  相似文献   

10.
记得去年4月,笔者曾经在购买了中唱引进的一套古典唱片以后,聆赏之佘投稿给《现代音响技术》杂志。对这套唱片赞美有加。今年初,有个古典音乐的同好来电告知,中唱的这个古典套装似乎有续作问世。追问之下,方知是勃拉姆斯、德沃夏克、舒伯特、普契尼和理查·施特劳斯几位驾到。  相似文献   

11.
这张《扬歌》CD唱片,是我在若干年前购买《凤凰于飞》的时候“搭车”一起买下的。当时也好,若干年后的今天也罢,《凤凰于飞》一直都是多种音响媒体强力推荐或排行榜上的常客。或者说,在广州、深圳等各H1-F1音响店的CD唱片试音碟中部能看到它那熟悉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
在唱片发烧界素以走精品路线而著称的Fim(一听钟情)公司,近年来陆续推出了中国民族乐器发烧名盘系列,在海内外赢得了非常好的声誉。率先被“国际音响工程师协会”选定为“新真理”主题研讨会的示范录音,与会者一致认为这个系列是“前无古人”的最佳现场表现制作。本文介绍的题为《江河水》的唱片正是这个发烧名盘系列中的其中一张。  相似文献   

13.
超级音频CD格式(SACD)从诞生至今,虽然发展速度不甚理想,但凭借SONY及飞利浦的大力造势,再加上一些加盟唱片公司的“吹喇叭抬轿子”之后,目前阶段,已初步建立起了高清晰、高保真的市场知名度。在商业意义上,SACD也使得那些个老录音沐浴在“第二个春天”的阳光中。对于一些本来就以录音发烧的唱片公司而言,  相似文献   

14.
贾达 《视听技术》2004,(11):75-76
我接触过的“瑞鸣唱片”已有《竹宴》、《钟爱一生》、《鼓动心弦》等几款。数量不多,但张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天堂旅馆     
一张音乐性非常强的人声唱片,“让歌声回归音乐的本质”可以说是对该张唱片的最好解释。  相似文献   

16.
很多乐友选购唱片时都习惯于关注那些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的出品,而对那些规模小、实力弱、出品少、相对要“年轻”得多的独立唱片小厂牌制作的唱片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7.
记得N年前笔者购买的第一张“纯国产”发烧唱片就是青燕子的《草原牧歌》。当时笔者用金嗓子A-50推天朗爱丁堡播放该碟中的《东方之珠》和《童年》,将陈洁丽那把童声未泯、纯如玉璞的甜美金嗓发挥得淋漓尽致,令笔者从此就身中雨林和“陈小妹”的“Hi-Fi剧毒”一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18.
《高保真音响》2011,(1):40-40
1.《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集》 2L公司这张收录了莫扎特第三到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的唱片,被《Stereophile》推荐为“拼死以求”(Records To Die For)。而且这张唱片也是笔者今年在唱片到手时感觉最兴奋的一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子商情》2006,(5):74-74
刚刚成立的“艺文”是一家执着倡导“音乐艺术和唱片发烧理念相结合”的发烧唱片制作公司,公司甫一成立就以巨资打造出一个“模拟开盘母带”录音系列。该系列的首批新产品《中国元素》、《名琴响宴》、《吉他王》和《钢琴师》也随之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拿到这套引进版的《皇家芭蕾》,给我的惊喜是在有点难以用言语来表达,这实在是一套久违了的发烧天碟。如果你是一个资深发烧友,那么唱片架上绝对少不了这张《皇家芭蕾》,尽管当年它的价格是如何昂贵,仿佛真的是皇家制作的唱片一样;也不论当年它是如何难觅,极少的发行量导致其成了真正的“皇家珍宝”,在市场上可遇而不可求;它甚至成了不少音响店家的镇店之宝,早期的音响器材商店兼卖发烧碟,高高在上的《皇家芭蕾》曾经让人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