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轻工机械》2006,24(4):64-64
日前,来自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消息称,茶饮料国家标准文本草案已开始在业内征求意见,新国标最早今年底出台。茶味过淡或茶多酚含量不够都将不能称作茶饮料了,只能叫“茶味饮料”。  相似文献   

2.
茶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未来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茶制品的发展给整个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茶制品主要形式为以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茶饮料等茶品形式的茶饮料,以茶餐、茶味坚果、茶味糖果、茶味糕点等风味化的茶食品,以茶功能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为主体的保健品,以茶味牙膏、茶枕、茶袜子等形式的日用品。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茶资源的利用将更加充分、深入,茶制品将有以下三种发展趋势:一是可利用的茶树资源的丰富化;二是以茶叶功能性成分为主的保健品的开发;三是产品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一、滋味:首先要看茶饮料产品的风味是否突出,是否保持了原有茶叶的浓郁风味。如绿茶产品必须有典型的清香风味,乌龙茶应有半发酵的风味。对于没有茶味的茶饮料一般不要选购。二、色泽:茶饮料产品中的茶汤变色是由于茶叶中的单宁物质极易被氧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茶色会...  相似文献   

4.
《饮料工业》2008,11(3):29-29
新茶尚未上市,形形色色的茶饮料已迎来新一轮市场大战。近日,随着气温回暖,生产企业纷纷推出适合春夏饮用的茶饮料新品。并加大了促销力度。但记者发现,尽管茶饮料新概念层出不穷,有关茶饮料的国家强制标准依旧没有出台,茶饮料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凤庆红茶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等进行分析,可知凤庆红茶风味呈花香与甜香,并含有较多的氨基酸、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VE、VB5、钾、镁和钙.以凤庆红茶为原料制作的无糖茶饮料,汤色鲜红、茶味醇厚、香气鲜浓、甘草味和苦味等后味较淡,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茶饮料标准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茶饮料标准概况徐清渠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100027各位代表:你们好!首先感谢饮料工业协会和大闽食品有限公司给我这次机会参加“茶饮料开发与发展研讨会”,从今天参加会议的代表来看,大多数来自茶饮料企业中负责生产技术、产品开发方面的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7.
资讯     
茶多酚成判别茶饮料的指标一向关心茶饮料里究竟含不含茶的消费者将有望吃上定心丸。日前,记者从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获悉,茶饮料国家标准内部征求意见稿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记者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仔细阅读后发现,标准在规定了茶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茶饮料的定义和判断标准,不含茶多酚和咖啡因或者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达不到标准的不能称之为茶饮料。  相似文献   

8.
岳琳 《中国食品工业》2012,(5):62-62,64
对GB/T21733—2008((茶饮料》标准和QB2499—2000《茶饮料》标准在内容上进行了比较,对茶饮料中的关键性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食推荐     
目前许多年轻女土不喜欢喝含糖量高的饮料,认为其热过高而导致肥胖.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乐百氏”的广东今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了低热量的“乐百氏”柠檬茶饮料.“乐百氏”柠檬茶由碳酸水、红茶、白砂糖、柠檬酸、维生素C、焦糖色、食用香料、苯甲酸钠等组成,饮品呈棕黄色,口味酸甜,带有浓郁的红茶味.其独特之处是用甜蜜素、安赛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 0月 1日实施的《茶饮料》标准对茶饮料的定义、分类、质量和检测都作出了详尽的技术性规定 ,并明确提出强制执行“不得使用茶多酚、咖啡因为原料调制茶饮料”的规定。虽然 ,这一标准延迟到 1 0月 1日才实施 ,但知名品牌厂家已提前严格按这一标准进行生产和营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前引入“游戏规则”,无疑显示出我国饮料市场已走向成熟茶饮料标准出台  相似文献   

11.
茶饮料生产标准化与品质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勤晋 《饮料工业》2000,3(6):34-39
报告了正在我国蓬勃发展的茶饮料产销态势、生产标准化与品质管理有关信息,并对品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筒要分析,供有企业制订企业标准和组织实施现代管理参考,以使我国茶饮料加工产业能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汪辉进  赵和涛 《饮料工业》2011,14(10):41-42
介绍了荷叶茶饮料智能化生产线流程、主要设备配置以及工艺技术参数。实践表明,按此智能化生产线和工艺流程加工的荷叶茶饮料,其感官品质和各项理化、卫生指标良好,符合现代茶饮料标准。  相似文献   

13.
《饮料工业》2006,9(8):46
《茶饮料》国家标准文本草案于4月20日在厦门“2006中国茶、咖啡、植物饮料发展研讨会”上征求了行业内的意见,5月12日,茶饮料标准课题组在京召开工作会议就厦门会上和近期收信意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茶饮料工业的发展、新技术在茶饮料加工中的应用,分析了我国茶饮料工业发展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茶饮料工业的发展对策,并对我国茶饮料的消费市场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饮料工业》2012,15(7):27-27
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尧说,茶饮料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立向,这是因为茶饮料是茶的深加工、精加工,是茶产业的升级。“茶饮料已成为茶产业的重要支柱,目前,茶饮料市场有700亿至800亿元。”陆尧说,进入2012年,茶饮料市场的最大特点是茶饮料行业整体进入成熟期,茶饮料行业的品牌集中度越来越突出,茶饮料已经成为即饮料市场渗透率最高的品类。碳酸饮料由于存在钙流失、饮后肥胖等问题而逐渐“退烧”,让消费者对于自然、健康的愿望变得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16.
茶味面包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探讨了茶味面包的生产工艺条件及配方,加茶粉经二次发酵,生产出优质茶味面包,使面包集营养、保健功能于一体,不仅增加了面包的风味,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饮料—茶饮料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崔锐谦 《食品科学》1995,16(8):13-18
介绍了近几年在国外兴起的茶饮料销售情况,从而说明了茶饮料在一些国家(地区)发展很快,由于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茶饮料是一种时尚饮品,将会作为21世纪的饮料出现,进而介绍了日本几种生产茶饮料的工艺流程,讨论了茶叶成分对茶汤的影响以及影响茶饮料的品质因素,最后提出发展我国茶饮料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罐装茶饮料的发展策略陆尧罐装茶饮料(以下简称茶饮料)是继水、汽水、天然果汁等之后的一种新型功能饮料。到1996年6月底,中国内地市场上的茶饮料已超过40种,总体走势看好。但生产茶饮料的企业中有的却处境艰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必要加强茶饮料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政策法规     
 我国茶饮料行业标准已实施我国茶饮料行业标准已经出台 ,并于今年 6月 1日起正式实施。这项茶饮料行业标准历时 3年的讨论、修改 ,对茶饮料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做了详尽的规定。该标准部分指标为强制性的。强制性指标的第一条就是不得使用茶多酚、咖啡因为原料调制茶饮料。据了解 ,美国也有相同的规定。茶饮料产品的理化指标是标准中大家最为关心的部分 ,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改造、开发等。其中茶多酚、咖啡因、二氧化碳气、果汁、蛋白质及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均为强制性指标 ,总酸、p…  相似文献   

20.
茶饮料沉淀机理及解决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海宾  朱俊 《福建轻纺》2003,(10):48-50
根据茶饮料各种内容物,分析引起茶饮料浑浊沉淀的主要物质,探讨酶法解决茶饮料的沉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