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虑微网系统建设成本和运行的灵活性、可靠性,对微网建设初期的接线方案进行了选择.研究了2种微源控制方法,基于微源的不同控制原理建立了微网系统仿真模型,针对计划孤网和非计划孤网中的下垂控制和混合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微网计划孤网的稳定性和孤网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任何控制方式下微网再并网时,均需对各微源出力进行重新调整,才能保证微网运行模式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电网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变压器的电压调节方法。智能变压器通过集成电力电子技术与智能控制算法,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电压变化,并自适应地调节分接头位置,实现精准电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电压合格率,降低了电压波动幅度,具有较高的鲁棒性与适应性,为复杂电网环境中的电压调节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解大  徐涛  张延迟  艾芊 《电力与能源》2012,33(3):251-255
基于美国西部联合电网(Western Systems Coordinating Council,WSCC)三机九节点系统,建立了一个带有逆变并网接口的输电网模型.以光伏发电为例,利用逆变并网接口模型模拟了微电网与上级输电网的连接.结果表明在上级输电网的有功与无功负荷发生突变时,微电网的接入使上级输电系统的有功与无功功率能够实现就地平衡,并保持系统频率与电压幅值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鉴于参数敏感性分析是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以XLD电站中某机组的孤网运行模式为例,基于轨迹灵敏度指标,在机组负载扰动和参数摄动条件下研究了系统主要变量对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 表明,孤网模式下不同参数变化对不同变量的影响不同,系统变量对发电机参数的敏感性要大于对随动系统参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光伏渗透率较高的微电网,由于系统惯性降低而造成微电网调频困难.为提高微电网调频能力,在考虑负荷电压静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压频率控制(voltage based frequency control,VFC)频率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调节负荷处母线电压改变负荷功率需求以协助微电网频率调节.首先,在DIgSILENT仿真软...  相似文献   

6.
微网技术作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接入智能电网的技术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为智能电网的实现提供了必备的技术基础。针对微网的功率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概述了现有的3类经典的控制方式,重点阐述并分析了微网功率下垂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原常规有功功率-频率下垂控制的下垂系数固定无法保证微网的频率质量。提出微电源可采用一种改进的有功功率-频率的下垂控制方法,以有效保证微网运行的频率稳定。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能够提高微网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提升微网储能资源的合理配置,文章基于虚拟储能和电力弹簧概念,提出了计及主配储能协同的微网风光储容量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风光储容量双层优化配置方法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文章配置方法提高了微网系统调节能力,降低了电压偏移率.  相似文献   

8.
微网中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由于其自身特点及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使用,容易引起电网电压波动、电压闪变及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影响电力用户的供电要求。利用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变换方法对微网中的电压闪变、谐波等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了EMD分解,得到各IMF分量,通过对IMF分量进行Hilbert谱分析和边际谱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微网中电压闪变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及谐波信号产生及终止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间数逼近的微网电压暂降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微网的概念已逐渐深入到现代电网运行中,其中电能质量问题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微网电能质量分析中,用区间数估计理论替代传统的定值估计方法,建立了基于区间数逼近的微网电压暂降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还考虑了微网中各类分布式电源的权重优化问题,对合理配置分布式电源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微网中电压暂降的随机性,并引入模糊理论对其风险值综合评估,能准确反映事实,客观科学,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不断接入电网,其输出功率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水平。与此同时,电网用户侧智能终端设备数量逐年增加,各节点的功率控制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因此,为使系统频率和电压幅值保持在额定值附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负荷的电压频率控制多目标优化模型。为了克服传统多目标求解方法主观性强的缺点,将所提多目标优...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2019,(12):1786-1793
高比例光伏电源接入电网后,输电电网的电压和潮流均会发生剧烈波动,从而增加了无功功率的优化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柔性交流输电设备优化配置方法。该优化配置方法以电压稳定性最优、可用输电能力最大、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基于分布熵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确定最佳配置方案。此外,文章还把IEEE-30节点模型的模拟结果和某地区电网的实际光伏出力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优化配置方法能够实现典型柔性交流输电设备的优化配置,该优化配置方法的寻优精度、速度均显著优于传统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利用该优化配置方法确定的最佳配置方案可显著提高电网电压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降低综合费用,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含风电系统中正负旋转备用容量的最优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风电系统采用配置旋转备用容量,即预留部分火电出力填补风电的间歇性出力和其他随机不确定性情况是保证系统供电平衡的方法。文章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两方面,构建旋转备用容量效益模型,考虑了正旋转备用容量成本费、负旋转备用容量发电收益以及系统配置旋转备用容量后电量不足期望值的明显减小等因素。利用等效电量函数描述火电和风电出力,通过随机生产模拟计算方法来优化旋转备用容量在投入运行的火电机组间的分配。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文章的模型合理,为风电大规模并网运行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风电容量在占局部电网相当比例时,风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调整与电网电压之间的关系,对于定速和变速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做了分析,提出了在需要做无功功率调整时风电机组应能满足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含光伏阵列和混合储能系统的直流微电网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功率判别的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以光伏阵列输出和负荷消耗的功率差为基准,结合混合储能SOC状态,自动调节混合储能充放电方向、功率、直流微网工作模式。系统工作模式的切换由系统实时功率信号决定,提高了微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以宁波电网AVC系统为研究背景,对无功优化实用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无功优化配置方案,并利用宁波电网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给出分析结论。结果表明,宁波电网AVC系统采用的分支定界法能有效地解决混合整数问题,可以满足闭环控制的实时性要求,保证控制策略的完备性、可靠性、快速性以及全局最优性,在实际电网运行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poses a three-port single-phase three-wire (TPSPTW) power converter interface integrating an isolated current-fed full-bridge power converter (ICFPC), a three-port power converter (TPPC), a fuel cell and a battery set for micro grid (MG).The ICFPC is used to control the output power of fuel cell and to step-up its output voltage to the voltage of high-voltage DC port of the TPPC. The TPPC can manage the power conversion between the fuel cell, the battery set, the loads and the utility. This power converter interface charges the battery set, outputs AC power and acts as an active power filter (APF) in the grid-connection mode, supplies uninterruptible power to the loads when it operates in the stand-alone mode. The fuel cell outputs a programmed power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power converter interface operates in the grid-connection mode or in the stand-alone mode. The programmed power outputted from the fuel cell is the average power of load under the stand-alone mode. The battery set is used to respond to the varied power of loads under the stand-alone mode. A prototype is developed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power converter interface,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s expected.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并网总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风电并网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电压和频率的稳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文章首先推导出笼型异步风力发电机的特性方程,再针对该类型风机接入微电网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根据某海岛的大量运行数据分别对风机并入微电网的动态及稳态特性进行分析,证实了离网型微电网中风机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多能互补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网可以整合各类分布式电源并为当地负荷提供绿色能源,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由于微电网运行惯性小、模式多、内部电源特性差异大,而增加了网内公共点电压频率的稳定难度,其控制问题异常复杂。文章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电源层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在传统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前馈调节与比例积分控制机制,从而改变了下垂系数,增大了功率调节范围,加快了公共点频率电压的稳定速度,使微电网并网时实现功率输出的指定控制、孤岛时按负荷的需求分配功率。文章还采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CAD/EMTDC V4.4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送端电网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外送系统无功支撑容量不足,使得系统电压出现波动。另外,无功功率不能在传输网络中长距离有效传输,增加了受端电网的无功平衡控制的难度。文章针对大规模外送系统中的受端电压波动所导致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裕度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控制方法。首先,对系统无功裕度以及电压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与无功需求容量的关系;然后,通过分析受端电网各节点无功需求特性,在能够允许受端电网电压最大波动的条件下,进行系统无功裕度的确定;再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无功裕度控制,达到系统电压稳定控制的结果。通过仿真验证表明,采用文章所提出的基于无功裕度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控制方法,能够精确地得到受端系统电压稳定工况,实现系统电压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20.
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影响低压配电网的运行安全,会出现馈线负荷不均衡、线路末端电压质量低、供电可靠性差、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基于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换器(Back-to-Back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TB-VSC),提出一种新型柔性互联型低压配电网及其末端电压质量治理方案。将BTBVSC配置在低压配电馈线末端,通过两个VSC及直流母线,可实现相邻低压馈线间柔性互联,提高配电网潮流的可控性与灵活性。基于文章所提电压控制策略,BTB-VSC可依据相邻电馈线末端电压与负荷情况,自适应调节馈线间所需交互的有功功率,从而提高低压配电网末端电压质量,并实现馈线间的负荷均衡,提高低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及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在Matlab/Simulink平台验证了文章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