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礼记》共有量词41个,其中名量词40个,并没有发现动量词。数量表示法共9种1586例,其中物量表示法7种1474例,物量表示法中"数+名"的形式共831例,占了总数的52.4%,而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数量表示法"数+量+名"的形式只有10例,仅占总数的0.6%,反映出《礼记》中的数量表示法还处于未成熟时期。  相似文献   

2.
《礼记》共有量词41个,其中名量词40个,并没有发现动量词。数量表示法共9种1586例,其中物量表示法7种1474例,物量表示法中"数+名"的形式共831例,占了总数的52.4%,而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数量表示法"数+量+名"的形式只有10例,仅占总数的0.6%,反映出《礼记》中的数量表示法还处于未成熟时期。  相似文献   

3.
数理逻辑一阶谓词演算中,作为一种逻辑词采用的量词,不是传统逻辑中的量词,更不是语言中的量词。F中的全称量词任意x的语义为“对于论域中的每一个个体”,存在量词 x的语义为“论域中至少有一个个体”。人类在求取关于不可逐一列举(有限的或无限的)个体域的作为一般性原理的真知的过程中,事实上从来也不曾在逻辑上使用过这样的量词。这样的量词对人类提出要去逐一确定不可逐一列举的个体域的每一个个体具有什么性质。这样的指令,人类是无法执行的。这样的对外延的无限要求是超乎人类的有限能力和生命的。难怪,A.Church证明了关于,的不可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4.
量词“副、幅、服、付”的运用呈现出混乱的状况。根据它们的历时理据和现时约定的情况,可以确定对它们的规范引导。结论是严格区分“副”和“幅”,有条件通用“副”和“服”,“付”不用作量词。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不少量词与名词、动词的特异搭配.从构成手法来看,主要是通过迁嫁改造量词的惯常搭配,或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为量词,或借入文言、方言和日语中的量词搭配.这些量词的特异搭配极具修辞色彩,增添了作品语言表达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韩国语和汉语都有丰富的量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受母语汉语的影响,韩国语学习者在学习韩国语中的汉字量词是常常会感到很容易,但这却恰恰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最多的。本文对韩国语和汉语中较为典型、常用的字形相同,用法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的9个量词的实际用法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以后的韩国语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名量词“道”和“条”都用于长条形的东西,但二词的用法实际上并不相同。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及意象分析理论对二词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二词在计量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时的异同,有助于正确使用这两个量词。  相似文献   

8.
"所"作为计量单位产生于战国时期,是从表示处所的"所"假借而来。汉魏时期,"所"的计量对象得到拓展,汉代时其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到清代其计量对象范围开始逐渐缩小。在现代汉语中,"所"的计量对象只剩下学校和房屋,且计量房屋的部分职能也开始被"栋""幢"等词所分担。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量词"匹"与表示动物的名词搭配时使用范围都很窄,而少数现代文学作家的作品中量词"匹"却广泛用于各种动物,这与作家们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他们或者由于生长于西南官话区,作品语言保留了方言中量词"匹"可与众多动物搭配的习惯;或者因曾留学日本,作品语言受到日语量词"匹"适用于各种中小型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有为数众多的量词组合形式,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量词复合形式的种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第二,量词复合形式的来源和产生时间,对不同类型组合的来源及产生时间分别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汉语量词的英译选择艺术。  相似文献   

12.
语法范畴是某种语法意义和表达这种意义的形式二者的统一体;在语法化和主观化的作用下,祈使句的主语。即使是貌似的第三人称,实质上总是第二人称,其谓语动词依据其含义是一般现在时第二人称的形式;“祈使语气”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动量词“把“在北方方言中的用法与在普通话中的用法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动量词“把“在北方方言中的使用范围要大于普通话中的使用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二者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样,动量词“把“在方言中的一些用法就进入了普通话,并且被人们所接受。通过对动量词“把“的在普通话中句法功能变化的描写,可以揭示出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及所达到的特殊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量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已有定名,英语中没有另立词类,这样导致“量词”的英译名有些混乱和欠准确。实际上,英语中也有大量类似汉语量词的词或结构,许多语法学家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和分类。本文结合这些研究成果,从词源学和术语学角度对现有译名的内涵进行分析,以正汉“语量词”之译名。  相似文献   

15.
"被"字在网络用语出现了不符合语法常规的新用法,从"被自杀"到"被就业",这种用法日渐活跃和受欢迎,主要有几个因素起作用,一是语义明确,具有强制性格式意义,二是格式简约,具备广泛使用的基础,三是选择性强,四是有适切的社会文化语境。"被X"新用法的产生和流行是社会语言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具有丰富的量词,其语法功能之一是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但是,并不是所有量词都能重叠。是故,以《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口语语法》中列举的量词为基础,以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网上语料库中的现代汉语语料为考察对象,考察和分析了汉语量词的重叠规律和重叠能力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7.
"被"字在网络用语出现了不符合语法常规的新用法,从"被自杀"到"被就业",这种用法日渐活跃和受欢迎,主要有几个因素起作用,一是语义明确,具有强制性格式意义,二是格式简约,具备广泛使用的基础,三是选择性强,四是有适切的社会文化语境。"被X"新用法的产生和流行是社会语言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收集持续体标记“到”的相关语料基础上,引证汉语史的材料,从语音、语法两个方面,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重点考察长江以南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到”的本字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始"、"终"并列连用,战国、东汉时期已经词汇化,是表"周而复始之说"、"事情本末或原委"的名词。魏晋南北朝"始终"才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由并列短语词汇化为时间副词。成词后的副词"始终"又出现了偏义现象,并且进一步语法化为语气副词,但这一虚化至今并未彻底完成。  相似文献   

20.
语法化研究是当今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单向性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假设性研究.本文着眼于日语"とニろ"的语法化,通过对"とニろを"とニろで""とニろへ"和"とニろが"中"とニろ"的语义和功能分析,论证其语法化演变过程的单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