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解决气化污水在向气化炉回注过程中油及灰尘对管道的堵塞和腐蚀问题,利用河北大城煤炭地下气化冷凝水进行絮凝试验研究。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和助凝剂,研究了不同pH值及在相应pH值下加入100mg/L的PAC后污水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PAC使用的最佳pH值在7左右;对比不同PAC和PAM的投加量,研究其除尘除油的能力,当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00mg/L、助凝剂的投加量为3mg/L时,废水中的含油量由2060mg/L降至1174mg/L,除油率达43%,含尘量由600mg/L降至96mg/L,除尘率达84%,此时PAC和PAM为最佳用量组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浊度矿井水胶粒含量大、粒径小、体积质量小等水质特点,开展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丙烯酰胺(PAM)不同投加方式的混凝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各投加方式下的最佳剂量及处理效果,并对PAC与PAM最佳投加间隔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水浊度为2 450 NTU,采用先投加0.5 mg/L浓度PAM,后投加100 mg/L浓度PAC及0.4 mg/L浓度PAM的混凝剂投加方式,出水浊度取得最低值4.6 NTU,总药剂成本最低.PAC与PAM不同投加间隔时间中,PAM的投加点滞后于PAC投加点120 s时混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针对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矿高悬浮物矿井水处理混凝剂投加量大,混凝沉淀效果差等问题,研究了混凝剂种类、絮凝剂种类、混凝次数、混(絮)凝剂投加方式及投加量、反应转速等因素对矿井水悬浮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剂为PAC,最佳絮凝剂为CPAM,混凝次数为两次,最佳投加方式及投加量为一次投加70 mg/L PAC和0.3 mg/L PAM,二次投加20 mg/L PAC和0.3 mg/L PAM,PAC投加量较常规混凝减少了25%,最佳转速为快搅210 r/min,慢搅60 r/min,最佳条件下出水浊度降到1.39 NTU,浊度去除率可达99%以上。工程应用表明:采用二重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悬浮物矿井水,对悬浮物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节省了部分水资源费和投药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宝日希勒露天矿矿井水中浊度偏高的问题,通过对其矿井出水进行电化学特性分析,测得其悬浮物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0.6~0.8μm内,Zeta电位为-23~-25 m V,需选用带正电荷的混凝剂使其沉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联合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选用30 mg/L PAC+0.5 mg/L PAM联合投加混凝剂的方式,出水浊度最低,可以达到10.8 NTU,浊度去除率达到95.5%;单独投加混凝剂条件下,PAC及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于水中浊度去除效果优于聚合硫酸铁(PFS),但对于水体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不及PFS,且投加3种混凝剂皆不能有效地降低水体总硬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矿井水中悬浮颗粒物粒径小、难去除的问题,采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参数,分析了矿井水中细颗粒物的混凝机理。结果表明,混凝沉淀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5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投加量5.0 mg/L,快速搅拌(300 r/min)时间1 min,慢速搅拌(50 r/min)时间8 min,静置时间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悬浮物(SS)质量浓度为5.0 mg/L,去除率为99.1%,相比单独投加PAC时,10μm以下的细颗粒物去除率提高了25.9%,矿井水的ζ电位由-40.9 mV降低至-16.3 mV,说明细颗粒物的混凝机理主要为PAC吸附电中和作用和聚丙烯酰胺(PAM)吸附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金矿选矿废水中高浓度SO42-影响废水回收利用的现状,采用生石灰+PAC+PAM+活性氧化铝组合工艺对金矿选矿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投加7 g/L生石灰、20 mg/L PAC、10 mg/L PAM和22 g/L活性氧化铝处理后,对SO42-去除效果良好,出水浓度达到435.6 mg/L,回用可以满足金矿选矿用水水质要求,排放也能达到<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且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矿井水中微量油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水中微量油的存在,制约了矿井水的综合利用.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对矿井水中微量油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与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配合使用效果比较好,且最佳配比是100∶1;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0 mg/L和2 mg/L,此时出水浊度小于5 NTU,微量油的去除率约80%.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合药剂破乳和芬顿氧化的物化技术处理废乳化液,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氯化钙投加量为5 g/L、搅拌时间为30 min、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4 g/L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投加量为10 mg/L时,COD去除率达67.38%;破乳沉淀后,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芬顿氧化,七水硫酸亚铁投加量为11.12 g/L,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投加量为100 m L/L,反应3 h后,投加氧化钙和APAM进行絮凝沉淀,当氧化钙投加量为6.33 g/L、APAM投加量为10 mg/L时,出水的COD降至1 731 mg/L,COD去除率达92.47%,BOD降至1 595 mg/L,B/C为0.92,可以直接进入生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黄俊文 《矿冶工程》2021,41(3):64-67
针对四川某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废水开展了水质调研、混凝沉降试验、除钙试验、活性炭吸附以及处理水回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该选矿废水特性,选用"Na2 CO3+PAC+PAM+活性炭"工艺处理混合水样,在Na2 CO3用量100 mg/L、PAC用量50 mg/L、PAM用量1.5 mg/L、活性炭用量25 mg/L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磁种对铁尾矿絮凝沉降的影响,采用磁种絮凝法对某微细粒铁尾矿进行了澄清试验,研究了磁种与混凝剂和助凝剂种类及用量对尾矿浆澄清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激光粒度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在磁混凝体系中,对尾矿上清液浊度影响显著性的顺序为PAC投加量APAM投加量磁种投加量。在PAC投加量为750 mg/L,APAM投加量为0.3 mg/L,磁种投加量为3 g/L情况下,尾矿浆上清液的浊度为11.2NTU。(2)在尾矿浆中依次添加PAC、APAM和磁种,矿浆中开始形成絮团,且絮凝体的粒度逐渐增大。(3)APAM与磁种和赤铁矿均能发生化学吸附,这种桥吸附作用促进了絮团的形成,有利于絮团的稳定;磁种与APAM对尾矿浆的协同强化澄清主要是磁种的磁絮凝和APAM的桥联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放顶煤特点谈如何提高回采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矿生产中,放顶煤开采,无论是综放还是∏放,初采损失不可避免,如何采取措施减少初采损失,提高回采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刮板输送机机尾回程煤堆积的问题,研制出了一种防止回程煤堆积的装置,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降低了事故率,方便实用。刮板输送机机尾防回程煤堆积装置的设计,优化了刮板输送机的运输性能,有效地提高了刮板输送机运输的可靠性和使用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怎样利用物探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留允 《煤炭技术》2006,25(2):114-115
主要从曲线的异常幅度、形态及特殊标志进行煤层对比。对于煤矿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沈统谦 《煤矿机械》2006,27(10):150-152
对斜巷提升绞车继电器电控系统和变频调速电控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变频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系统改造后实现无触点化和数字化,使提升机操作和维修简单方便,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安全合理地应用异步电动机交流调压调速的方法,从功率损耗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异步电动机在不同性质负载时的转差功率,表明了交流调压调速方式只适用于风机、水泵类负载,而不适用于恒转矩负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锚固式拉移转载机方式所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找出实现转载机自移的改造关键所在和技术要求。实践证明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大倾角综放面端头支架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安 《煤炭技术》2006,25(11):17-18
根据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下出口受采动影响大、矿压显现复杂、顶板管理困难、设备占据的空间大、又是工作面出煤的咽喉部位的特点,设计研制出了端头支架,以适应下出口工作条件恶劣的要求。经现场试生产能满足大倾角工作面要求,值得类似条件下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深入理解 ,阐述了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提高行政执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煤矿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其加强支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巍  王伟  王丰敏 《煤炭技术》2005,24(9):44-45
对煤矿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现状做了描述,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回采巷道的加强支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淮北选煤厂工艺流程中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 ,提出用电磁旋流筛对离心液和筛下水进行开路处理的方案 ,并简单分析了该方案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