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药品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为例,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因素及过程,从而可对实验中易产生较大误差的来源进行更好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为例,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因素及过程,从而可对实验中易产生较大误差的来源进行更好控制。 相似文献
3.
4.
近几年国内频发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毒害婴幼儿事件,不法分子添加三聚氰胺以冒充蛋白质,提高奶粉的含氮值。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做好奶粉等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工作。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三聚氰胺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分析,找出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凶素,以便在检验中对这些因素进行重点控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让三聚氰胺这类非法冒充的假蛋白无所遁形。 相似文献
5.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拉定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量化了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并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取k=2(近似置信概率95%)得出扩展不确定度1.46%。在现有条件下使测定结果受控,并可通过分析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果汁中苯甲酸含量测量结果有影响的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逐一分析并计算,评定出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同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一种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安赛蜜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建立分析结果的数学模型,计算不确定度分离、结果的合成部确定度及扩展部确定度。结论:不确定度的测量可用于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安赛蜜含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理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糖精钠为例,分析整个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并通过计算给出了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饮料中糖精钠的含量为0.1074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8g/kg(k=2)。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3.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合成色素苋菜红质量浓度的全过程分析,确定了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采用计量学不确定度传递模型,对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确定了葡萄酒中苋菜红质量浓度标准不确定度由标准物质、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制备、测量重复性和回收率等6部分不确定度合成得到。2个不同质量浓度样品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被评定,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6%和2.2%(k=2),由不确定度评价结果分析得到,样品重复性测定和标准溶液配制是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12.
依据国标GB/T 22388-2008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确定检测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逐层分析与合成,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54 mg/kg和0.11 mg/kg。计算结果显示由样品溶液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贡献较大,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由样品称量、定容引入的不确定度相对来说较小。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钼元素质量比全过程分析,确定了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加以评定。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通过对2个不同质量分数样品的不确定度评定,证明样品的重复性测定和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为总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者,且样品Mo质量分数越低,其相对不确定度越大,这与实验室中的实际测定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光度法测定钢铁及合金中锰含量的误差来源。对测定过程中的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样品称量以及使用仪器带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依据分层评定理论进行了分布计算和整体合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妥布霉素的含量,以Waters Nova-pak C_(18)为固定相,水—冰醋酸—甲醇—乙腈(40:5:30:25 v/v)配制的庚烷碘酸钠溶液(0.02mol/L)为流动相,在330nm处测定,线性范围0.1~0.6mg/ml,r=0.9988。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法测定气体中的微量水的方法原理,该方法适用于含量为0.2×10-9~20×10-6 mol/mol的所有气体中水分的测定。建立了光谱分析法的原始数学模型,对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为(8~20)×10-9 mol/mol(k=2,p=9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