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在180t/h前置立式煤粉旋风炉上所作的水循环试验。试验目的主要是检验该炉在单肇风筒运行低负荷时水循环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双旋风筒同时运行时,锅炉负荷D≥61%0时,不会出现水循环问题;单筒运行,另一筒投油D≤45%D0时,水冷壁管内出现停滞,不宜运行;45%D0<D<50%D0时,水循环可靠性较差,不宜长期运行;单筒运行,另一筒不投油,D≤55%D0时,水冷壁管内出现倒流,也不宜运  相似文献   

2.
3.
探讨了410t/h锅炉改烧神华煤产生结焦的对策,分析了煤粉炉结渣机理和控制炉内结渣的主要因素。通过结合锅炉改烧神华煤后成功和失败的典型例子,对强结渣性锅炉的设计进行探讨,为寻求燃用强结渣性煤质锅炉的改造方案,提出设计思想,并采用Fluent大型流体计算软件,分三种工况对炉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以此作为410t/h锅炉改烧神华煤课题的改造设计和防焦燃烧器研制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立式旋风炉的三次风口的烧损现象、工作条件、风口型式,经过对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风口的讨论及实践,得出结论:把非金属耐热烧结预件和密封钢板相结合,可保证三次风口长周期无损运行。  相似文献   

5.
220 t/h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的设计与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茂名热电厂 2 2 0t/h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的改造情况 ,以及改造后燃烧水煤浆的调整试验 ,总结了水煤浆燃烧的一些经验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清洁煤技术中如何提高小型燃煤炉的燃烧效率和降低其污染物排放,十分重要.作者领导的研究组提出和研究了一种新型旋风炉,称为“喷腾旋风炉”.和以往的旋风炉不同的是,它是一种相互垂直的双旋风流动组成的两级固排渣旋风炉.研究了燃用3~5,mm的煤颗粒的高1,200,mm、直径400,mm的小型炉.进行了冷态气粒两相流动的实验和数值研究,作为设计工具,取得了一次风、底吹风和二次风的流动的最佳参数.进行了煤燃烧实验.结果表明,火焰温度为1,100,℃(1,373,K)左右,低于煤的灰熔点.燃烧效率达到92%.NO 排放为300×10-6.因此所提出的燃烧炉可以作为家用和工业用高效率低污染燃烧装置.  相似文献   

7.
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的代油洁净燃料。文中介绍了电站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后炉内传热及其污染物的排放测试结果,包括温度场、火焰黑度、过热器管壁温度、排烟温度、排烟成分的测量。这些数据表明了燃烧水煤浆的一些特点,可为锅炉改烧水煤浆的改造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飞灰旋风炉高温熔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台75 t/h旋风炉上进行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处理试验,采用煤粉作为辅助燃料,飞灰与煤粉质量比为2:8,试验结果表明,在旋风炉内温度达到1 450℃,飞灰中的二恶英能够被彻底分解,急冷熔渣、尾气及静电除尘器捕集灰中二恶英浓度很低,分别为2~3 ng-TEQ/kg、0.033 rig-TEQ/m3以及23-26 ng-TEQ/kg,远低于现行国际、国内二恶英排放标准,可以安全排放.对急冷熔渣、尾部飞灰进行重金属浸出实验研究,发现蓖金属浸出量远低于国家危险废物浸出标准,说明急冷熔渣及尾部飞灰可作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由于目前试验的旋风炉没有尾部脱硫、脱硝装置,所以试验过程中SO2、NOx排放浓度高,说明在未来的高温熔融炉尾气处理中需加入脱硫、脱硝装置,以控制NOx及SO2排放.  相似文献   

9.
介绍林源热电厂3#、4#立式旋风炉吹灰系统改造方案的优化和改进,论述其在措施内容、有关技术经济问题的讨论、投资及经济效益估算等方面的比较,指出优化和改进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DG220/9.8-13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棋  郭强  张宏  徐鹏 《动力工程》2002,22(6):2048-2053
介绍了在DG220/9.8-13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开展的试验研究工作、试验结果及锅炉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1.
W型火焰锅炉燃用低挥发份无烟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  李文军 《动力工程》2005,25(6):813-819
耒阳无烟煤属低挥发份无烟煤,而国内尚无W火焰锅炉长期燃用Vdaf<10%的无烟煤经验,因此有必要分析该煤种的着火性能、燃尽性能和结渣性能,并对W火焰锅炉燃用耒阳低挥发份无烟煤进行全面试验,提出了合理的优化运行方式。图4表15参3  相似文献   

12.
大容量锅炉新型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某厂采用EI-DRB型燃烧器的1025t/h锅炉稳燃能力差的问题,在径向浓淡燃烧器的基础上,提出了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结构。1号锅炉下层燃烧器采用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后,解决了锅炉稳燃能力差的问题。在1号锅炉小修期间,发现浓淡燃烧器的中心扩锥磨损严重,但没有发生影响运行的现象。在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彻底避免了中心扩锥的磨损问题。2号锅炉下层燃烧器采用中心给粉燃烧器后,解决了锅炉存在稳燃能力差的问题,并且NOx排放量有所降低。图6表2参9  相似文献   

13.
声波法监测锅炉炉膛二维复杂空气动力场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言钦  周怀春 《动力工程》2004,24(6):836-839,844
主要介绍了声波法监测炉内动力场一般二维速度场的重建方法。将待重建速度场分解为螺旋分量和发散分量进行处理,对前者采用基函数展开法解线性方程组,后者满足Laplace方程及Neumann边界条件。算法整体上为一迭代过程。以该算法得出的中间速度场为基础,结合由图像处理法测得的温度场所得到的声速值分布,可较为理想地重建出炉内高温复杂空气动力场。数值实验分别对较为简单和复杂的模拟速度场模型进行重建,并作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较为稳定、可靠,进一步完善可作为炉膛动力场实时在线监测的较有效方法。图4参9  相似文献   

14.
旋风分离器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一定颗粒循环倍率、燃烧效率、脱硫效率的备.针对中心筒底部缩口斜切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该种分离器的效率随分离器入口风速的提高而提高,这一结果与传统(直筒中心筒)旋风分离器类似;中心筒底端切口的朝向对分离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当切口朝向为90°时,分离效率达到最大值;当切口朝向为270°时,分离效率最小.另外,由于切口可以与分离器内部流场相协调,使得该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基本上都高于传统旋风分离器,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影响福建无烟煤在CFB锅炉中燃尽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煤质特性和锅炉运行工况是影响福建无烟煤在CFB锅炉中燃尽的主要因素.致密的颗粒内部结构、很差的反应性和强烈的热破碎性等煤质特性和燃烧特性是导致福建无烟煤颗粒在CFB锅炉中难于被燃尽的内因,而入炉煤粒径分布、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输送方式及二次风率、燃烧温度等锅炉运行参数对其燃尽也有很大的影响.采用窄筛分偏粗颗粒入炉煤、提高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二次风率,增强二次风的扰动穿透能力、提高燃烧温度等运行措施有利于福建无烟煤焦在CFB锅炉中的燃尽.为取得较好的燃烧效果,燃烧温度应提高到1000℃左右,过量空气系数应维持在1.25~1.30之间.图8表2参15  相似文献   

16.
刘聿拯  袁益超  张明 《动力工程》2004,24(6):789-792
针对生物质燃料的特性,运用相似理论建立了燃酒糟锅炉空气动力场冷态模化试验系统,得到了不同一次风风速下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变化规律,为燃生物质锅炉设计和运行的优化提供了必要依据。图9表1参12  相似文献   

17.
聂宇宏  陈海耿  姚寿广 《动力工程》2005,25(4):500-502,516
给出了加热炉和锅炉炉膛内炉气分别为灰体和非灰体的零维段法模型,并用这些模型分别研究了加热炉和锅炉内炉壁黑度变化对炉内热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假设加热炉内的炉气为灰体时,无论炉壁是否为辐射绝热面,金属所得的热流都不随炉壁黑度的变化而变,但当加热炉内的炉气为非灰气体时,金属所得的热流随炉壁黑度的增大而增加,这与高辐射率涂料在加热炉上的应用实践是一致的。当炉气温度为定值时,锅炉内的炉壁温度随壁炉黑度的增大而升高,而炉壁吸热量不随炉壁黑度的变化而变。图5参7  相似文献   

18.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网格生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paving和map方法生成3种炉膛横截面网格,并分析了这3种不同网格的质量和数量。三角形网格数量庞大,计算效率低下,map四边形网格扭曲小,而paving网格光滑性更好。计算比较paving和map两种网格的伪扩散大小,结果表明:paving方法生成的辐射状网格能够有效抑制伪扩散,更适合模拟四角切圆锅炉炉内气流的强旋流动。图10表1参7  相似文献   

19.
风煤在线测量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宏楷  周昊  杨华  王力  沈跃良 《动力工程》2005,25(4):559-562
开发了采用电磁波发射接收方法的直吹式制粉系统风煤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具有很好的在线性、测量准确性和重现性,为大容量电站锅炉的燃烧优化提供了有效的监测手段并可进一步提高运行水平。图7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