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用镍系催化剂,由丁二烯环化二聚制取1,5-环辛二烯。考察了催化体系中P与Ni、Al与Ni的摩尔比及溶剂等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得到丁二烯环化二聚制1,5-环辛二烯的最佳试验条件:P与Ni的摩尔比为2.0,Al与Ni的摩尔比为3.0,反应温度110~120℃,反应时间2h左右。  相似文献   

2.
RJW-1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RJW-1石蜡加氢催化剂与RG-1保护剂匹配技术(即“RG-1+RJW-1”工艺),对南阳减三线石蜡进行了2000h加氢的稳定性试验。重复了实验室定型的RJW-90-2催化剂的结果。RJW-1催化剂与法国HR-348参比催化剂的石蜡加氢性能相当。RJW-1与RG-1剂匹配,在氢分压6.0MPa、反应温度240~260℃、空速1.0h-1、氢蜡体积比300:1的条件下,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食品级石蜡。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FX-01催化剂上苯与二乙苯烷基转移反应的工艺条件。在FX-01催化剂上,当原料中水的质量分数为(50~100)×10-6时,适宜的反应温度240~260℃,反应压力2.6~3.4MPa,总质量空速4~10h-1,苯/二乙苯的摩尔比为8/1~12/1。经过1200h的寿命试验,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二乙苯的转化率>50.0%,生成乙苯的选择性超过93.0%。并用IR、XRD及酸性测定等方法表征了寿命试验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的变化。表征结果说明该催化剂有很好的稳定性,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引进重整催化剂和几种国产催化剂在工业运转中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国产CB-7和CB-8催化剂在三苯产率上分别达到46.31%和47.15%,超过进口的R-32催化剂(扬子为40.97%,上海为41.50%),并且达到进口的E-803催化剂的三苯产率(辽阳为47.38%,天津为45.80%),说明CB-7和CB-8催化剂在三苯上的活性和选择性已超R-32催化剂,达到E-803催化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苯与稀乙烯在FX-02催化剂上的烷基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β沸石为酸性成份的FX-02催化剂上苯与稀乙烯的烷基化反应过程。在FX-02催化剂上,苯与稀乙烯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顺利进行烷基化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180℃,反应压力08~1.3MPa,苯的质量空速1h-1,n苯/n乙烯=6~8。并进行了催化剂的寿命试验,经过1062h反应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没有发生变化,乙烯的吸收利用率>95%。IR、XRD及酸性测定等方法对寿命试验前后催化剂结构和酸性变化的表征表明,催化剂的结构及酸性质无明显改变,预示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RJW-1石蜡加氢催化剂与RG-1保护剂匹配技术,对南阳减三线石蜡进行了2000h加氢的稳定性试验。重复了实验室定型的RJW-90-2催化剂的结果。RJW-1催化剂与法国HR-348参比催化剂的石蜡加氢性能相当。RJW-1民RG-1剂匹配,在氢分压6。0MPa,反应温度240-260℃,空速1.0h^-1,氢蜡体积比300:1的条件下,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食品级石蜡。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CO2-O2转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对不同工艺制备的镍基催化剂从活性、稳定性、抗积炭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试验表明,适合于该转化反应的催化剂各组份的最佳质量分数为Ni 3-5 % ~6-0 % 、RE2 O3 5-6 % ~6-0 % 、MgO 6-2 % ~7-1 % 。添加适量的MgO 可提高活性组份Ni 的分散度,从而提高其活性和抗积炭性。用TPR、XRD 测定了催化剂中活性组份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晶体结构,并结合测试结果对催化剂性能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新近研究成功的丁烯氧化脱氢流化床无铬铁系催化剂(R-109)500小时稳定性试验结果。通过X光粉末衍射(XRD),穆斯鲍尔谱(NGR)分析,考察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铁所处的化学环境。并与早已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铁系H-198和无铬铁系W-201催化剂进行分析比较,说明R-109催化剂具有稳定的晶相结构和更优良的丁烯氧化脱氢反应性能,有可能在挡板流化床工业生产装置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RG-1保护剂对加氢裂化原料-VGO馏分中的生央物和金属杂质的脱除能力以及与参比保护剂的对比评价结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压,380℃,体积空速10h^-1和高压,360℃,体积空速10h^-1的加氢条件,RG-1保护剂可脱除孤岛、管输和胜利原油VGO馏分中90%以上的C5不溶物和金属杂质以及80%以上的残炭,RG-1挂号信剂的脱铁率和C5不溶物脱除率均高于参比剂,对主催化剂的保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F-T合成铁催化剂羰基硫中毒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获得F-T合成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F-T合成Fe-Cu-K业催化剂COS中毒本征失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所考察条件为:合成气中COS浓度分别为51、129和245ppm,空速为1800~2000hˉ1,温度为504~556K,压力为2.3lMPa,催化剂粒度为0.154~0.180mm。中毒过程催化活性模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且催化剂在合成气中低硫浓度时其失活速率快。并用XRD和TEM考察了催化剂表面硫的形貌。  相似文献   

11.
快速流化床H-198催化剂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流化床H-198催化剂用于丁烯氧化脱氢制取丁二烯的研究,在φ26mm装置上经1004小对长期运转试验证实,丁二烯的真实选择性在90%左右,转化率86—90%,丁二烯真实收率76—81%之间(对丁烯v%),比φ20mm挡板流化床、φ800中试及φ2600mm试生产结果提高15—20个单位,含氧化合物的浓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铁系催化剂W-201,在同原H-198工业化催化剂进行结构特征和催化反应性能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工业挡板流化床的操作特点,从实验室研究结果直接进行工业化放大,一次成功,并证明其性能优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报道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细颗粒湍流流化床反应器及构件的设计和800小时的稳定性试验结果。稳定性试验证实:床层温度分布均匀,系统循环正常,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丁二烯收率比挡板流化床提高6—7个单位。开发设计的三级外旋风分离器、下料管及气动阀分离、回收效果好,适宜于细颗粒湍流床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中试工艺开发过程,同时亦为工业放大提供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流化床丁烯氧化脱氢W-201催化剂和H-198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及物化结构测试结果,提出以逐步添加方式在工业流化反应装置上实现W-201催化剂替代H-198催化剂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室验证。W-201和H-198催化剂在φ20毫米挡板流化床的混台运转试验数据证明,这一设想是可行的,有可能在工业生产装置上实施。  相似文献   

15.
报道湍流流化床用于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研究.经φ800mm中试证实,丁二烯的实际收率比档板流化床提高4—5个单位,含氧化合物的浓度基本一致,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为发展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ф2.6cm的快速流化床上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气体产物的最佳分布。采用 H-198工业催化剂的筛下部分,颗粒平均直径为88μm,反应温度330—380℃,空速298—328h~(-1),氧烯比0.94—0.97,水烯比7.5—8.3,线速460—490cm/s 的反应条件。选定了气体产物最佳分布时(?)2.6cm 设备的设计尺寸,其结果丁烯的转化率和丁二烯的收率均比挡板流化床高15—25单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惰性膜反应器(IMR)和固定床反应器(FBR)研究了V-Mg-O催化剂上丁烷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和丁烯的反应,采用在陶瓷膜上部分涂釉方法得到的惰性膜的渗透率符合实验要求,用多级全混流模型描述IMR中丁烷氧化脱氢反应,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小,分析了IMR和FBR中轴向气体分压,反应速率及瞬时选择性的分布,结果表明,用惰性陶瓷膜管作为空气分布器的膜反应器,可以降低丁烷氧化脱氢反应中催化剂床层的氧气分压,提高C4烯烃(丁二烯和丁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B90无铬铁酸盐催化剂等温固定床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B02催化剂绝热固定床的反应特征的分析出发,提出了开发等温固定床的设想。通过采用惰性填料多段稀释催化剂等方法,使B90催化剂上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强放热反应床层达到等温。在B90催化剂总稀释比为2时,采用三段稀释的催化剂的装填方式,丁烯转化率和丁二烯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1.4%和96.5%,比B90绝热床分别提高11.4%和1.3%。如果能实现工业化。可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最新研制的无铬铁系催化剂(W-201)在内径20毫米石英挡板流化床上500小时稳定性试验结果及在内径24毫米不锈钢无挡板细粒子流化床上的评价结果。为了考察该催化剂的体、表相结构及铁的化学状态的变化情况,对催化剂分别进行了X光衍射分析(XRD)、X光电子能谱(XPS)、富利叶变红外分析(FT IR)和穆斯鲍尔谱分析(NGR)的测试。测试表明,W-201催化剂具有稳定的体、表相结构和良好的氧化还原能力。完全可以适应粗粒子挡板流化床的长时间反应,对细粒子床的应用也显示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