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冷家油田低阻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老油田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对重新进行储层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阻油气储层由于其形成原因的复杂性而成为测井解释与储层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冷家油田沙河街组油层属于低电阻率油层,常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很容易把油层解释为水层。结合其地质情况,利用取心井的各种化验、试油和试采等资料,结合开发动态,充分挖掘测井资料对低阻油气储层的识别能力,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解释模型。提高了低阻油气储层解释的准确性,为该区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某油田M7区C8段储层为典型的低渗透岩性油藏,开发效果与初次解释结果矛盾冲突,因此有必要结合目前的生产动态情况,进行测井二次解释,为研究区下一步开发生产提供依据。二次解释充分利用岩屑录井、取心、薄片分析及试油试采资料,并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分岩性建立适合该研究区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研究区测井解释参数的精度,为低渗透油藏测井精细解释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青油田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测井二次解释对指导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但关键是准确求解储层参数.利用高青油田取心井分析化验和试油试采资料,结合开发资料,建立了适合该油田更为科学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求解储层参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辽河LJ油田低阻油层测井二次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资料二次解释对于剩余油挖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辽河LJ油田的实际情况,抓住二次测井解释的关键———充分利用取心井分析化验和试油试采资料,结合开发动态资料,建立了适合该区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储层参数的精度,为该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渤海油田中深层区块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应用常规录井测井技术识别储层含油气性存在不确定性。为此,利用储层萃取液定量荧光分析技术,结合录井测井数据和试油结论,分析低孔低渗储层含油气性识别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液荧光技术识别的垦利A油田油层段与录井测井结论一致,渤中B油田现今油水界面与测井解释的深度相近,并识别出渤中B油田测井资料遗漏的沙一段下部"甜点区"油层和沙一段上部干层段。  相似文献   

6.
直罗油田延长组储层渗透率低,泥质含量高,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在采用多参数层次分析法对储层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油层组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油水层解释图版,并应用模型对研究区探井进行了二次解释。通过14口井单层的试油资料验证,油水层解释符合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7.
一种特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低渗透储层有着不同于常规储层的测井响应,其测井响应中来自油气的成分少,有生产能力的低孔隙度储层与无效层段之间的差异很少,测井解释的难度很大。针对白豹油田长3、长4+5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及其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微电极等多种测井曲线,结合岩心分析、地质及试油等资料综合对比研究,充分利用了测井资料识别影响低渗透储层参数变化的地质因素及特点,建立了有效厚度的物性、电性下限和夹层扣除标准。通过该区目的层段80多口井低渗透储层的精细评价处理,有效地剔除了钙质夹层、泥质夹层、致密层、千砂层和不够标准的差油层,确定了各井油层有效厚度,提高了该区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预测的精度,为该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非均质储层测井二次解释——以辽河GS油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GS油田主力储层为沙三段莲花油层,油层由阵发性浊积砂岩构成,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受非均质性的影响,基于常规测井体积模型和阿尔奇公式的一次解释结果误差较大,因而需要进行二次解释为油田开发提供可靠依据.以辽河GS油田为例详细讨论了非均质储层测井二次解释中的3项关键技术,即趋势面法标准化处理、"四性"关系分析和解释模板确定,总结了一套非均质性储层测井二次解释的方法,对该油田60余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经试油检验符合度达到83%,证实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录井及岩心分析等资料,对濮城油田沙三段低阻油层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评价该低阻油层的复合岩性混合地层水新方法,并利用建立的解释标准对濮城油田沙三段测井资料重新进行了二次处理,见到了明显的地质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筒捷有效。  相似文献   

10.
长庆油田储层物性差、层间矛盾突出、非均质性强,单井产液量低.单一的饱和度测量模型难以满足长庆油田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丰度储层饱和度测井和精细解释评价的需求.脉冲中子饱和度测井仪(RAS)集非弹性散射、俘获、氧活化等多个测量模式于一体,一次下井可采集丰富的能谱及时间谱信息.以中子与地层反应原理为基础介绍RAS测井仪器原理及仪器技术指标,结合长庆油田现有饱和度测井仪器分析RAS测井仪器适用性,结合裸眼井解释结论及储层动态监测数据对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总结出RAS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结合测井评价成果分析判断储层含水率,有助于部署高采收率方案,提高了剩余油饱和度资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