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交流电气化铁道对沿线通信局(站)的地电位升影响的概念、分类和实际测试的重要数据;探讨了地电位升的标准及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进一步分析了地电位升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地电位对通信设备的影响、允许值及计算方法,最后提出防护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交流电气化铁道引起的地电位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针对地电位危害的一些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6.
概要介绍了法国、德国、日本的电气化铁道和电力对通信的干扰影响及防干扰措施;对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有关抗干扰问题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语园 《电子质量》2012,(1):6-7,17
牵引回流及钢轨电位分布,是关系牵引供电系统安全的重要数据,在高速铁路中,随着牵引负荷的增加.无砟轨道的采用,钢轨电位及电流变化很大。我国高速铁路多采用AT供电方式,有必要对AT供电方式牵引回流和钢轨电位做全面分析。该文针对电气化铁路AT供电方式,通过对牵引回路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仿真,得到了牵引回流和钢轨电位的计算公式及其分布规律,并根据分布规律提出了降低钢轨电位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交流电气化铁道对光缆线路的影响以及在光缆线路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勇 《电子世界》2013,(1):74-75
由于电气化机车的效率高、功率大、加速快、爬坡能力强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等优点使得电气化铁道发展很快,在国内已经普遍采用,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从铁道电气化技术方面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陈伟 《电子测试》2016,(2):64-65
电气化铁路以牵引负载为主,这种负载基于大量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其运行会给供电网带来谐波超标、负序越限、低功率因数等问题,严重影响周边用户的用电权益。文章基于国家权威部门对京沪线电能质量测试结果,就电气化铁路负载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副作用进行解析,同时从优化牵引技术、引入并联补偿技术等层面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以期为推进铁路电气化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贺峰  彭世蕤 《现代雷达》2005,27(11):12-15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迅速发展,电气化铁路电磁干扰对情报雷达的影响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电磁干扰的来源和机理,及其对雷达的影响程度,尚没有明确的结论。文中对机车受电弓滑动离线引起的电磁干扰噪声进行数学建模,并定量分析了此噪声对情报雷达的影响。通过仿真得到了雷达接收干扰强度与雷达和铁道间距、机车速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雷达的有效防护距离,对雷达的防护措施和雷达站的选址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出利用2. 45 GHz 微波,通过非接触式加热方式,实现电气化铁路隧道防结冰的新方法,研究了智能微波防结冰装置。装置由微波源、发射天线、监测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微波照射隧道接触网悬挂上方渗水区混凝土,混凝土吸收微波,将微波能转化成热能,使得渗水区温度升高,防止渗水凝结成冰或融化已凝结的冰柱。对渗水区混凝土喷涂吸波涂料以提高吸收效率,降低天线发射功率。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微波致热实现铁路隧道防结冰是可行的,喷涂1 mm 厚的吸波涂料能够提高温升至原来的2 倍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蜂窝状移动通信网的功能结构和控制特点,着重阐述了移动交换的关键技术,移动联网中的信令技术和数字移动交换的新技术,并对移动交换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大气信道对光学链路影响较大,通常云层导致的衰减可能会高达几十分贝,光学链路必须在视线内无云情况下工作。因此在设计激光通信系统并进行地面站选址时,必须要考虑链路可用度问题。结合云层数据提出一种可用度计算简单模型,对我国不同城市气象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城市十年间可用度数据,为我国星地光通信地面站选址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煤炭通信网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目前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多角度对防雷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阐明信息通信设备防雷防护的重点和原则,并着重对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日常防雷管理工作等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以及铁路运输中的无线通信系统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了移动闭塞技术,分析了移动闭塞相对于传统闭塞方式的优势;阐述了以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列车控制系统中的通信系统,对其特点、结构、技术方案、抗干扰以及数据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铁路专用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实现的专用通信业务种类,总线型组网方式及星型组网方式的构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地层紫外自由光通信传输距离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照顺  吴晗平  周伟  胡大军 《红外技术》2011,33(10):588-592
在建立紫外自由光通信系统通信传输距离方程的基础上,针对紫外大气传输衰减、光学系统性能、探测器性能、误码率和信噪比等因素对通信传输距离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系统的通信传输距离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系统的理论通信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4km,这与目前实际系统的通信传输距离符合较好.这对近地层紫外自由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