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佛教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向印度以南地区传播, 途经锡兰、室利佛逝、中南半岛的早期孟人国家、扶南等,最终成为东南亚大陆民族的主要宗教信仰。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佛教最具有代表性建筑物的佛塔,也遍及上述地区,并在传播中产生了新的形式和意义。本文试图对南传佛教佛塔的几个类型演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宗教建筑主要是以物质形态来表达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对当地的民族社会文化及日常生活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构成了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文章从历史、文化及建筑技艺等多种角度进行论述,以期获得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在云南的产生、发展演变、建筑特色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传佛教建筑概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伯安 《华中建筑》1993,11(3):22-27,63
我国云南傣族、瓦族、布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历史上普遍信奉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在传播和发展历史上有三个特点:①自上而下推行;②具有全民性;③有些地区带有村寨佛教共同体性质。这三个特点在我国傣族地区佛寺建筑型制上例如它同村寨的地缘关系,同佛寺总体布局,个体结构和装饰图案的法缘关系方面,都有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4.
佛教建筑     
中国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的同时,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的氛围。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相似文献   

5.
几百年前,小乘佛教传人西双版纳,很快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故佛寺建筑到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边还建有佛塔。由于佛寺、佛塔是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是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殿,所以建筑、雕刻和泥塑主要用于佛教方面。佛教建筑艺术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从中也可以看出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6.
玉亮  周静帆  许耘红 《华中建筑》2022,40(5):172-177
南传佛寺园林为云南特有的宗教园林,是我国园林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该文在探讨西双版纳与德宏南传佛寺园林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结合对两地南传佛寺园林的选址、空间布局、建筑、设施小品、植物配置等进行实地调研,对两地的佛寺园林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依据自然地域、社会背景、民族构成等因素,探究西双版纳与德宏南传佛寺园林存在个性与差异的原...  相似文献   

7.
孙媛 《现代装饰》2013,(6):11-13
云南德宏地区佛塔表现的是傣族地区南传佛教宗教情感,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精神活动方式,表现南传佛教特有的形象,形成了佛教艺术别具一格的视觉魅力。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佛塔的产生、作用、建造结构、材料等方面,探讨了佛塔的建造历史,从而介绍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2)
文章通过对比桑奇大塔和热瓦克佛塔的形制和结构,进一步论证佛教传入新疆后佛塔发生的变化,对研究佛塔传入中原的进一步改变起到过渡作用。因未能进行实地考察,笔者依靠收集、整理资料,并对两座塔建筑特点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了巴蜀地区摩崖造像的历史源流及摩崖佛寺的建制。  相似文献   

11.
梁晨  曾坚  丁锶湲 《室内设计》2022,(3):112-118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协调 机制,分别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 价模型、耦合协调度与相对发展度模型解析了 2011—2019年福建省9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 耦合协调过程与时空演进规律。结果表明:一、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通过复杂的耦合协调机 制共同构成人居环境可持续系统,其演进具有 整体性、阶段性和连锁性。研究期内生态文明 建设与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显著, 虽然二者关联性已达高位,但协调度仍有较大 提升空间;二、各市生态文明建设普遍同步或超 前于城市化,省域南北两翼城市化水平滞后是制 约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短板,相对发展度在中 后期出现良性收敛趋势,但耦合协调演进表现 出一定波动性;三、耦合协调的空间格局演进具 有阶段性、传导性和全局性特征。区域经历了复杂的空间组织重构,呈现出沿海带动内陆、中轴辐射两翼的“T”字型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大学城区域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环境承载力严重下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护大学城大气环境质量,减缓大学城人口膨胀对大气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本项目的研究。论文根据大学城现有用地规划及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区域气象资料,运用数学建模估算区域常规污染因子大气环境容量;根据人均资源消耗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及区域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环境容量估算结果,论证大学城现有规划的合理性,并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对大学城人口规模控制提出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统计福建省2000年~2009年城镇民用建筑能耗的情况,剖析了福建省城镇建筑能耗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并建立了单位城镇住宅建筑面积能耗、单位城镇公共建筑面积能耗与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各种指标的关系函数,为预测福建省城镇民用建筑的能耗发展、科学地规划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统计数据和有效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与工程履约担保之间的耦合关系,充分发挥这两种市场调节手段对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构建了信用评价与工程履约担保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基于全国 15 省市的相关调查数据,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 Matlab 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与工程履约担保的发展正处于中度耦合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article identifies the key components of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Northern Adelaide Region to the end of the century, based on employment forecasts, by industrial category, for the metropolitan area as a whole, and the derivation of the potential share of that total that may be attracted to this designated residential growth area.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内城镇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区域内城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方向,探索在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之上,经济区城镇体系的重塑及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5)
生态环境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各方面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根据2007-2018年太原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对太原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各指标发展指数对其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贡献度模型,对二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太原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发展为初级协调。其中,2007-2010年为城镇化发展滞后型,2011-2013年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型,2014-2018年为城镇化发展滞后型。影响太原市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第二产业、城市道路建设等;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对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12-14
我国现代作家从事自传创作十分普遍,除一部分作家属于自觉地通过创作倡导自传文学外,更多的作家的自传创作与生活压迫密不可分。作为现代出版制度下产生的职业作家,他们需要不断创作来换取生活资料;而当局日渐严密的出版检查制度使很多题材犯忌;一些作家生活环境的转换使他们被抛到时代的"大风圈外",这些因素成为他们转向自传创作的重要动因。郭沫若、郁达夫在这批作家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铁路建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茵 《施工技术》2002,31(12):10-12
提出了铁路施工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技术可行性论证 ,完成了网络硬件平台的建立及以共享数据库为依托的系统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