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百年前,小乘佛教传人西双版纳,很快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故佛寺建筑到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边还建有佛塔。由于佛寺、佛塔是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是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殿,所以建筑、雕刻和泥塑主要用于佛教方面。佛教建筑艺术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从中也可以看出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佛寺的文化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青  郑洁平 《山西建筑》2007,33(18):7-8
指出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语汇,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制,从佛寺的由来,儒家和道教思想对佛教的影响、世俗观念的融入以及佛塔的演变几个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佛寺的文化进行了阐述,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佛寺文化。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塔里木和吐哈盆地现存佛塔为例,通过对比分析,重点研究西域佛塔的建筑特征。以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为背景,探讨西域佛塔的渊源关系,分析佛塔与佛寺之间的空间关系,对现存佛塔遗址,结合周边环境分析其西域佛塔自身特征,阐述覆钵式佛塔和楼阁式佛塔的传承关系等,以便揭示丝绸之路新疆段建筑文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佛教建筑     
中国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的同时,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的氛围。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庆洲  吴锦江 《中国园林》2007,23(10):73-77
探讨了佛教文化对中国山水名胜景观、城市名胜景观和园林艺术景观的影响,提出2个观点:(1)佛教文化为山水名胜景观添彩,以佛教四大名山之五台山、峨眉山以及乐山大佛的建设为例进行论述;(2)佛教建筑为城市名胜景观增色,分别从历史上佛教建筑对城市景观的贡献以及现代城市中佛塔对城市景观的重要作用2个方面说明这一观点。还从佛教建筑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或视线焦点、佛教建筑构成园林名胜景观、以园林展示佛国世界图式、佛教寺庙的园林化4个方面论述了佛教文化与园林艺术景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牛亚辉 《建筑》2008,(8):77-78
塔,起源于印度,本意为坟冢,后亦用以收藏经卷、佛像、法器等,曾有佛图、浮屠等译名,晋代方有“塔”字。中同的佛塔是佛教文化与本土建筑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自佛教东传,各式佛塔,便遍布中华,何止百千!在这众多佛塔中,定州开元寺塔以其悠久的历史、雄美的外观和83,7米的高度而备受瞩目,被誉为“中华第一塔”。  相似文献   

7.
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山 《华中建筑》2002,20(4):93-97
该文在回顾了小乘佛教的缘起,传播及发展特点之后,从佛寺的选址,形制布局和佛殿,佛塔的外观造型等方面比较了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和内地汉族地区的佛教建筑以及东南亚地区小乘佛教建筑的渊源关系,并据此认为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乃是傣族群众在结合具体地域条件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后独具风格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林辉 《石材》2003,(10):39-40
1.层塔的历史 层塔是石塔的一大类型,是印度、中国佛教文化的产物,印度的佛塔在中国被音译为浮屠,或简称为塔,公元前486年释迦圆寂之后作为供奉佛舍利而建造的。印度的佛教在一世纪开始传入中国,并开始了寺院的建造。随着南北朝以后佛教的发展,特别是唐代佛教的盛行,建寺造塔也就流行起来了。伴随着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佛教也就在这时传入日本,并  相似文献   

9.
佛教寺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精华,在选址、空间布局和景观营造上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它将佛教文化融入其中形成超凡脱俗的意境美.五蕴是佛教文化中研究人、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概念.该文从五蕴视角出发,以五台山菩萨顶为例,分别从前导空间、佛教空间、庭院空间、外部空间四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不同空间的意境营造手法,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佛寺空间...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在六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佛都,而都城的佛寺建筑是佛教兴盛的重要表现。本文根据史料,以六朝都城的佛寺为考察对象,从宗教、政治和经济诸角度去探析成就佛寺兴盛的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