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情绪识别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面部和语音识别,基于脑电等生理信号的情绪识别日趋火热.但由于特征信息提取不完整或者分类模型不适应等问题,使得情绪识别分类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微分熵(DE)、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结合的混合模型(DE-CNN-GRU)进行基于脑电的情绪识别研究.将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分成5个频带,分别提取它们的DE特征作为初步特征,输入到CNN-GRU模型中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并结合Softmax进行分类.在SEED数据集上进行验证,该混合模型得到的平均准确率比单独使用CNN或GRU算法的平均准确率分别高出5.57%与13.82%.  相似文献   

2.
陈晨  任南 《计算机系统应用》2023,32(10):284-292
情感计算是现代人机交互中的关键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 基于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的情绪识别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为了提高情绪识别的分类精度, 本研究引入堆叠自动编码器(stacked auto-encoder, SAE)对EEG多通道信号进行深度特征提取, 并提出一种基于广义正态分布优化的支持向量机(generalized normal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bas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GNDO-SVM)情绪识别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与基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 所提出的GNDO-SVM模型具有更优的分类性能, 基于SAE深度特征的情感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0.94%, 表明SAE能够有效地挖掘EEG信号不同通道间的深度相关性信息. 因此, 利用SAE深度特征结合GNDO-SVM模型可以有效地实现EEG信号的情绪识别.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部分微博情绪分析研究集中在粗粒度情绪的划分,但细粒度微博情绪更能反映公众对舆论热点、政策的反应.因此提出了一种结合朴素贝叶斯和K最近邻的集成算法,着重对新浪微博展开了情绪识别与分析的研究.首先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将微博分为有无情绪两类.然后根据情绪本体库的分类规则,分别构建待预测微博和已标注微博的21维情绪向量.最后采用K最近邻算法,计算待预测情绪微博与已标注情绪微博的向量相似度,从而获取待预测微博的细粒度情绪.实验表明K最近邻算法的引入,在微博细粒度情绪识别的准确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情绪状态的实时识别与预警,对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研究基于便携式脑电设备采集了 16位被试前额双通道脑电数据,分别从时域和频域上进行特征提取,使用集成学习分类的方法对正负情绪进行分类.结果显示频域特征以及特征的不对称指数在正负性情绪的分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得到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分类器的正负情绪识别准确率最佳,为92.4%.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对驾驶员正负性情绪状态识别的新方法,为后续情绪状态的实时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前,如何开展面向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智能感知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文章对一套情绪识别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OpenCV和Face十+技术而开发)进行研究,实现了按指定帧数间隔截取视频帧,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图片分类,对图像进行情绪识别分类统计等功能,最后以Excel表格形式输出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情绪状态的识别对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情绪视频诱发的方法采集17位被试前额双通道脑电信号,提取不同情绪的脑电特征,并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后采用多种分类器进行情绪分类.结果显示,与单核分类器和集成学习分类器相比,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得到快乐和悲伤的识别准确率最高.本研究为驾驶员情绪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识别提供新方法,为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单传感器活动识别中相似活动易混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判别分析的多层分类器融合的相似人体活动识别算法.首先提取基于单加速度计的多类活动数据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以及时频特征,对不同特征进行特征分析与重要性评估以确定有效的特征维度.使用随机森林(RF,Random forest)算法对活动特征进行第1层分类,然后根据分类混淆矩阵分析相似活动,由广义判别分析算法提取相似人体活动的映射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对相似活动进行第2层分类,最后将相似活动的双层分类器识别概率加权融合得到最终识别结果.为了验证该识别算法,在公开的数据集SCUT-NAA上执行,识别算法对相似活动识别的正确率达到97.2%,提高了基于该数据集研究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情绪识别旨在自动识别文本是否含有情绪。情绪识别是情感分析研究中的一项基本任务。针对该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句法信息的微博文本情绪识别方法。该方法的特色在于充分考虑了微博文本的句法信息。 具体实现中,首先利用词性标注(POS)序列和结构句法树来表示句法信息,以分别提取POS序列模式、重写规则和二元句法标签作为特征进行文本表示;然后利用最大熵分类算法对微博文本进行情绪识别。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
皮电信号(Electrodermal activity,EDA)是一种不平稳的非周期性微弱信号,能够反映不同情绪状态下人体皮肤内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以及汗腺的分泌活动,在情绪分类识别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EDA信号时域特征提取的分类方法识别率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具有训练参数少、学习效率高、泛化能力强等的优点,本研究基于生理信号采集设备采集了12位被试的皮电数据,从时域上进行特征提取,输入KS(Kennard-Stone)模型随机筛选样本,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极限学习机的方法对积极、消极、中性情绪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准确率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55.56%的平均分类准确率,极限学习机平均分类准确率达64.16%,提高了8.6%,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验证,t检验结果为P=0.047 781 453<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极限学习机算法适用于情绪分类识别,相较于支持向量机具有更好的情感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基于EOG的眼动信号分类算法精度,改进基于EOG的人—机交互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与支持向量机(SVM)的眼动信号分类算法(CF-SVM),并设计了新的实验范式,增加了“扫视保持”环节.该算法采用曲线拟合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使用SVM分类器对眼动信号进行分类.实验室环境下,对9名眼部活动正常的受试者进行了眼动数据采集与识别,CF-SVM算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8.3%,与其他几种眼动识别方法相比较,其平均正确率分别提升了9.4%、5.9%、1.0%.实验结果表明,CF-SVM算法在眼动信号识别中表现了良好的性能,具有高的分类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对SVM、KNN文本分类算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KNN和SVM算法,提出了一种SVM.KNN算法。该算法结合KNN和SVM两种分类器,并通过分类预测概率的反馈和修正来提高分类器性能。在CWT100G中文网页分类测试系统中,对SVM.KNN算法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测试和算法性能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语音情感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率,本文在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CA的多级SVM情感分类算法。首先将容易区分的情感分开,针对混淆度大且不能再利用多级分类策略直接进行区分的情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特征降维,然后逐级地判断出输入语音所属的情感类型。与传统基于SVM分类算法的语音情感识别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将7种情感的平均识别率提高5.05%,并且特征维度可降低58.3%,从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基于单一脑区功能性网络层面的特征提取,文中提出稀疏组lasso-granger因果关系方法.首先从效应性脑网络层面提取不同脑区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脑电特征,分别提取受试者α,β,γ脑电波段的granger因果特征值.然后引用稀疏组lasso算法对获取的granger因果特征值进行特征筛选,获得高相关性特征子集作为情感分类特征.最后使用SVM分类器进行情感分类.此外,为了减少计算时间复杂度,使用过滤特征选择(ReliefF)算法,选取有效的脑电信号通道.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在Valence-Arousal二维情感模型上获得较高的平均情感分类准确率,分类效果优于对比的脑电特征,提取的情感脑电特征可以有效识别受试者的不同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14.
情绪是由大脑内多个通道共同作用产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作为情绪识别的主流方法,在计算任意2个通道之间的因果关系时容易忽略其他通道的影响。面向多通道脑电信号,提出一种基于条件格兰杰因果检验(CGC)的因果网络情绪识别方法。利用CGC算法计算不同情绪下大脑全通道的因果关系,据此构建因果网络,并通过分析各通道的入/出度和介数拓扑属性找到关键通道,得到简化的因果网络进行情绪识别。将节点之间的因果连接关系作为特征分别输入SVM和KNN分类器进行分类训练,实验结果表明,简化网络的识别率分别为75.3%和78.4%,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曾俊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5):1926-1928
将SVM和KNN算法结合在一起,组成一种新的Web文本分类算法——SVM-KNN算法。当Web文本和SVM最优超平面的距离大于预选设定的阈值,则采用SVM进行分类,反之采用SVM作为代表点的KNN算法对样本分类。实证结果表明,SVM-KNN分类算法的分类精度比单纯SVM或KNN分类算法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Web数据挖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SVM-KNN分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VM-KNN分类算法是一种将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和最近邻(NN)分类相结合的新分类方法。针对传统SVM分类器中存在的问题,该算法通过支持向量机的序列最小优化(SMO)训练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将距离差小于给定阈值的样本代入以每类所有的支持向量作为代表点的K近邻分类器中进行分类。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器的分类准确率比单纯使用SVM分类器要高,它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核函数参数选择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音乐情感识别的舞台灯光自动控制,需对音乐文件进行情感标记。针对人工情感标记效率低、速度慢的问题,开展了基于音乐情感识别的舞台灯光控制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优化的音乐情感特征提取、分类和识别算法。首先以231首MIDI音乐文件为例,对平均音高、平均音强、旋律的方向等7种音乐基本特征进行提取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组成音乐情感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SVM)多分类器,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优化分类器参数,建立标准音乐分类模型;最后设计灯光动作模型,将新的音乐文件通过离散情感模型与灯光动作相匹配,生成舞台灯光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情感识别模型的有效性,与传统SVM多分类模型相比,明显提高了音乐情感的识别率,减少了测试时间,从而为舞台灯光设计人员提供合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情感识别进行研究,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过滤小波变换结合自回归模型提取的信号特征方法,并基于梯度提升分类树以实现情感分类.将特征提取的重点放在脑电信号变化情况以及小波分量变化情况作为脑电信号特征.采用Koelstra等提出的分析人类情绪状态的多模态标准数据库DEAP,提取8种正负情绪代表各个脑区的14个通道脑电数据.结果表明,算法对8种情感两两分类识别平均准确率为95.76%,最高准确率为98.75%,可为情感识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前恐高情绪分类中的生理信号主要涉及脑电、心电、皮电等, 考虑到脑电在采集和处理上的局限性以及多模态信号间的融合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6种外周生理信号的动态加权决策融合算法. 首先,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诱发被试不同程度的恐高情绪, 同步记录心电、脉搏、肌电、皮电、皮温和呼吸这6种外周生理信号; 其次, 提取信号的统计特征和事件相关特征构建恐高情感数据集; 再次, 根据分类性能、模态和跨模态信息提出一种动态加权决策融合算法, 从而对多模态信号进行有效整合以提高识别精度. 最后, 将实验结果与先前相关研究进行对比, 同时在开源的WESAD情感数据集进行验证. 结论表明, 多模态外周生理信号有助于恐高情绪分类性能的提升, 提出的动态加权决策融合算法显著提升了分类性能和模型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