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按给定的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解析法有多种,但其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为了寻求一种更简便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据曲柄摇杆机构原理和几何定理推导了曲柄摇杆机构一种新的设计计算公式,并用编制的C语言程序来辅助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相似文献   

2.
按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空间曲柄摇杆机构的图解计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常勇  佘宗坚 《机械设计》1996,(7):13-15,19
以画法几何和立体几何为理论基础,本文研究探索了按行程速比系数K(>1)设计曲柄转轴与摇杆转轴呈垂直交错的空间曲柄摇杆机构的图解计算法,提出了根据机构运动连续性条件确定曲柄固定铰链中心点A的选取原则和选择区域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在给定摆角φ、从动件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和摇杆CD长度的条件下,若再给出曲柄、连杆、机架3者之中的任意一个长度,用图解法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思想。避免了以前常用的复杂曲线(椭圆或双曲线)的设计方法,简化了设计步骤,为进行曲柄摇杆机构设计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逻辑性强的设计思想,并举例说明了该思想的正确性及方便性。  相似文献   

4.
按最佳传动角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查表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讨论在给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女和摇杆摆角情况下,按最佳传动角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查表方法。  相似文献   

5.
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乐通 《机械设计》2007,24(11):40-43
根据曲柄摇杆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即极位夹角θ)和摇杆摆角ψ,通过引入曲柄固定铰链点的位置角,建立了曲柄、连杆和机架长度关于θ和ψ的显式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机构设计的可能附加要求及其相应的设计方法,为曲柄摇杆的设计提供了各种可能选项;进而分析了各种附加要求必须满足的条件,以确保该机构存在且可用.  相似文献   

6.
单曲柄双摇杆机构同步性能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在扑翼机构与可变后掠翼机构中广泛应用的单曲柄双摇杆机构两侧摇杆存在转角偏差的问题,提出利用解析法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优化设计研究思路。将单曲柄双摇杆机构从两种特例拓展为一般性的统一模型,基于平面连杆机构基本方程建立摇杆同步性能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通过引入摇杆转角偏差小量假设和极限位置对称性假设,利用泰勒展开公式,求解出最优设计变量的理论关系式。但该理论最优解要求摇杆长度不固定,须随时变化,工程中难以实现。在理论最优解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系统地机构仿真试验研究,进一步给出获得单曲柄双摇杆机构同步性能优化解的近似经验公式与设计曲线图,从而得到单曲柄双摇杆机构同步性能优化问题的完整解法,并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李杰  郭瑞杰  王忠 《机械设计》2012,29(7):43-45
提出了在给定摇杆CD的长度lCD及其摆角φ和从动件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的条件下,再给出曲柄、连杆、或机架三者之一,来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图解方法。避免了作椭圆或双曲线,简化了设计过程,使手工图解成为可能,且从理论上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按照最小传动角、速度变化系数、行程速比系数以及尺寸和最小等条件设计双曲柄机构以及最佳传动双曲柄机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无急回特性的曲柄摇杆机构的性质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曲柄摇杆机构无急回特性的条件,又分析了无急回作用的曲柄摇杆机构的性质及其设计。特别为小急回特性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补充了设计方法上的不足。为无急回特性的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和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定义了双曲柄机构的速度变化系数,提出了按照速度变化系数和最小传动角设计双曲柄机构的设计方法,得到了最佳传动双曲柄机构的设计公式,给出了机构设计的可行域。  相似文献   

11.
依据行程速比系数K和摆角φ设计曲柄摇杆机构时,曲柄回转中心A的位置选择直接影响机构传力性能好坏。综合考虑■的可能性,设计了一个既能用于Ⅰ型曲柄摇杆机构,又能用于Ⅱ型曲柄摇杆机构的新型机构,借助于ADAMS的仿真功能,可任意给定行程速比系数K、摇杆的摆角φ、摇杆长度l_3,方便地绘制曲柄、连杆、机架长度及最小传动角与曲柄回转中心A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曲线,快速得到传力性能最好,又能实现行程速比系数K和摇杆摆角φ的曲柄摇杆机构各杆长度。  相似文献   

12.
满足传动角条件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材及各类参考书中,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多数是根据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ι进行的,本文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传动角的要求,给出了即满足行程速比系数的要求,同时又满足传动角要求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不对称单曲柄双摇杆机构中两侧摇杆存在相位角差而造成机构运动不平衡的问题,文中对曲柄中存在夹角的不对称单曲柄双摇杆机构进行研究,系统分析其在提高两侧摇杆同步性方面的优势。首先建立不对称单曲柄双摇杆机构的简化模型,基于平面连杆机构基本方程对摇杆同步性进行最优求解,得出极限偏差角最小情况下各杆长的经验公式,并对公式中影响极限偏差角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将不对称曲柄双摇杆机构中曲柄存在夹角和不存在夹角的两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满足相同杆长条件下,曲柄中存在夹角的机构相比曲柄中不存在夹角的机构在减少左右摇杆相位差角方面更有优势,能提高不对称机构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李建福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21(6):928-929,1016
就曲柄摇杆机构急回运动分析中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 ,如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 θ的定义问题、行程速比系数 K的表达式以及根据 K值图解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曲柄摇杆机构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机构。按从动杆摆角、行程速比系数等条件设计曲柄摇杆机构,是机械设计人员经常碰到的课题,也是机械原理课程连杆机构一章中的教学内容。目前,机械原理教材以及各种题解中介绍的方法,大多为图解法,各种问题的解法缺少联系,未臻完善。本文从曲柄摇杆机构在其极限位置的基本几何关系出发,推导了一组设计计算公式,以统一曲柄摇杆机构这类设计课题的各种解法,并附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在给定行程速比系数、摆角、摇杆尺寸的设计条件下,通过分析建立了Ⅰ,Ⅱ型曲柄摇杆机构最小传动角γmin与相对杆长a的函数方程及a的变化区间。应用MATLAB软件编写相关程序就可获得Ⅰ,Ⅱ型曲柄摇杆机构最小传动角γmin具有最大值的最优传动性能精确解,解决了在此设计条件下曲柄摇杆机构不易获得最小传动角γmin为最大值的最优传动性能解的设计问题,并通过实例验证此设计方法的正确与实用。  相似文献   

17.
按连杆长及两运动位置最优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知连杆长度及两个运动位置,以曲柄摇杆存在条件、连杆连续运动条件设计机构最小传动角的最大值,然后依据许用传动角条件,以机构结构最紧凑为目标函数,优化了曲柄摇杆机构的几何尺寸。  相似文献   

18.
曲柄摇杆机构是机器制造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机构。影响这种机构运动和传力特性的因素主要有:从动摇杆的摆角ψ、行程速比系数K、连杆与曲柄长度的比值α及传动角γ等。上述四个因素间的关系如何?在一定的条件下ψ或K的最大值为多少?按给定的ψ和K怎样合理确定该机构的尺寸?这些都是设计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作者将曲柄摇杆机构区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提供了在给定许用传动角的条件下ψ、K和α的关系线图。现将这种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介绍如下。一、曲柄摇杆机构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韩继光  周欣 《机械设计》1992,9(5):34-36
本文用平面图解方法分析了空间四杆机构(RSSP)的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及摇杆RSSP机构的运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李国斌 《机械》2001,28(Z1):23
介绍了按已知的行程速比系数K,摇杆的长度C和摆角ψ,根据不同的曲柄长度α或连杆长b设计平面曲柄的摇杆机构的图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