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遭到了人类历史上一场罕见的劫难,大地震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然而,地震并没有把唐山从地球上抹掉,英雄的唐山人民没有向灾难屈服,"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在地震废墟上诞生了.如果说抗震精神是唐山魂,那么,唐山抗震纪念碑、抗震纪念馆就是抗震精神的具体象征.  相似文献   

2.
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回顾、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76年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编制过程及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提出了震后规划的一般性特点及唐山震后规划的特性, 时唐山震后重建规划的实施效应及实现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最后, 阐述了对城市震后规划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唐山大地震太可怕了! 回忆唐山大地震不禁浑身痉挛,心灵像被浸在血泊中,极其痛苦.时至今日,惨遭天灾的唐山人民对那次大地震都不堪回首……  相似文献   

4.
郝卫国 《中国园林》2009,25(12):72-75
基于对1976年唐山地震遗址的保护和对市民人文层面的关怀,唐山市政府作为主导推动力量,组织了关于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概念设计的国际竞赛活动,评选出优胜方案并付诸实施.对其规划建设进行了探讨总结,同时希望为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中地对震遗址的保护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唐山博物馆区位门厅广场局部唐山建筑1“拯救”“理想城” “由于不断地想象不曾到过的唐山新城,它在我的脑海中已化成一座理想城:每一幢单元式住宅楼都呈直线状,整齐地正南北向排列,向天际展开去,构成一座结构分明的平行城市.” 这是1997年,张永和在《坠入空间》中对唐山的想象性描述,眼下,这依旧是唐山城市空间格局的基本现实,尤其是在邻近唐山博物馆的唐山城市展览馆内巨大的城市模型中.泛国际化的时髦建筑(仿参数化设计、雕塑化设计)正在改写着唐山的“理想城”肌理,但是这种改写,相对于一线城市,是缓慢的、有限的、衰减的. 大城山和凤凰山是唐山市中心紧邻的两座山,大城山古名“唐山”,唐山也称“凤凰城”.城市展览馆位于大城山脚下,原为唐山面粉厂,有4座日伪时期建的仓库和2栋1980年代建的粮仓幸存.  相似文献   

6.
我有两个生日,一个是出生日,一个是14岁那年的7月28日.将7月28日作为我的第二个生日,是因为我经历了20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之一的唐山大地震.这是唐山人的蒙难日.也是所有活下来的唐山人的生日.  相似文献   

7.
正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9日盛大开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BIAD)用画笔描绘了契合主题的"凤舞"总体构图,确定了"以水为核、一轴、三线、八园"的规划结构,为八方游客带来不同的观展体验。BIAD主要承担了园区的规划与实施的技术管理和总体协调、园区总体规划及主要专项的设计工作,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想,力争把2016唐山世园会打造成唐山美好记忆的名片。  相似文献   

8.
唐山地震距今已整整33年.在中国地震史上,迄今为止,唐山地震是唯一在震前有地震工作者追踪震情奔赴现场考察并在地震极震区殉职的一次地震.当时在唐山考察的地震队伍中,诃北省地震局唐滦考察徂的6名地震工作者,在7·28唐山大地震极震区全部以身殉职.  相似文献   

9.
(一) 公元1976年7月28日,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的黑色日子.那场将唐山夷为废墟的巨灾,让我们整整冷静地思考了30年.毫无疑问,我们还将长久严肃地思考下去.唐山大地震发生10年之后,重建的新唐山顽强崛起.对此,在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中,有这样几句充满激情的表述:"此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宣示着如斯真理: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人民不可折服."  相似文献   

10.
郝卫国  沈瑾  林澎 《新建筑》2011,(3):49-54
伴随着国内外的城市复兴,人们对棕地的更新利用开始予以关注。其中,采煤沉陷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唐山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保留并改造那些处于特定地段并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采煤沉陷区或其重点部分,将其更新为城市生态公园。对唐山南部采沉区规划建设为南湖生态公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